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技术应用研究 经国栋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经国栋
[导读] 在科技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规模在扩大的同时,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浙江求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摘要:在科技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规模在扩大的同时,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过程中对其施工要求不断提高。目前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作业质量。文章介绍钻孔灌注桩技术发概念及其特点,阐述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流程,针对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技术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产业的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对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程度越来越高,不但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在整个施工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保证。现阶段,我国各大房屋建筑工程,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并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全面掌控,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稳定性。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具体施工当中所涉及的施工内容比较复杂,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有更加专业的施工技术,防止产生施工质量问题,保证工程施工符合设计工作标准。
        1钻孔灌注桩技术概述
        ①钻孔灌注桩的概念。建筑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实际上就是利用机械在地基土上通过钢管挤土、钻孔等方式形成桩孔,并向桩孔内部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从而形成钻孔灌注桩。灌注桩又以成孔方式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如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挖孔灌注桩。其中,钻孔灌注桩是现今建筑工程灌注桩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又分为全套管施工法和泥浆护壁施工法。这两种施工方法在护壁成模的方式上稍有不同,其中泥浆护壁施工法是我国最为常见的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②钻孔灌注桩的特点。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着十分明显的应用特点:相比于传统的锤击法,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应用中的噪声较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与预制桩相比,钻孔灌注桩的直径更大,适用性更强,具有较高的工程利用率。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孔桩的承载力,同时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方面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为了发挥出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最大优势,不断提高技术的精度,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施工方法,减小施工失误。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受到施工环境、混凝土质量、施工人员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切实掌握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要点,才是对施工水平的最有效保证。
        2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技术的应用
        2.1钻孔
        钻孔是灌桩施工的第一道工序,钻孔质量是后续工序的基础和前提。①钻孔施工人员应准确确定钻孔的位置,压好护筒,为防止钻孔过程中出现塌孔的现象,施工人员应连续添加泥浆,不能中断。此外,应注意保持孔洞垂直,不能发生歪斜的情况。②钻孔过程中如果发生漏水,应立即停止钻孔,找出漏水的位点,如果漏水的位点出现在护筒上,应堵住漏水的部位,加固护筒。③控制合适的钻孔速度并保证钻孔的连续性,突然起钻或停钻易引发塌孔问题,若由于客观因素必须突然起钻或停钻,应在再次钻孔前填充一部分黏土,再进行钻孔。④在钻孔过程中应严格监督施工质量,在钻孔完成后进行严格检查。
        2.2吊放钢筋笼
        打孔结束后,应制作钢筋笼并吊放入孔。进行钢筋笼制作前,应检查钢筋笼的材质,满足建筑施工要求。钢筋材质决定了钢筋笼、混凝土桩的质量。在具体实践中,除了钢筋材质要求外,钢筋的直径、长度和规格均应遵照标准进行采购、检查。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焊缝质量问题,后续吊放前,质量监控人员应再次检查焊缝,防止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后,因温度变化或外力被破坏,焊缝再次出现裂痕。吊放钢筋笼时发现钢筋笼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中止施工,移除出现问题的钢筋笼,对出现问题的钢筋笼进行补焊,确保满足质量标准后再次进行吊放。吊放时应注意控制吊放速度,吊放速度应平稳,防止速度不均引起钢筋笼摆动触及孔壁。


吊放钢筋笼过程中常遇钢筋笼受阻,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再继续吊放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常发生钢筋笼歪斜的现象,应重新定位钢筋笼,再继续进行吊放。
        2.3灌注桩灌浆施工
        在灌浆施工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将施工区域的管道进行有效衔接,然后需要将灌浆嘴阀门开启,通过运用空气压缩处理方法,将管道内部的杂质进行彻底清理,以此来保证整个灌浆施工的顺利开展。对灌浆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方式来进行灌浆施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灌浆施工压力始终保持在0.2MPa-0.4MPa范围之间,同时随着灌浆施工的进一步开展,施工压力大小呈逐步提高的状态,以此来有效防止施工当中出现瞬间压力过大问题造成裂缝扩张。当实际的灌浆速率保持在0.1L/min以下的情况,在经过5min-10min之后则可以停止灌浆施工,此时需要对灌浆施工阀门进行关闭,然后工作人员需要检查整体的灌浆施工效果。在灌浆工作处理完成之后,需要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需要对施工当中存在缺陷的位置进行针对性地处理,施工中存在缺陷的位置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3提高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技术有效措施
        3.1保障注浆浆液的质量平衡
        在实际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注浆浆液数量庞大,为了降低浆液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失的概率,也为了降低工程整体成本,通常会进行多次注浆浆液配置。这就导致在不同批次的浆液配置中可能会出现质量偏差,从而对钻孔灌注桩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前,需要给出明确的注浆浆液配置数据,在多次的浆液配置过程中也要保障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配置方案来配置浆液,最大程度上降低不同批次的浆液之间可能产生的质量差别,同时也要注意选择同样的施工原材料进行配比,避免因原材料质量不同而产生的浆液质量差异,导致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出现不稳定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注浆时间的选择。时间、外界气温和湿度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注浆浆液的质量产生偏差。
        3.2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防止使用材料的性质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同时防止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下降,全面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果。在混凝土施工当中需要针对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流程进行有效掌控,防止工程施工单位出现偷工减料等问题,同时需要对施工裂缝进行有效修复,采用更加科学的施工修补方法。根据水泥沙浆的实际特性以及裂缝的实际宽度来进行修补,防止后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产生不稳定性现象,做好精细化施工处理保证整个工作流程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通过钻孔、清孔、钢筋笼的制作与下放、混凝土浇筑、封浆等施工环节,完成对建筑地基的加固稳定。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孔壁塌陷和钢筋笼上浮等问题,这就需要施工人员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措施,采用加深护筒和科学设置导管深度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规避问题,从而确保我国的建筑施工质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平克祥.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山西建筑,2019,45(05):56-58.
        [2]郑金妹.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08):35-36.
        [3]许宏志.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城市建筑,2019,16(06):121-122.
        [4]陈晓锋.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地产,2019(13):163.
        [5]丁茂喜.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10):226,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