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林
重庆德爱中医医院 401331
摘要 目的:探究结直肠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为例,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常规开腹外科手术治疗,B组(35例)为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B组出血量少于A组,而首次下床活动与住院时间短于A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均P<0.05)。结论:给予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促使其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结直肠息肉;治疗效果
结直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科疾病,是指结肠粘膜表面突出至肠腔的疾病,常表现为大便带血、排便习惯改变与间断性便血等,临床传统治疗以开腹切除为主,虽可有效切除患者病灶,但术后创伤较大,易并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其效果并不理想[1]。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手术在临床取得显著效果,可有效发挥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2]。故本文以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开腹手术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资料均衡P>0.05,具体如表1。
纳入标准:①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②均知晓实验目的,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为25-68岁;④依从性较佳,临床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①有内镜检查禁忌症者,如驼背畸形;②术前1周服药阿司匹林抗凝等药物;③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疾病与免疫系统疾病者;④有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⑤有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缺损者;⑥不愿参与本次实验或临床资料缺失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凝血时间、心电图等常规检查。A组为常规开腹外科手术治疗,具体操作: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保持仰卧位,于腹部正中做切口,打开腹腔,寻找到息肉后将其拖到肠外将其切除,完成后进行缝合包扎。
B组为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治疗,给予患者全麻,于截石位实施手术治疗,将内镜放置合适位置,吸出粪便后,定位息肉位置,依据息肉大小选择合适的圈套器,若息肉较大(约20mm以上),直接将圈套器套住其蒂部进行混合电流切除息肉;若息肉直径在5-19mm,行一次性高频电切除,以抓持钳法与吸引法回收;若直径在5mm以下,以氩气笔烧灼切除。然后以圈套高频电切技术切除息肉病灶。若其设备有双活检管道,可先以抓持钳咬持提起息肉头部,促使基底出现假蒂,再以套圈电凝切除。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并比较。
②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满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能力呈正比。
③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s)、例(%)表述,t、x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ADL评分比较
如表2。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3.讨论
结直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便血、腹痛与腹胀等,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包含微波、注射、手术切除等,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虽可有效切除患者病灶,但术后创伤较大,不易愈合,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其效果不佳[3]。而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治疗是临床新兴且高效的微创技术,在临床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4]。而近年来随内镜技术的发展,给予结直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治疗,可有效发挥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势,同时可有效避免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效果显著[5]。
本文实验结果中,与A组相比,B组出血量较少,首次下床与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ADL评分较高(P<0.05),表明经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治疗可及时止血,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病情治疗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治疗结直肠息肉,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恢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及早出院,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闫成.结直肠无蒂息肉内镜电切术,套扎术治疗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5):121-122.
[2]王云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7):20-20
[3]匡哲.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120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2):75-76.
[4]梁玉寰.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56-56.
[5]杨艳琼.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胃肠息肉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0):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