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生命的景观 林艺虹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林艺虹
[导读] 景观在被设计之初就饱含了设计参与者无限的思绪和灵感。作为一种户外功能空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或为人们创造观赏价值,或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福建泉州  362800
        摘要:景观在被设计之初就饱含了设计参与者无限的思绪和灵感。作为一种户外功能空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或为人们创造观赏价值,或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人在景观中的活动是景观不可缺失的一大要素。
        景观既是一种空间存在,必定存在地域特征,地域风情是景观个性的体现。“和实则存,同则不继”。“美丽乡村”其“美”的实质是其具有鲜明的个性。世界上不存在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个性应当是具有生命色彩的景观的本质属性。
        本文从有生命的景观的构成要素、场所记忆与人的行为活动、乡村地域文化特点三大角度展开,简单阐述笔者对于有生命的景观的理解以及对乡村景观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地域文化;乡村景观;生命;记忆


        引言:城市化发展使得无数人类栖居的自然村落更加边缘化。城里生活久了,人们渐渐怀念起故乡的风景,于是美丽乡村正逐日四处开花。乡村景观建设并非简单的推倒重来,如何让乡村延续原乡淳朴风情又与时俱进是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思考的关键问题。景观应当如树一般,立地而生,具有生命的张力、地域的烙印、人文的气息和时代的记忆,即一份属于自己的生命个性。如此,美丽乡村才具有存在的价值且不被世人遗忘。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将景观理解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并不仅仅是以拟人手法赋予他生物的属性。
        1.景观中的生命体现
        1.1有生命的景观构成要素
        多样化的生物组成是生命景观的一大构成要素。小环境中生态链的完整性是区域景观微生态平衡的关键,是生命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坚持适地适树的设计原则,保护地域本土生物生存空间,构建景观微生态平衡,让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人工环境相融共生,实现景观这一特殊生命体的自我修养,让景观最大程度脱离人工干扰,在人类低影响、少维护的情况下持续、健康发展。让景观拥有生命个体的相对独立性,景观的设计构成元素上就需要严格把控。景观设计中各种元素运用、材料选择,应遵循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原则。
        景观设计的元素大致可分为两类: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以美国为首的景观流派大量使用硬质景观,形态几何、规则;而东方则大量使用软质景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植物。植物是景观空间中最容易让人感受到生命变化的元素。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受气温和光照等因素影响的山地景观,通过植物形态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温度、湿度、光线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同人一样,植物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向阳一面的植物往往比背阴处的植物长得旺盛;北方地区金秋时节的“秋风扫落叶”,暖春三月的“千树万树梨花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香山黄栌。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和日本的枯山水庭院中,往往以植物的孤植作为发人深省的空间限定,意境悠远,具有哲学上的含义。植物展示给人的不仅仅是美的视觉盛宴,更带给人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
        1.2场所与人的行为活动
        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场所代表什么意义呢?在他看来,“场所”是“环境”最具体的说法,是“行为和事件的发生”而不只是抽象的区位。最值得人思考的是舒尔茨所提出的“场所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场所,一个一般被视为具备长宽高的三维物质空间,上升到另外一个维度——精神空间。景观设计之初往往带有目的性,或打造供人享受的观赏性景观,或营造供人驻足休憩的场所,或提供集体活动的公共场地。因为有需求,特定的景观就被人创造。景观的功能性使人的一系列活动得以实现,通过“行为活动”将人与景融合一体,人在景中穿梭,景因人的点缀更具活力。“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古人常寄情于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对生之须臾的感叹。人的参与使景观的生命形象更为饱满,此时的场所正如舒尔茨所说的,是富有记忆的场所,是有精神存在的空间。



        “场所是会变迁的”。城镇化运动使无数的村庄、耕地变成了高楼、柏油路。创新与继承间稍有偏颇必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万物皆有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切忌揠苗助长和急功近利的一蹴而就。场所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而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创造性的再诠释,而非简单的拆旧造新。此处的拆旧造“新”往往只是对事物外观的高度模仿甚至是毫无取舍的还原,而仿的也只能是旧事物的表象而已,而对于“旧”事物、景观空间所承载着的岁月的痕迹,人在场所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人们所寄托的情感,被赋予的某些“精神”,绝非一朝一夕间可以复制、模拟的。
        1.3乡村地域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杜绝简单的拆旧建新的快餐模式。中国的农村各具特色,不少村落有传承至今的乡土文化,包括本土生态、民俗、语言、饮食等特色。基于乡村地域文化而营造的的场所才是富有生命特色的景观空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语出《国语-郑语》。实现和谐则万物生长繁衍,如果完全一致,则无法发展延续。“和而不同”是对“和”最好的诠释。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建立在事物间的差异上的,是多样性的统一,不同事物间的相承相继促进事物发展,这是一种万物达到平衡而产生的和谐状态,而非相同事物的简单叠加。故而,景观的地域性特征是其得以发展延续的前提,是景观生命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创造出了无数别具一格的景观。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南靖客家族的方圆土楼,安徽的宏村等,诸如此类的美丽乡村无一不是立足于本地特色的营造和演变发展。
        2.营造有生命的景观
        2.1有生命的建筑景观
        乡土建筑在美国文化遗产字典中的注解:“是关于某以特定文化中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又被称作“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国乡村建筑风格的形成历经沧桑,是世代居民在与自然的不断抗争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江西省本土特色传统建筑可划分为三大类:赣南围屋;赣中民居多坡顶灰瓦,青砖风火墙,天井小型多样;赣东北粉墙黛瓦,楼高厅敞,马头墙,内置天井,类似于徽派建筑大宅深院的风格特点。赣东北的建筑里,天井这一特色要素在设计中有着“四水归堂”,财源广进,喜事临门的美好寓意。将当地乡间习俗融入于建筑景观设计当中,使建筑“接地气”,更具地域风范。
        2.2有生命的景观场所
        各地区民俗文化繁多,比如采茶戏,打鼓歌,社戏是江西武宁特色民间文化。如何给这一系列乡土风情搭建展示的平台,为乡民提供集体休闲娱乐的场所是乡村景观设计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从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结合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休闲娱乐方式,从而保证景观设计镌刻上乡土“地文记忆”。
        真正的“地文记忆”不只是尊重自然环境的景观规划与改造,是地上物所继承的乡民薪火相传的人文情怀。乡村居民传统收入或生活资源多来自于农耕,土地在乡民心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曾经土地在老一辈的乡民眼里或许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如今也更多的是他们曾经劳作光阴的“记事本”。乡村景观设计难以避免会涉及到田园景观设计。农村常住人口的减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得多数田地闲置。如何让曾经供养生计的场所继续延续往日的活力是让乡村景观富有生命色彩的关键。乡村景观重塑应立足于原乡风土人情,以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手法激活被世人遗忘的场所,重新赋予其功能和生命活力。搭建新乡村景观与原乡历史人文的情感纽带,通过新的形式再现民风民俗,让空间富有人情味,让民俗文化得以流传。
        营造有生命的景观是基于地方自然条件,以尊重植物及生物生长习性为前提,是人造景观与本地自然、人文景观的相辅相成,且具有人类活动印迹、精神寄托的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 [中]张得 吴剑平著 《企业文化与CI策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308
        [2] [挪威]诺伯格·舒尔茨著 施植明译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台北尚林出版社
        [3] [韩]承孝相著 《地文》《城市环境设计》 2015年Z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