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分析 张浩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张浩
[导读] 加强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当前建筑设计中已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目前,一些偏远地区的射频仿真电路结构设计没有得到更新和完善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加强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当前建筑设计中已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目前,一些偏远地区的射频仿真电路结构设计没有得到更新和完善。首先,抗震建筑的结构设计并没有深入分析一个国家抗震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日常使用数据。如果将一般高层建筑的抗震要求直接应用于某些高层建筑,可能会在设计过程中直接造成建筑工程中的诸多缺陷。其次,抗震体系结构设计的技术理念没有与时俱进。借鉴国际上抗震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成功应用案例,完善大型建筑抗震体系结构设计,杜绝重大安全事故。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掌握先进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技术理念的应用,完善企业原有的抗震结构设计技术导则,采用可靠性更强的先进抗震设计结构技术,有效保证各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


        引言
        地震作为一种破坏性极强、难以规避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也会导致国家与社会受到重大损失。建筑结构抗震性不强而造成的事故,在全部建筑结构工程事故中比重较大,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是加强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策略。
        1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概述
        1.1抗震结构设计的必要性
        地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很多地区都处于地震带,随时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工业建筑和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质量不过关,抗震能力不强,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会对建筑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在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抗震结构设计,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建筑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2抗震结构设计的目标
        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需要设定抗震结构设计的整体目标。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不同,工业建筑和建筑在抗震性能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建筑对于抗震性的要求更高。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建设需求,如工地特征、工程成本、潜在价值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更好地制定抗震结构目标。在开展抗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同时要根据建筑的整体特征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够使结构抗震性能的目标更加合理,使建筑物抗震设计符合经济性、适用性。
        2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
        2.1设计人员的抗震设计概念不明确
        抗震减灾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抵御大地震中的灾害,提高抗震减灾能力,避免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设计人员的建筑理念是用大量的优质钢筋混凝土来抵抗地震。实践证明,建筑材料结构中主要钢筋的固定不尽人意。而且,钢筋数量的增加不仅会直接降低建筑材料的延性,还会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适应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单纯通过计算钢筋数量来设计和分析结构的抗震能力是不全面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要突出需要加强的薄弱部位,还要突出不能被地震破坏的薄弱部位,以保证整个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由于基础构件的严重破坏往往直接消耗抗震建筑的大量能量,建立正确的建筑结构设计指导理念才是我国抗震建筑设计真正的基本指导思想。



        2.2抗震设计在结构设计中不够重视
        目前,许多建筑的主体结构在多次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这也是由于目前的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不够明显,设计人员不够重视。这些安全问题和隐患,在遇到大地震时可能会逐渐放大,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在充分考虑抗震建筑实际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应做出合理的设计选择,以提高抗震设计水平。
        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优化措施
        3.1建筑体型设计
        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立体空间形状设计和平面形状设计。首先应避免平面不规则和竖向刚度不规则。根据国内多次地震的实际情况,尤其是“6.17”长宁地震中排危时所出现的震害表明,如果平面设计十分复杂,包括凹凸不平的形状、侧翼过多伸悬和不对称侧翼的布置时,都很容易在地震发生时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平面形状相对规则、外立面简单的建筑,在地震发生时,遭受破坏的程度往往会大大降低。同理,建筑物沿着自身高度方向上的立体空间设计越复杂,形状越不规则,建筑越容易被破坏。在“6.17”长宁地震后的调查中发现,受损程度严重的乡村居民建筑,往往采取了混杂结构(承重体系以砖混为主,局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架空或挑空两层)。这部分建筑在遇到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整体刚度不均、受力不均匀,整个建筑物更容易被破坏,甚至可能会直接出现崩塌的现象。因此,建构筑物的设计,需要尽可能地在平面形状设计和立体空间形状设计这两个方面选择相对简单又规则的体型。平面形状设计,需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基本体形,对于非对称的侧翼和长度过长的悬挑构造应尽量不作为首选。空间体型布置则要尽可能地根据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刚度和质量进行均匀地分布,避免过分追求建筑的立面造型和空间变化。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的体型设计,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复杂的体型,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美观大方。
        3.2建筑构造设计
        在进行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时,需对抗震不利的地方进行有效加强处理,并且进行多层次抗震设防,以保证建筑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建筑物的抗震体系由主体结构安全和维护构件安全两个层级。换言之,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除了结构概念设计外还包括维护墙体、外墙门窗、幕墙及饰面装饰材料等设计。从事建筑设计行业,需要了解到施工现场最容易犯建筑构造上的低阶错误,而设计中则是更多注重对结构主体的把控,忽视对建筑构造细节的表达。对于很多建筑,特别是医疗教育建筑,发生地震时除了结构不应被破坏,还应该考虑项目的整体安全,保证项目能为抢险救灾所用。所以,建筑设计时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尽量不选薄壁型空心砖、大孔径空心砖等类型的砌体构造,此材料在地震作用下极易被地震剪力所破坏,不利于抗震;其次对外墙幕墙设计时需要将一些具有良好延性的结构构件,使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效连接,才能使构件与建筑主体协同工作,避免地震时产生次级伤害。同时应尽可能考虑到建筑的每一个构造节点的细节,这样才能够达到国家的抗震设计要求。建筑物精细化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必然趋势,设计过程中不能对结构主体和维护设施有区别对待,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要求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避免人祸与天灾同行。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中需要树立一个先进的抗震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建筑结构设计,从而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实践中,应对工程实际进行综合考量,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与地震情况等特点,利用合适的抗震装置与设计方法。技术人员也应积极完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案,深入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推动抗震技术实现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以此来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提高我国建筑结构工程建设发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安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J].居舍,2020(2):93.
        [2]吴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理念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90.
        [3]茹彩磊.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J].居舍,2019(35):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