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   作者:潘清容
[导读] 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失眠原因以及护理对策。

        潘清容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失眠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随机择取5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开展RCT,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预设组,分析失眠原因。预设组普通护理,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预设组失眠原因主要有疾病、心理、躯体、药物和环境,两组失眠原因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睡眠质量优于预设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致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失眠症原因主要有疾病、心理、躯体、药物和环境因素,采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失眠原因;护理对策
        失眠症特指患者无法维持较好睡眠质量和入睡困难疾病,患者会出现睡眠时间减少,并且高质量睡眠次数显著下降,失眠症患者夜间机体得不到充分休息,日间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功能,继而影响食欲、疲倦和体质下降[1]。对于精神科患者而言,失眠让其无法达到正常的睡眠时长,睡醒后无法很难再次入睡,日间精力下降,会加重精神病病情,不利于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社会生活。针对精神科失眠者需要分析失眠原因并找出护理对策,保障其睡眠质量,让其获得较好的身心康复。本文主要分析住院精神科患者失眠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5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参与研究。实验组中:年龄最大69岁,年龄最小22岁,平均年龄为(37.94±6.71)岁,神经官能症5例,精神障碍6例,精神分裂症8例,情感障碍症8例;预设组中:年龄最大70岁,年龄最小21岁,平均年龄为(36.78±7.23)岁,神经官能症6例,精神障碍7例,精神分裂症8例,情感障碍症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比较,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本人精神状态不正常,由患者监护人负责签署研究知情文件,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审核。
1.2方法
        预设组接受普通护理。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病情引发失眠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采取群体支持发,组织患者在相似的社会环境当中,通过病友互助燃起患者心中对正常社会生活的向往,让患者接受精神科康湖护理。可指导患者定期冥想,平复心绪和管理病情。心理因素引发失眠:护理人员需要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在患者不抵触情况下指导患者利用正念,借助自身精神力量调节情绪状态,可适当为患者安排社会性活动,帮助患者康复。躯体因素引发失眠:精神科患者由于精神状态失常,不了解自身洁净度情况下躯体有脏污,很容易引发皮肤不适感,这种皮肤干燥、痒和闷热会引发失眠。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同时督促患者参与康复护理,以控制患者病情。药物因素引发失眠:精神疾病药物发生毒副反应会引发失眠症,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主治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减少毒副反应。针对环境因素引发失眠:可带领患者熟悉环境,让患者接受足浴、按摩充分放松身心,并逐渐可以适应环境。日常饮食可加入香蕉、红枣、南瓜、小米等助眠食物。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失眠原因,进行比较。(2)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包括夜间觉醒次数、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版本统计学软件检验数据,P导出值低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失眠原因
        表1,两组患者失眠原因主要有疾病、心理、躯体、药物和环境因素,两组患者失眠原因差异不大(P>0.05)。

2.2两组患者睡眠质量
        表2,实验组睡眠质量优于预设组,(P<0.05)。

3.讨论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精神疾病发生率升高,这与城市化导致生活节奏加快有关,现代人压力增加也会导致精神疾病发病率上升。失眠是精神科住院患者最为常见的病症,根据数据调查发现,精神科住院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存在睡眠障碍,主要集中在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质量差,这种睡眠障碍让精神科住院患者无法保持适宜的生活节奏,影响到精神疾病转归。睡眠对于人体非常重要,睡眠过程能够让人体调节生理机能,夜间睡眠质量佳可获得充分的休息调节日间身体精力。睡眠过程由睡觉-觉醒机制参与,该项机制的紊乱可导致人体睡眠生理功能障碍,会引发持续的睡眠时间少、入睡困难。精神科患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睡眠-觉醒机制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绪不安引发的失眠问题,要对症护理,让患者恢复到较好的睡眠质量,促使其精神状态好转[3]。本文中发现精神科主演患者失眠因素主要有5种:疾病、心理、躯体、药物和环境因素,针对这5种失眠因素展开护理干预,让患者夜间觉醒次数减少值(2.14±0.45)此,入睡时间缩短至(49.83±17.69)min,睡眠时间增加至(6.98±2.15)h,提示患者睡眠质量有显著改善。针对精神科患者失眠进行护理干预,其中最为核心的护理原则是缓解患者病情,只有患者精神疾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才能最大限度上帮助画着恢复正常的生物钟。
        综上,针对精神科患者失眠原因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建议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采取该种护理措施,帮助其疾病转归,尽快投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徐海燕,邵彩凤,乔宇.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失眠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190-191.
[2]林志祥,李萍.精神病患者失眠原因及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05):598-599.
[3]于颖.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