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裴琦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杜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1
【摘要】本文主要以以医学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传染病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思路构建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医学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意义,其次从明确整体教学建设思路、内化“金课”教学环节、科学整理慕课学习资源以及创设智慧化学习平台、形成完整的多维度评价机制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体系的途径,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医学岗位胜任力;传染病;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思路
医院教育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和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的使命,最近几年,我国医学的发展脚步在日益加快,临床工作给予医生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要求逐步提升,对应的岗位胜任力已经发展医学人才培育的主要目标。本科教育备受关注,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创新的关键点,所以“消除水、创造金课”为核心理念,如何将医学岗位胜任力当作基础导向,进行传染病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构建,更好的完成传染病预防与传播控制是热点话题,具体如下。
一、医学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意义
针对岗位胜任力,包含几点内容,即临床能力和医疗服务、价值观与素质能力、疾病预防和健康推动、人际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意识、队伍合作思想和科学研究能力,由此创设岗位胜任力的强有力框架,可以说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进行教学建设发展为各界人员的共识,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数值指标。与此同时,课程建设在培育人才期间占据核心地位,贯彻立德树人基础任务深入人心【1】。课程作为专业建设的关键内容,还是人才发展的核心点。“金课”是专业化建设课程体系的集中体现,产生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上,依托现代化先进技术,综合慕课和SPOC以及其他类型在线教学课程,密切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真正的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专业操作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因此新时期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对医学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基于岗位胜任力,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体系的途径
(一)明确整体教学建设思路。针对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构建,应落实创新性与挑战性,前者要求教学形式彰显互动特征,促使学生学习实现个性化【2】;后者要求赋予课程教学一定的难度,学生利用固有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学习任务完成,两者强调岗位胜任力培养对教学课程提出的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核心要点应围绕线上教学活动以及线下教学活动进行,体现在线课程与线下课堂的结合意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权利,巧妙的进行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改革。
(二)内化“金课”教学环节。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结构建设,难点便是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整理。教师应密切关联人才培养要点,注重学生中心地位的体现,优化教学思路,引进任务模块与考核评价的计划,立足于多个教学环节,完成有效课堂活动建设。首先是课前环节设计,医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学习任务拟定,引导学生动态分析在线学习任务、练习任务和测试任务,追踪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信息,研究学生学情变化,给予课中教学环节设计提供条件,完成任务要求、过程引导与学习成效检测相关操作【3】。其次是课中换机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知识要点,设定具体的学习场景,依托小组讨论与病例研究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强调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进行吸收与迁移,形成完整的参与化学习模式,判断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效率。
最后是课后环节设计,引进作业设计、小组合作与个别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医学专业技能。
(三)科学整理慕课学习资源以及创设智慧化学习平台。基于医学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理念,要想巧妙的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体系,教师应引用慕课教学资源实施教学任务,因为慕课资料存在一定的共享性与碎片性,共享性主要是多个教学队伍共同运用慕课资料,碎片性即教师按照教学需求重组现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4】,引导学生参与个性化学习模式。教师科学的引进慕课资料,有机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过程,将其当作知识传递与能力提升的本质过程。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创新下,网络教育发展获取较多条件,随之生成雨课堂和对分课堂等一系列智慧化平台,我国各所高校也围绕实际特征进行校内在线平台创设,还对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多个教学模式起到支撑作用,便于实现多终端的全场景教学。此平台辅助专业教师进行线上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碎片化时间内认真学习。SPOC便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的代表,通过网络平台和移动教学以及现场教学,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提升,触动学生学习心灵,全方位彰显教育教学成效。此外翻转课堂相对于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创造,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得到知识,在课堂上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互动,深层次探索知识内涵【5】,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形成完整的多维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主要是结合固有的教学目标,通过行之有效的科学方式判断教学成效,给教学改革与决策提供依据,目的是调整教学服务的过程。所以在高校医学教学中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构建,教师要深层次的设计在线教学资源,依托平台教学与面授教学的形式落实教学目标。在此期间,涉及诊断学生上课之前的学习情况、学习过程表现情况和课后知识巩固情况,即密切关联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也就是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教学评价要点,因此需要更多的引进评价内容,通过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时间、学生对课程任务的完成效果、学生在线下课堂中参与讨论环节的积极性表现、线上线下测试效果等,由此赋予教学评价一定的综合性与多元性,确保评价过程更为客观与公正【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课”教学体系的建设,应以医学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前提进行优化,特别是关注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医疗服务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关联学生现有的人际交往水平、信息管理水平和队伍合作水平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保障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最大化的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马宜传, 张顺花.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 v.41;No.199(06):109-113.
[2] 贾筱琴、姜英、郑英、王正兵. "病理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讨和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No.499(53):268-270.
[3] 简亚平, 李祖祥, 徐琼芳,等.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5).
[4] 王明娟, 肖丽君.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应用——以病理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000(011):259-260.
[5] 魏春岚, 柴健民, 刘瑞麟,等.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和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 20(01):71-75.
[6] 于蕾, 朱家安, 张万蕾,等.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超声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体系构建[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 19(02):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