提高电力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赵鲁冰
[导读] 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供配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赵鲁冰
        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 内蒙古通辽市 029200
        摘要: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供配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全面优化变电站电气工程的运行效果和质量,要积极践行电气自动化和电力安全运行体系,从而落实具体的管理工作。变电站运行工作要想实现稳定高效,就要整合自身管理要点和运行方案,积优化变配电工作水平,推进自动化控制工作的进程,整合具体控制模式,为变电站健康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电力运行;稳定性;安全性
        引言
        电能的供应与经济的发展的存在密切的联系,电力能够为各类高新技术设备提供能源,使其生产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电网的全覆盖建设,相关的电力资源调度的优化改建也在逐步开展。配电线路作为直接联系用户、传输电力的最直接环节,起到连接着用户和电网的作用。配电线路分布范围广,几乎长期裸露在露天环境中,受环境影响较大,时常造成配电线路故障,导致配电线路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
        1电力运行常见故障类型
        1.1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作为配电线路运行常见故障,严重影响着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根据当前具体实际情况,造成电路接地故障原因包括三个。具体主要体现在:(1)外力破坏:例如冰雪覆盖、线路遭到雷击、大风导致树木压塌配电线路。(2)在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接地故障。例如,配电线路质量未能够达到国家的标准规定,绝缘子、变压器长时期运行,容易出现断裂及老化等问题,从而造成接地故障。(3)人为因素: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时,由于操作不规范,给线路造成损伤。鉴于此,为了降低故障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对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配电线路的绝缘故障所造成的影响,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1.2 短路故障
        在电力系统当中,短路故障是常见的故障类型。在配电线路当中,这一故障的危害源于瞬时过电流对设备产生冲击,甚至还会产生连锁反应,使原本线路的薄弱点进一步受到冲击,扩大了故障范围,它是对配电线路造成伤害最大的故障。根据短路故障研究发现,电位导体产生短接现象成为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同一线路中绝缘层破损也是其故障发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不良、验收不严格,同样会增加短路故障发生的概率。
例如,在线路敷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导线对接,接头施工工艺不良将导致长期运行中接头发热,久而久之将烧断接头引起相间短路。
        1.3自然灾害维护工作不到位
        由于输配电线路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当中,长时间的外界作用容易导致配电线外部绝缘材料受到一定的破坏,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线路出现各种故障[2]。因此在配电线路维护过程当中,重点需要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破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电力企业在预防灾害的过程中重点还是放在防雷电方面,而且预防手段也缺乏相应的创新性和严谨性,导致防雷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雷电等灾害引起的电力事故仍有发生。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不同气候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南方盐雾腐蚀以及北方冰雪覆盖等,由覆冰、腐蚀导致的电力故障(例如断线跳闸),也容易给电力系统带来很大的损失。
        2电力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提升措施
        2.1接地故障应对措施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造成接地故障的原因很多,总体来讲是因接地保护体系的平衡遭到破坏所致。在当前问题的影响下,导致解决结构的绝缘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造成线路的短接。在接地故障的处理过程中,需要预先测量需要检测线路的电阻值。

在实际的故障排查过程中,在未发现明显断线的前提下,可采用分段试送逐段隔离的方法,缩小故障范围,最终找到故障点并及时消缺。当前10k V配网中,站内开关及配电线路分段开关、非界开关已逐步装设单相接地保护告警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相关设备通过识别零序电流值大小,判别线路负荷侧是否有接地故障,起到警报、跳闸的作用。即当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下,该线路段上的警报器会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信息或直接跳闸。
        2.2短路故障的应对措施
        根据短路故障的特点,在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故障停电范围,配电线路中的保护开关会自动断开故障段线路,缩小停电范围。在排查短路的故障点过程中,应根据短路类型、线路地域特点、季节性特点、是否有施工路段等等因素综合考虑,结合二遥、三遥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缩小故障点,最终找到故障点并修复。常见短路类型有柱上断路器击穿、外破断杆断线、小动物短路等,对不同的故障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不能一概而论。无论何种修复方式,都应以“先复电后抢修”“能带不停”原则,确保最短时间、最小停电范围修复故障。
        2.3数据服务技术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数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的调度决策都依赖于准确的数据分析。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数据变换复杂、效率不高、可靠性低等问题。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以SOA体系为基础完成数据服务,并利用标准接口和数据注册中心完成电网信息的展示与融合。此外该技术可对电网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可应用虚拟服务技术屏蔽数据的物理层信息,为调度系统内的无差别访问带来极大便利。值得关注的是,数据通信机制和数据服务间的融合,可实现智能电网统一调度前置通信系统功能。该功能在简化运维流程的同时可在线调阅和调整有关数据,为数据服务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实时性提供保障。
        2.4电气自动化应用在电力运行中的安全作用
        在变电站技术管控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对技术管理要点予以关注,运行完整且合理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管控平台,才能降低安全隐患,维持运行稳定性和高效性。利用统一的数据协调格式和通讯规约完成技术汇总,有效优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另外,也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操作人员予以管理,确保其能按照技术规范运行相应的工作,从而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避免技术运行不当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其综合技术能力能满足变电站安全控制标准。进行技术操作的定期检查,第三方监督部门要对技术管理要点予以管控,定期落实技术模拟以及演练工作,有效提高变电站内部技术管理的综合质量。要借助定期的消防演习提升变电站内部员工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并且要配备齐全消防设备,打造完整且合理的管控模式,促进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
        2.5电气自动化应用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提升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对变电站中设备进行及时的运行监控、运行效果监测等,大大提升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并且利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打造完整的自动化控制平台,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故障问题。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约束计算机运行的效率,纠正运行模式和自动化巡查等模块的故障隐患。
        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相关技术部门要积极落实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和运行方案,打造高效的管理平台,从而维持变电站常规化运行的基本质量,并且配置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从消防管理、交接班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升综合安全管控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英杰.浅谈供电企业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79.
        [2]戴玲利,王明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13):109-110.
        [3]辛耀中.新世纪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1(12):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