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42119860810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建筑业作为高耗水行业,也使得淡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突出。建筑给排水工程缺水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如缺乏节水设备、输水管道漏水、雨水利用率低、水资源不能循环利用等。因此,扩大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技术;应用
1 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意义
1.1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问题之一。水资源短缺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对于建设节能环保建筑,打造智慧型、集约型城市,促进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也具有重要意义。
1.2环境保护的内在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节能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只有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建筑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保障。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很大。因此,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节水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生产生活实际需要
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水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促进整个建筑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
2建筑给水工程在节能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2.1 给水设施的负荷问题
现代城市建筑给排水工程造价高。给排水设计主要由工业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两部分组成。目前,我国在城市供水管网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人们在社会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城市供水问题给城市供水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水资源管理压力,在用水高峰期供水设备往往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在以往的工程设计中,将市政供水管网接入用户自备的储水箱,以保证居民小区居民在城市用水高峰期用水的稳定。但同时也导致城市供水管网水头损失,造成城市用水压力的浪费。现在,一些城市供水部门已经注意到这部分能源的流失,开始推广使用非负压供水设备,充分利用市政水头。同时,合理设置供水分区也可以降低二次加压能耗。根据市政管网处市政水头大小的不同,各居民小区充分考虑市政水头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供水分区。这就要求施工方在前期规划中与自来水公司充分沟通,获取相关水压数据,为设计人员的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推广变频供水设备,充分利用储气罐调节管道压力。当管道用水量较小时,无需频繁启动供水设备,减少电能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为了缓解城市供水问题,降低供水设备的供水压力,保证居民用水的稳定,在供水管网的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采用相同的供水系统和供水设备,要根据各地区、各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当当地市政供水可靠时,尽量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充分利用市政水压;在市政供水不够可靠时,采用地下水箱和变频加压设备,最大限度地保证居民的水电节能。
2.2管道设备磨损
市区有许多已建了很长时间的老城区。这些老区的供水管道一般都是镀锌钢管。这种管材的耐久性效果并不理想。同时,这种材料容易腐蚀,难以长期使用。很多老旧小区存在严重的管道腐蚀问题,居民用水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现象,即使是通宵用水,最初流出的自来水也有严重的铁锈浑浊,这些水不能饮用,往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在城市扩建过程中,新建管道要与已建成的旧管道相衔接。由于新建管道对供水方式进行了更新和升级,新旧管道供水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老管道因管内压力过大而发生腐蚀、泄漏和爆管,增加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多的老小区需要进行供水管网改造。由于部分居民小区历史悠久,供水管网改造难度较大。与新建小区相比,需要增加大量的旁通管,这也造成了水头的浪费。因此,在建筑给水管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深入了解各种管道的优缺点,与业主充分沟通,尽量使用耐用的管道,从而严格控制给水系统的质量,避免资源的浪费。
2.3 给水过程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在施工阶段,明确给水系统的具体设计和敷设要点,重视排水系统的设计规划、材料选择、敷设和运行。建筑给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水资源的二次浪费,直接影响管道辐射区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施工和管道设计人员在确定管道设计和敷设方案时,应优先考虑水资源的二次污染问题,通过科学的给水管道布置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2.4利用太阳能加热生活用水
在探索新能源代替旧能源的过程中,我国太阳能资源的研究开发不断深入,太阳能资源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目前,市场上利用太阳能加热原理为居民生活提供热水的案例很多。中国是一个热水使用大国。太阳能供热有利于建筑生活用水减少对天然气、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然而,利用太阳能资源提供优质热水供应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能否利用太阳能资源取决于区域照明条件。在光照条件较差的地区,利用太阳能资源对生活用水进行供暖难度较大,并不是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另外,目前的太阳能供热技术对生活热水供应效果不是很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建筑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因此,在给排水设计中,建设单位应综合考虑使用太阳能采暖生活用水的经济效益、区域照明条件和工程造价。如果施工单位综合考虑后决定利用太阳能资源提供热水,相关施工人员在安装太阳能设备时需要将太阳能接收设备安装在照明条件最佳的位置。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是一个整体工程,在正式安装前需要进行多次试验。在考虑安装点、太阳辐射时间单位和太阳能实时加热数据后,即可开始安装工作。
3建筑及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使用清洁能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清洁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备受关注。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新型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应用为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例如,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成熟的清洁能源,降低能耗,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不利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使用清洁能源,主要是减少传统电能的消耗,提高节水节能技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按照清洁能源优化给排水施工工艺,减少能源浪费,节约成本,从建筑和功能两方面实现节能节水。
3.2自然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可以体现在水资源的再利用,特别是雨水方面。通过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设置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节水。因此,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天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考虑建立相关的雨水收集设施。收集的雨水有很多用途,如浇灌绿化或冲厕等,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减轻了城市供水压力。水质达到一定标准的雨水和天然水资源,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3.3真空节水技术的应用
真空节水系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少量的水。其原理是将管道中的水和空气按一定比例融合,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利用极高的蒸汽压力喷出。根据大量的实践研究,该技术可以节约一半的水资源。
3.4给水系统设计
完善的供水系统对于贯彻节能节水的理念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节能节水技术的作用。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合理布置供水压力段,同时根据用水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压设备。比如在选择常用的变频加压设备时,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供水高度和用水情况,结合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生活水箱,有利于充分发挥节能节水技术的作用,缓解水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要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不仅要合理选择设备和供水方式,还要不断总结工程施工经验,寻找最佳的节水措施和手段,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为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提供保证。施工企业应加强节水技术和中水设备的应用,考虑系统的循环方式和节水效率,采用优质阀门和管道,增加减耗材料的使用规模,完善给排水水压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刚.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13(1):31-32.
[2] 张荣升.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87.
[3] 于景洋,边喜龙,刘仁涛,等.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