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32719790716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市政给排水系统承担着日常供水与排放城市污水的重要任务,其排水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为了解决交通堵塞及城市用水等问题需要应用海绵城市理念优化给排水系统。本文阐述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与应用原则,并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途径,为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给排水设计;运用
1“海绵城市”的理念
“海绵城市”理念指的是城市能像海绵一样自如的吸收水分和排放水分,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市政府排水设计过程中就是对城市进行区域划分,并选用吸水效果极佳的材料当做海绵体,以在雨水季节吸收雨水,从而预防洪流灾害的发生。吸水性海绵体通常修建在人口聚集的地区,以便对吸收的雨水进行合理的利用,例如,企业加工、树木浇灌等方式,这种吸水方式不光对水资源进行了循环利用,还能够对自然灾害起到预防的效果。“海绵理念”就是有效地对城市的雨水进行渗透、吸收、排放、净化等工作,对市政府排水设计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表现
采用海绵城市给排水理念,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同时还有助于缩减经济成本,其应用于市政给排水工程过程中主要的特点如下。
2.1经济性
海绵城市理念的经济性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尊重影响因素的性质特征,采用经济的方式对目标进行改善,在不影响目标基础性质与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的改造。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市政给排水系统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对人行道,绿化带及车行道的改善中,在不破坏上述基础设施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采了较为经济的方法实现了改善目的。
2.2综合性
海绵城市理念的综合性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与利用影响目标的因素,从而集中各项因素,共同作用于最终结果。在综合性的指导下,与给排水系统不存在直接关联的基础设施也可发挥改善给排水系统的功效。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市政给排水系统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对人行道给排水,车行道给排水及绿化带给排水的应用,从而在综合作用下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市政给排水系统。
2.3科学性
海绵城市理论是符合科学发展观,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科学性理论,其不仅有助于促进城市改善其给排水功能,同时有助于综合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功效,满足发展经济性的要求。同时,海绵城市理论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其满足了当前阶段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需求,即在实现基础建设后对城市服务设施功能的改善,是一种能满足发展需求的理论。在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也集中不同城市对给排水系统改善的主要需求,针对主要需求集中设计解决方案。同时应尊重海绵城市理论的基本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3.1人行道设计
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人行道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之一。人行道的作用在于更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因而也是发展市政工程城市功能的体现。市政工程在过去很长时间内,经常使用不透水的人行道进行建设,因此雨天就会出现严重的积水或湿滑状况,从而影响行人的安全。根据海绵城市理论,铺路建设时应该要使用能够透水的材料,目的在于出现下雨的时候,能够通过这些功能性材料引导雨水渗入地下,路面将及时调整湿度和温度,不会引起积水,并且可更好地补充地下水源。如果由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市政工程不能确保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的透水性较差,则选择在基层设置排水管,控制纵向坡度小于2.5%,横向坡度保持在1%到2%范围内,可以有效地保证道路良好的排水。
3.2车行道设计
在开展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做好车行道的排水设计工作。目前,许多城市的市政工程在过去很长时间内,经常使用不透水材料来建设车行道,因此雨天会出现严重的积水状况,并且这也会严重阻碍地下水的供应并引起热岛效应。将海绵城市的概念纳入道路设计中,并且在建设中使用具有一定渗透性的材料来建设车行道路面,进而能更好地减少径流,并且有效补充地下水。在开展车行道的排水设计施工过程中,选择可渗透的沥青混凝土在路面的上层铺设,并在下层和中层尽量使用不透水的材料,以防止雨水冲刷侵袭路基,会严重导致工程的破坏。铺设透水路面和其他不透水材料后,能够使得雨水和路面在接触的过程中顺着横坡进入道路盲沟,然后流进相应的检查井或绿化带,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并回收雨水。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注意在设置坡度时,坡度的纵向必须保证的范围为0.3%至6%,水平方向的坡度范围为1%至1.5%。
3.3绿化带设计
设计市政工程绿化带根据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改进对策如下。①起到过滤雨水的作用。在城市开展市政工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雨季时节的雨水会存留在地上,为了回收雨水,有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过滤工作,并且还需要保证一定的清洁。因此,选择铺设土壤和设置砾石层,同时设置渗透管,保证施工后发生大量降雨就能够将这些雨水进行过滤,并且渗入地下补给地层。②收集雨水的作用。因为开展市政道路选择材料的透水性较好,因此可以在地表雨水渗入地下后收集到绿化带中。一般,绿化带位于道路下方约18cm处,通过一定的设计调整,均匀分布雨水的出口,就可以进一步收集雨水,使其直接进入绿化带中,并且滋润土壤与路面。③减轻排水量,发挥蓄水作用。在设计绿化带期间,要求设计者必须根据所在地区的地形和结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流系统,保障市政工程能够在处于大雨天时,使流入土地的水分层良好。同时,应该进一步分析雨水出口的位置,并且注意设置明沟,从而能够进一步发挥雨水的沉淀作用,在两侧设置排水沟,从而起到分配雨水的作用,使得完成项目后有效引雨水进入绿化带,减少对于城市的不利影响。④发挥雨水的排放作用设计人员应该合理选择溢流系统,更好地完成雨水和排水管两者的连接,确保进入降雨充沛期后,某些地形遇到诸如雨水进口不能承载时,可以存储多余的雨水,然后通过溢流系统收集到管网中,以排放过多的降水。
3.4附属设施的设计
第一,设计路缘石时应该依照不同类型做好研究,这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排水设施工作。例如,平坦边缘石材的高度始终与周围表面的高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好地让降水流入雨水出口或绿化带,以免造成过量的积水,从而损害城市的道路交通。而如果立缘石高出周围地面,多余的雨水将被直接收集到雨水出口,但是因为特殊的立石特性,难以真正保证雨水流入绿化带,因此要求设计师必须进行打孔。其次,在设计路肩边沟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城市建设的实质性问题,例如过去大多会选择使用混凝土材料,美观不足,更不用说雨水净化能力了,而且极易出现雨水堵塞的问题,因此,此时选择使用草木沟,目的是将必要的植被种植在地表沟上,能够更好地净化排放,收集雨水。此外,在开展城市市政工程设计时,要求人员必须采取先进技术,注意充分结合绿地工程和排水设计,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人行道径流排放效率的提高。
结语
“海绵城市”理论对市政府排水设计提供有力保障,该理论在现代城市的合理应用能够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维持生态平衡。为了使市政府排水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海绵城市理念认知,以理解这一理论为基础提升应用效率,使海绵城市理念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排水系统的建设来解决城市排水问题,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促进城市快速发展[6]。
参考文献:
[1]姜金峰.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4):14-15.
[2]王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9,(6):119.
[3]李永怿.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5):2489.
[4]贺家豪.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