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采油一厂 天津大港 300280
摘要:通过认识港东油田二区六断块二次开发调整过程中高产井的特征,从构造控油、沉积相控油和井网条件控油三方面对该断块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定性分析研究,为“双高期”老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构造控油;沉积相控油;井网条件控油
The Research on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Rule of the Complex Block
Abstract: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lific well features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ary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I mainly do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rule of this block from three aspects,including control of structures and tectonics,sedimentary facies and well pattern conditions,which we can take as example for twin period oilfield.
Key words: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Rule;control of structures and tectonics ove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control of sedimentary facies ove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control of well pattern conditions ove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引言
港东二区六断块是港东油田的主力区块之一,于1969年投入开发,迄今为止,已经有45年生产历史,目前该油藏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期”开发阶段,产量持续下降,为了稳定产量,提高采收率,需要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系统研究,为老油田稳产夯实基础。
1 概况
1.1 构造特征
港东二区六断块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内歧口凹陷北部,西接马棚口断层,构造比较完整,为较平缓的鼻状构造,整体显示为一向南倾斜的背斜。在构造高点内部,地势不平坦,发育多个局部高点,属于复杂断块中构造较简单的区块。(图1)
图1 港东二区六断块构造分布图
1.2 沉积特征
该断块明化镇组为中弯度曲流河沉积,砂体变化快,规模小,砂体连通性差;馆陶组为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砂体发育,连续性好,地层总厚度在300m左右,纵向上具有上粗、中细和下粗的特点。
明化镇组、馆陶组地层是一套浅水氧化环境下的河流相碎屑沉积,剖面上呈不等厚砂泥岩互层,在馆陶组形成“砂包泥”的沉积剖面,明化镇形成“泥包砂”的沉积剖面。在小范围内存在网状河沉积,存在微幅度构造高点,构造简单,为低幅度背斜或断背斜,储层条件总体较好,以高孔、高渗储层为主。
1.3 油藏特征
由于河流相沉积的不稳定性及断裂活动的长期发育,造成本区块油藏的形成特点是:构造背斜控制油气富集,断层、岩性控制油气水分布,基本上以单砂体为油气水控制单元,形成多套油气水系统。剖面上油气水层间互,没有统一的气油界面、油水界面。可见,港东二区六断块为典型的具有多油气水系统的复式复杂断块类型岩性-构造油气藏。
1.4 注采井网
该断块明化镇油藏以溶解气驱和人工水驱为主,馆陶油组具有活跃边底水,以天然能量驱动为主。于1977.3投入注水开发,目前36注86采,总体注水特点:明化注水多,NgI2 砂体薄,注水多;NgI1.3、NgII1.3砂体厚,有边水作为能量补充,注水较少。
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针对二区六断块井况相对较差,套变套损井多、井网不完善、采收率相对较低的现状,近几年以来在该断块进行了二次开发重组层系重建井网,通过分析新井、新层资料,对剩余油分布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受储层平面和空间非均质的影响,该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构造控油
港东二区六断块断层不发育,只在北部发育马棚口断层,马棚口断层为三级断层,延伸约10km,明化镇-东营组断距30-130m,走向为北东向,倾向为北西向,断面形态上陡下缓,断距上下大小基本一致,该断层中部活动较强,两端活动较弱,对港东油田及二区六断块构造起着控制作用。
2.1.1 断层带附近剩余油富集
大量研究表明,油气的聚集分布与断层密切相关,断层在油气运移过程中起着双重作用即通道作用和封堵作用,2014年以来在该断块投产新井中有9口高产井分布在断层附近,平均产量高达8t/d,高于主体区域生产水平。
2.1.2 构造高部位、微幅度构造高点剩余油富集
微构造高点是指单砂体顶、底界面及其内部各种隔挡层以及断距小于5m的断层和构造起伏,主要包括小高点、鼻状构造、小断鼻。
由于断块主体采出程度较高,大部分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散,微构造高点作为有利区域存在剩余油,近年在该断块以微幅度构造高点为基础,结合该断块井况差的现状,充分利用现有井实施侧钻,整体部署侧钻井12口,初期平均日产高达11.5t/d。
2.1.3 厚油层层内剩余油富集
受油层厚度影响,厚油层由于油层较厚,在水驱开发过程中,容易形成水锥导致厚油层顶部动用程度低甚至未动用。
2.1.4 低阻油层剩余油富集
低阻油层是指油层与邻近水层测井深电阻率的比值(即电阻增大率)小于2,甚至与水层电阻率相同的油层。通过对该断块岩心实验、试油投产资料及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地层水性质,由于受岩性变化和沉积特征影响,低阻油层不易采出,但仍有潜力挖掘。
2.2 沉积相控油
根据《中国石油地质志-大港油田》,该断块位于歧口凹陷的北部,馆陶组沉积时期是坳陷发育的早期阶段,是新旋回期的早期沉积。从该时期开始,本区由长期发育的湖泊环境开始转变为大陆冲积环境。(图2)
图2 港东二区六断块沉积背景图
2.2.1 曲流河沉积储层点坝中心、点坝边部靠近河道处剩余油富集
曲流河点坝中,水流优势通道分布呈两种方式,与废弃河道趋势平行和与废弃河道趋势垂直。(图3)
图3 曲流河沉积环境下水淹模式图
2.2.2 辫状河沉积储层河道中心剩余油富集
垂向上,NgI1小层是三期河道叠置复合体,其中NgI1-3为辫状河砂体,同期砂体侧向连续性较好。
2.3 井网条件控油
对于水驱油藏,井网条件对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尤为重要,所以井网条件对剩余油的分布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2.3.1 井网控制程度低、油井受效差的区域剩余油富集
该断块地质储量1472.5万吨,目前实际井网控制地质储量589万吨(40%),水驱地质储量317.8万吨,水驱储量控制程度54%。水驱储量占总地质储量的21.6%,但由于井网不完善,大部分储量处于闲置状态。
2.3.2 大段合采或大段合注井周围剩余油富集
采用合注合采的开采方式,层间干扰比较严重,各层间剩余油分布存在差异。多层合注合采时相对高渗透率层吸水量大,低渗透层吸水量小,渗透率相对低的几个层,一般不吸水。
3 总结
在对港东二区六断块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认为剩余油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沉积和井网三方面因素的控制,主要在靠近断层、井控程度低、井网不完善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剩余油富集,认为应完善注采井网,改变油井单向见效的现象,控制单向水窜,实现稳水控油。
参考文献:
[1]温静,“双高期”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J].特种油气藏,2004,11(4):51-53.
[2]宋刚练,张萍,等.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J].断块油气田,2009,16(2):64-66.
[3]廖光明,刘辛,肖瑶.Z2断块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3,10(6):47-49.
[4]张李,张茂林,梅海燕.不同开采方式下应力敏感对低渗气藏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07,14(2):53-56.
[5]高博禹,彭仕宓,陈烨菲.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及剩余油分布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2):182-187.
[6]何登发,贾承造,皮学军,等.多旋回叠合盆地构造控油原理[J].石油学报,2005,26(3):1-9.
[7]赵靖舟,武富礼,蒙晓灵,等.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姚店油田南区长6段沉积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1):49-52.
[8]刘仁静,刘慧卿,李秀生,等.砾岩油藏流动单元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克拉马依油田三3区克下组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1):30-33.
上接第353页
表3 土钉试验荷载和位移数据汇总表及附图
工程名称:白鸟湖万达广场五区(L地块)商住小区项目
|
检测土钉编号:AB-1
|
测试日期:2021-06-03
|
土钉长度:5.00m
|
荷载(kN)
|
0
|
5
|
25
|
34
|
39
|
44
|
49
|
本级位移(mm)
|
0.00
|
0.23
|
0.91
|
0.28
|
0.17
|
0.18
|
0.20
|
累计位移(mm)
|
0.00
|
0.23
|
1.13
|
1.42
|
1.59
|
1.77
|
1.97
|
5 检测结论
5.1 AB段抽检2根土钉(最大试验加载量为49kN)
试验加载到49kN时,位移量为1.97-2.36mm,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土钉位移稳定。该土钉的抗拔力承载力为49kN。
5.2 BC段抽检2根土钉(最大试验加载量为27kN)
试验加载到27kN时,位移量为3.06-3.85mm,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土钉位移稳定。该土钉的抗拔力承载力为27kN。
5.3 CD段抽检2根土钉(最大试验加载量为18kN)
试验加载到18kN时,位移量为3.11-4.07mm,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土钉位移稳定。该土钉的抗拔力承载力为18kN。
综合结论:所检测6根土钉验收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