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研究 邝敦全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邝敦全
[导读]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加速了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医疗水平,特别是医疗设备技术含量的提高。在复杂的医疗设备下,为医疗结果的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保障

        海南省肿瘤医院  海南省海口市  570000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加速了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医疗水平,特别是医疗设备技术含量的提高。在复杂的医疗设备下,为医疗结果的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使医务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提高了诊疗效果。简单地说,在医院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医疗设备。但是,为了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水平,为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可以结合质量管理理念,处理影响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的因素,建立其设备维修质量体系。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创新质量管理,以便对新形式要求更好地适应。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结合与应用


        1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现状
        1.1维修成本较大
        在现如今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医疗设备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疗设备刚刚开始投入使用时,医护人员往往还能够对其加强关注,并合理的对其进行使用。而随着医疗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医护人员对其爱护观念却会逐渐下降,大部分热能虽然能够严格的按照说明书对医疗设备进行操作,却很难一直对其开展良好的养护以及维修工作,再加上医疗设备使用的年限较长,这就导致医疗设备很容易会出现故障问题。再加上大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维修和养护工作缺乏重视,没有认识到自身在其中的的作用,这就导致医疗设备存在的小问题很容易发展为大问题,这不仅使维修费用大幅提高。
        1.2维修水平降低
        医疗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维修保养工作,才能够避免其出现故障问题。这既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能够对其多加爱护,还需要有专业的维修人员负责对其维护工作合理的对其进行使用。所以,医院就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专门负责维修医疗设备的维修部门,才能够使医疗设备更好的发挥作用。然而,通过观察我国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医轻工”问题,没有重视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而且,缺乏对医护人员的相关教育,没有培训他们对医疗设备的维护能力,这就造成现如今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故障频发,极大的影响了对患者的医疗质量。
        2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措施
        2.1建设新型质量管控机制,创新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在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基础上,需要对其意义进行充分解读,对各项控制指标做进一步细化处理,使其满足结合后的应用控制指标需求。同时,应该以清单列举方法,使医疗设备的应用要素与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结合后的指标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设备使用前的临床质量控制制度。其次,应该按照医疗设备管理流程,设置医疗设备采购环节、使用前自检环节,使医疗设备的资质审核与采购渠道检查更加精准,形成可追溯的管理机制,目前医疗设备中的二维码扫描均可以实现该目标,因此,建议一方面做好识别,另一方面,通过机制建设使其成为管理的必要环节。尤其应该做好采购阶段的服务谈判,使医疗设备培训工作、维修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有一个完整的服务项目加以承担,降低医疗设备后续管理风险。第三,应该在医疗设置购置中,注重监测检修设备的同步,使医疗设备的配套监测检修在一个完整的医疗设备购置方案之中减少后续购置的麻烦与购置风险,因为不同的医疗设备类型与监测检修设备往往存在系统的一致性,开源式的监测检修设备往往在应用中易发生诊断误差与维修精准度失调现象。第四,应该将按照医疗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质、功能、操作流程、软件配置、使用寿命等设置定期检定方案,并按照技术路径与管理路径的同步应用,保障其基础性的质量控制机制运行安全。对于一些风险相对较高的医疗设备,则应该按照国家强检规定列入国家强检目标,并按照质量控制机制建设,设置好强检时间、强检内容、强检方法、强检结果等内容。



        2.2吸收医疗设备管理经验,实施预防为主管理
        在现代医疗设备管理中,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与质量控制均有明确的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应用,也积累了诸多经验。因而在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方面,也应该注重对传统时期医疗设备管理经验的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预防为主管理理念的落实。具体如下:首先,需要对传统时期的管理经验进行客观分析,一方面,摒弃其中的落后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对管理缺陷与管理中好的理念与措施进行经验性梳理、分析,按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思路,吸收预防性维修工作经验与质量控制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经验。其次,要在维修与保养制度方面,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管理有一个全面评估,尽可能在医疗设备使用频率加快的基础上,采用一些保养方案与使用阶段的质量控制,降低其资源消耗率。比如,按照维修需求与质量控制结合后的综合控制指标,设置维修任务、评估维修实际情况、做好维修工艺的使用效果记录,如发生维修后的质量问题或相关故障,则宜对其工艺进行质疑,并通过信息反馈通过专业化评估组织对其实施评估。再如,在现代医疗设备的使用中,增加了手术室与ICU方面的医疗设备,此类设备的使用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密切关联,而要使其获得良好应用,除了采购好的设备之外,应该将重点集中到全面维护、重点维护方面,一方面,减少其资源消耗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过预防式维修管理,确保患者使用中的性能与功能发挥作用,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另外,吸收传统时期的管理经验,要注重将其与设备应用管理的实际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有利于新时期的设备管理在经验吸收的同时,牵引出一些以传统管理中的应用方案为基础的优化方案,使设备管理与设备的应用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运用。
        2.3完善数字设备关联管理,控制质控环节质量
        目前,医疗领域整体上完成了“互联网+”改革,办公信息化与诊断信息化及医疗服务信息化基本上都获得了有效应用。但是,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除了管理记录方面的信息化处理之外,对于数字设备关联性的信息化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在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中,应该注重数字设备关联管理,通过对质控环节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其控制效率。比如,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中,若发生问题则以医疗设备的应急响应为主,然后,还需要通过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才能实现对医疗设备故障或问题的进一步评估与处理等,延迟了维修与质量控制时间,不利于医疗设备的快速维修与质量控制管理发挥即时性效用。所以,在新时期应该积极进行质控环节的信息化,利用传感器、远程信号装置、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以及相关医疗设备指标与运行情况的监测系统设计等,完善数字设备有关联管理,在控制质控环节质量的同时,提升其管理效率与运维能力。再如,当前一些医院已经建设了医疗计算机网络,能够运用系统化的管理方案,对医疗设备实施集中式质量控制。因此,应该根据各个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从医院长远规划发展与医疗设备应用数量及应用效用的综合角度,考虑是否应该从医疗设备系统化管理的方面,完善数字设备关联管理;若需要建立医疗设备控制网络,则应该通过组建质控数量评价体系、数字影像评估体系,并将其与医疗设备指标改进体系进行统筹分析,提升其质控环节的整体水平。另外,数字设备的关联管理实践中,需要对应的分析不同科室、不同检验项目、不同疾病类型与数字设备之间的对应关联,这样更加有利于医疗设备各项功能与实际使用目标之间的精准关联,也能够和维修与质量控制结合应用时的数字关联管理更为精细,从而将其推进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准管理程度,使问题发生的同时实现快速响应与处理。
        结束语
        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对于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维修工作以及质量控制工作,医院方面要给予更多重视,及时发现医疗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调整措施,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实现医院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医疗检验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8):179-180.
        [2]王燕妮,李佳雯,王银虎,等.探究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19):154-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