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河南省洛阳市 471023
摘要:中医院校是培养优质医学人才、传承中医文化的重要场所。在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中医院校的针灸推拿专业一直是高校的重点专业之一。为了保证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探索及研究工作,才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掌握并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因此,为了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本文将对针灸推拿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中临床实践的渗透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针灸推拿;人体解剖学;临床实践
引言:为了掌握中医推拿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诸多院校教师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详细的收集了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掌握了学生学习的现状。通过研究发现,做好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运用,有助于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改善实践水平。所以,将临床实践有效渗透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教师积极开展针灸推拿专业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人体结构、掌握人体结构、穴位分布等重要知识。当前,院校主要利用福尔马林浸泡尸身或人体器官,从而保存人体解剖学实验标本。在组织实践教学时,受福尔马林刺激性气味强烈、视觉冲击明显等因素影响,诸多学生在实践课中多怀有恐惧心理,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在传统教学中,主要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标本、为学生普及知识,学生在学习时通常无需动手实践,仅需被动倾听即可,所以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可结合“以生为本”原则,构建学生为主、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实践教学效果。[1]
一是,为学生树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教学中可采用宣传教育、课前默哀致敬等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对大体标本的畏惧心理;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普及大体标本的临床使用价值,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帮助学生从心理上亲近、敬畏大体标本。
二是,教师要在首次临床实践课程中发挥示范作用;由于学生恐惧心理作用作祟,往往比较害怕大体标本;所以,教师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主动触摸标本,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动手,按照教师引导,有针对性的对人体结构进行观察、讨论、分析。
三是,组织随堂检测;完成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利用剩余的5~10min时间,组织课堂测试,如随机选择学生,通过提问等方式对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的程度予以检查,并进行纠正、补充、指导。
总之,利用上述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
(二)结合临床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调动“人体解剖学”学习积极性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方式获得的结果可以发现,多数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认为“人体解剖学中涉及的名词众多、形态结构繁琐、枯燥乏味,难以记忆,除了死记硬背之外,便无它法有效记忆。”知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帮助学生培养、调动“人体解剖学”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在求知、探索、实践方面的主动性。而将临床实践问题引入“人体解剖学”课程中运用,有助于通过未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因此,课前教师可以将和人体解剖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常见类疾病分享给学生,在教学时,可结合疾病病变位置、人体解剖学结构,简明扼要的为学生普及常见病中医诊断、针灸治疗方面的有关知识。由此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课程与针灸推拿专业课程知识及关联性的积极性,对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帮助。
(三)结合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将专业理论知识内化
在针灸推拿专业教学中,诸多高校在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时,忽略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导致教学发展渐渐的背离了临床医学的核心目标,致使培养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在组织“人体解剖学”教学时,应构建健全的人体解剖教学体系,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比如,充分结合人体解剖学和临床实践,在传授学生针灸推拿及人体解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流程,使学生清楚的认知课程教学、实践重难点,满足社会培养优质人才的发展需求。
一是,调整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技能方法讲解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生动性,使课堂教学模式变的更加生动。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利用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方式,有效结合人体解剖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课堂主人翁”地位,彰显学生主体价值。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知识为学生展现临床解剖过程,通过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的教学演示,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内化理论知识。
二是,完成多媒体课件指导教学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主动登台“授课”,按照个人想法为同学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分享个人解题思路,由此使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产生火花,实现帮助学生巩固人体解剖学等专业知识的目标。
(四)结合“人体解剖学”理论和临床实习,改善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
为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讲解“人体解剖学”课程知识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依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标本、为学生讲解人体器官位置、形态结构、穴位分布等知识。该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引入实际生活案例,通过引导、结合理论知识等方式,为学生深度剖析案例。从而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呼吸系统”实验教学的“鼻腔粘膜嗅区上鼻道和上鼻道狭窄的特点”等有关知识时,可引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感冒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回忆感冒期间鼻粘膜发炎后出现水肿的状态,以此使学生了解“感冒后狭窄的上鼻道缩小、经上鼻道气体量降低后外界流入上鼻道流量相对降低引发的嗅觉不灵敏”原理。该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感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存在的关联。[3]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利用课下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开放实验室观察人体解剖实物,接着结合教学进度,为学生设计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自由组队,参加实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探究实践能力、了解医疗设备及药品及试剂的使用规范和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操作中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五)结合“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和临床实验,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及技能
针灸推拿专业涵盖的“人体解剖学”课程主要包含解剖等相关内容,所以,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临床实验内容,为学生介绍人体器官形态结构、位置关系。但是,受个体差异性影响,若单纯开展尸体解剖教学,忽略临床实践渗透,一旦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特殊状况,学生必然会无法有效应对,或只能刻板执守传统操作要点造成医疗事故。因此,必须渗透、结合临床实验内容,才能提高针灸推拿专业下“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针灸推拿专业的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脉管系统关联性方面的教学中,可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现场观察人体神经、血管形态、经络走向、穴位位置等,然后渗透差异性思维,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体经络、神经系统等并非一成不变,但实际差异必然符合常理且在可控范围内。”不过,十分特殊的个体差异除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参加临床实验操作及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接触更多事物,使学生积累更多知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临床实验活动,协助学生成立研讨小组,要求学生自拟课题等展开实践探究,助力学生成长,使学生在“人体解剖学”临床实验中积累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运用方面的经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体系。[4]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校在组织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时,做好临床实践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渗透研究,有助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善专业教学质量,更能为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改善学习能力。所以,做好临床实践与人体解剖学结合策略的研究,对培养优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人体解剖学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J].邵水金,张黎声,于波,国海东,郭春霞,牟芳芳.解剖学杂志.2019(06):607-609
[2]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人体解剖学专业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探析[J].林如英,赵小贞,徐剑文.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09):666-670
[3]基于“金课”理念的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初探[J].李雪梅,吕晓红,刘宝全,杨慧科.解剖科学进展.2020(04):482-484
[4]创建人体解剖学以临床为导向的立体化课堂教学新模式[J].石继文,李加善.新校园(中旬).2018(01):117-118
作者简介:王文娟(1980-7),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高校讲师,主要从事基础医学教育研究
项目基金: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研究wjlx201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