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刘正中
[导读] 当前,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对电力工程的影响非常大
        刘正中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风电张北有限公司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当前,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对电力工程的影响非常大。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电力系统通过自动检测以及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电力工程稳定运行,实现电力系统的合理控制。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发展,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同时,也是确保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确保社会发展中电力能源的稳定供给以及供电质量。
        关键词:电力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借助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同时,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做好相关数据的处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电气自动化发展程度代表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随着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创新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将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提高我国电力工程的稳定运行水平。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1.1降低能源的损耗。
        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高效,将给生产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我国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需要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设置合理的监控系统对设备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当出现能耗损失的情况,及时停止生产,待问题解决后,再次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另外,如果生产中减少对人员的使用,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代替人工,就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物力成本,减少生产的能源损耗。
        1.2提高工作的效率水平。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们接触到的高新技术越来越多,这些技术对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积极地引进自动化技术,确保生产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电力行业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生产产品实现对应检测以及产品识别。在传统的工作流程与规范中,很多工作都是人工来完成,这样的工作方法与检测方式会给工作效率带来不利影响。而在生产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生产中的能源损耗,提高生产的工作效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生产检测工作中,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工作,可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资源,从而提高生产效果,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2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仿真建模技术。
        在电力系统当中,仿真建模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电气控制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当中发挥机械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仿真建模技术的研究力度加大,仿真建模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与国际相互接轨,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使用仿真建模技术,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数据传输的准确率,保证了数据的精准度,同时利用仿真建模技术也能够提高相关数据处理的效率,提高工作的效率,通过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能够模拟出最佳的操作条件,因此,在电力系统当中,应用仿真建模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系统的维护人员排除存在的故障问题,当发现故障问题时及时进行解决,提高电力系统故障维修的效率。
        2.2总线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发展,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当中总线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总线技术,电力企业能够对接电力系统的控制网络与相关的电气设备,比如将电力系统当中一些电器控制的设备和智能化仪表等连接到具体的电力控制系统当中,同时使用网络连接对该类设备以及仪表接线远程监控,提高工作的效率,帮助电力企业能够借助网络技术对各个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的连接以及控制,帮助电力企业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控制以及监测。随着对总线控制技术的不断研究,当前电力企业能够使用总线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散的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水平。
        2.3智能控制技术。
        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控制技术的水平显著提高,使用智能化控制技术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保证电力资源的稳定供应,满足人们对于稳定电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使用智能化控制技术,也能够在发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智能化的自动处理,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后使用智能控制技术也能够让工作人员实现对相关电力系统的远程操作,采用该种技术不仅仅能够减少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数量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能够减少工作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过程中,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使用性能。变电站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分析。当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对变电站的认识不够,导致各种运行问题的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满足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维护社会的稳定。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在英国第三次工业革命结束之后所提出的,在这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逐渐地深入,我国为了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便引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系统当中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促进我国的电力系统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能够使得我国发电水平以及发电的效率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保持基本一致。尽管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自由,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缺陷,为了能够解决电气自动化技术存在的缺陷,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以及创新,让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得到更明显的发挥。首先,需要解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连接状态,通过改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连接状态,以此让自动化技术由原本的开放形态转化为闭合形态。其次,需要改变电力系统的发电方式。发电方式能电力资源的需求,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最后,可以利用智能化的设备代替工作内容比较危险的人工,以此更好的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电力资源需求,电力系统在人们工作以及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电子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质量,促进了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电力企业能力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更好的整合资源。
        参考文献:
        [1]李秀霞.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J].探索科学,2019(8):13-14.
        [2]张睿哲.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38(1):143.
        [3]方有军.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18(9).
        [4]赵子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风,2019,32(4):176.
        [5]汤旭祥.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