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 155811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1—2020.11收治的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分别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低于对照组(35.48%),组间对比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相比于开放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更具优势,更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开放手术
膀胱癌是一类高发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为其主要类型,其危害性极大,临床中多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开放手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历史悠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创伤性较大,术中易破坏肿瘤层次,容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治疗该病的新型术式,其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众多患者的认可。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1—2020.11收治的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就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开放手术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1—2020.11收治的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中男、女分别有19例、12例;年龄33—75岁,均值(51.20±3.56)岁;病灶位置:三角区、三角后区、顶部、两侧壁、前壁分别有8例、7例、8例、5例、3例;肿瘤直径0.45—3.66cm,平均(2.40±0.49)cm。对照组中男、女分别有22例、9例;年龄35—75岁,均值(50.68±3.48)岁;病灶位置:三角区、三角后区、顶部、两侧壁、前壁分别有9例、5例、7例、6例、4例;肿瘤直径0.44—3.69cm,平均(2.42±0.48)cm。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的差异不明显,P>0.05,本研究可行。入选病例均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备手术指征,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者,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行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体位,以电刀切除肿瘤及距肿瘤2至3公分处的膀胱,如肿瘤位于输尿管口,则需同时切除下端输尿管和输尿管口,重新吻合后将膀胱壁修复,对膀胱进行冲洗。
观察组患者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行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在尿道内置入金属探子,在明确尿管管径后将电离子电切镜置入其中,在进行电切前需了解病灶情况及与两侧输尿管的关系,以蒸馏水冲洗膀胱,首先切除体积小的肿瘤,之后再切除大体积肿瘤,需切除肿瘤基地部2公分范围内的膀胱组织和黏膜组织,采取分层切除术切除大体积肿瘤,已浸润的输尿管口肿瘤应将输尿管口黏膜和肌肉组织黏膜及肌肉组织切除,直至显露出正常肌层为至,如肿瘤部位不宜接近则可在按压腹部后再行切除手术。在切除肿瘤后需以桶装电极将其液化,并置入导尿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肾积水、尿道狭窄、膀胱穿孔、闭孔反射、输尿管感染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卡方检验、t建议评估同类计数资料[n(%)] 与计量资料(±s)的差异,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90%、35.48%,两组对比P<0.05,详见表2。
3,讨论
膀胱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比较高,该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其病因复杂,与遗传、慢性刺激、年龄、性别、等诸多因素有关,患者发病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排便习惯改变、单侧腰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会严重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在确诊后要及时进行治疗[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临床中一般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可供选择的术式较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标准[4]。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近些年在治疗该病中应用较广,该术式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患者接受度较高,相比于开放手术更具有优势[5—6]。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较好,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仅为12.90%,且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者(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王永顺等[7]的研究结论与此相似。
可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相比于开放手术更具优势,建议将此术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显超, 宋黎明, 牛亦农. 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的影响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040(001):84-89.
[2]周岩. 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006):80-81.
[3]王冬冬. 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T_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 2017, 36(010):69-71.
[4]矫宾宾, 张萌, 李荣强,等.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治疗现状[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8, 10(05):65-68.
[5]张强. 不同药物的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28):101-102.
[6]张翼飞, 梁朝朝.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治疗新进展[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7, 38(001):69-71.
[7]王永顺, 王永刚, 祁岳鸿. 不同术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57(12):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