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月平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山西省儿童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对患儿及家长开展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80例小儿心胸外科病患,分组依据为护理方法,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0)强化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干预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睡眠质量(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家长焦虑(SAS)评分、心理痛苦(DMS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强化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儿疼痛感,改善患儿睡眠质量,同时改善家长的不良情绪,护理效果明显。
【关键词】小儿心胸外科;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多数心胸外科病患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开展外科手术,此类患者病情进展快,给手术带来很大风险,需要做好临床护理配合工作,进而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在为小儿心胸外科患儿提供护理干预时,要求护士具有人文关怀精神,不断为患儿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进而不断改善患儿护理工作效果。在实践工作中,关注患儿和家属心理问题,并给予更多优质护理服务,对构建小儿心胸外科和谐护患关系意义重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强化患儿及家长的心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选取80例小儿心胸外科患儿,对其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心理护理的优势,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收集数量为80例,护理对象为小儿心胸外科就诊病患,所选患儿均符合治疗要求,耐受性及治疗依从性良好,且患儿家长对诊疗情况知情,纳入标准[1]:(1)家长知情配合;(2)家长有正确认知功能;(3)家长可正常交流;(4)患儿耐受性良好;(4)患儿无治疗禁忌。本研究分组依据为纳入病患所接受的护理服务方法,分为两组,每组纳入45例患者。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12岁,均值(7.23±1.32)岁。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24:21,年龄3-11岁,均值(7.19±1.51)岁。排除合并全身性严重感染、先天性严重疾病及其他躯体严重疾病的患儿,同时将不满足心胸外科手术指征的患儿排除在本研究之外,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及家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按照科室相关要求,为其做好相应指导。对研究组患儿及家长强化心理护理,操作如下:
(1)患儿心理护理:心胸外科患儿年龄跨度虽然不大,但是每个阶段心理及生理特点均有所不同,护士结合患儿心理特点,根据患儿的认知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对于年龄较小且配合度较差的患儿,对其进行鼓励,对于对疾病有一定认知功能的患儿,则与其交流,增强患儿治疗了信心。
(2)家长心理护理:对于家长而言,在患儿治疗期间,家长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负性情绪会加重心理痛苦程度。护士及时对家长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一旦存在不良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主治医师,讲解注意事项,分析术后康复要点等,进一步强化家长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疼痛(采用VAS量表,0-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感越强烈,0分者无痛,达到10分者说明无法耐受疼痛)评分、睡眠质量(采用PSQI量表,共7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0-3分计分法计分,总分21分,分数越高患者睡眠障碍越严重[2])评分;对比两组家长干预前后相关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采用SAS量表,临界值为50分:(1)轻度焦虑:50-59分;(2)中度焦虑:60-69分;(3)重度焦虑:>69分;心理痛苦评分采用DMSM量表,0-10分,无痛苦计0分,心理极度痛苦计10分[3]。
1.4数据统计
将两组相关数据输入到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中,计数资料用【n(%)】的形式表示,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值检验,P<0.05说明两组差异较为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儿相关情况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VAS、PSQI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护预后两组患儿上述指标较均有明显变化,与同组干预前后对比结果为P<0.05;但是,研究组干预后VAS、PSQI评分下降范围大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见表1。
2.2两组情绪评分的对比
干预前两组家长SAS、DMSM评分比较结果为P>0.05;干预后两组家长均有所下降,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但是,干预后研究组家长上述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家长,P<0.05,见表2。
3.讨论
心胸外科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对于小儿来说,如治疗不及时,可能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对患儿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制约。目前临床治疗心胸外科疾病,主要利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和干预。观察发现,很多患儿及家长在治疗期间表现出严重的心理及情绪问题,对患儿治疗带来一定影响[4]。在心胸外科疾病患儿,不断改进护理方法,强化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儿预后。既往临床护理经验表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多合并严重心理压力,引发多种不良情绪,不仅对患儿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家长的负性情绪也会对患儿的治疗带来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于小儿心胸外科患儿行外科手术治疗期间,为其强化心理护理,患儿干预后疼痛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明显改善,同时家长干预后焦虑、心理痛苦评分下降更为显著,与文献[5]报道结果基本相一致,进一步证实心理护理的优势。
综上,心理护理服务效果明显,对心胸外科患儿治疗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凯,郑景浩,祝忠群,等.小儿先心术后肺静脉再狭窄二次干预[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9,35(05):266-272.
[2]史小曼.家庭参与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医学,2020,48(02):108-112.
[3]陈飞,裘金绿,王静.PDCA循环干预在小儿内科住院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9,v.40(23):115-118.
[4]万莉莉.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08(03):49-50.
[5]江丽.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室与心胸外科ICU交班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7):994-995.
作者信息:戈月平,女,汉族,山西太原人,1980.08.04,本科学历,中级护理师,2017年毕业于山西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