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   作者:李春玲
[导读] 目的:探讨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李春玲
        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青海 共和  8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试验组则在常规措施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大幅减轻疼痛感,提高住院满意度,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加速伤口愈合。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护理干预;疗效分析
        引言
        踝关节骨折一般在踝关节扭伤或者是在车祸中比较多见,骨折与踝受伤时位置、作用力方向和程度有关。一旦发现有踝关节骨折的现象,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可立即用棉花垫加压包进行包扎,也可以用夹板或者是支具进行临时固定,然后将患者转送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踝关节骨折发生以后,踝部疼痛、肿胀、压痛和畸形明显,在临床上一般根据踝关节骨折损害的部位以及轻重程度进行相应整复、固定。康复护理干预是一种整体护理模式的结合,具有标准化、程序化、效率高且针对性强特点,应用于需药物配合手术治疗且住院时长不短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性27人,女性23人,年龄在31-72岁之间,平均年龄45.6±6.3岁。双踝骨折35例,三踝骨折15例。试验组男性26人,女性24人,年龄在35-69岁之间,平均年龄46.12±3.5岁,双踝骨折39例,三踝骨折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麻醉和治疗方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根据踝关节骨折诊断标准,选择双踝骨折和三踝骨折患者,排除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和不配合医护人员调查患者。
2 护理措施
2.1 护理评估
         根据患者病历资料和主诉情况,了解骨折原因。进行身体检查,避免误诊和漏诊。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反映是否同创伤表现相符,记录患者出血量,观察患者有无粉碎性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及患肢血运情况。行手术患者需完成血常规检测、X光片、胸片和心电图等,为避免创伤性休克应及时搭建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骨折末端先以石膏或夹板固定,避免再次受伤,出现活动性出血的伤口先予局部止血措施,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尽量不使用止血带防止因缺血时间过长导致患肢缺血坏死产生不可逆损伤。
2.2 功能训练
        踝关节未移位的骨折患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石膏或支具固定4至6周。最初0至4周引导患者主动活动足趾,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每组25次,保持每天3组训练频率。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下肢向上伸直使股四头肌收缩,每天3组,每组15次。向内或外做抬腿动作,可使内收肌和外展肌得到锻炼,每组20次,每天6组。患肢在避免负重的状态下拄拐行走,膝关节进行伸屈练习,每次6分钟,每天1至2次。4至6周时根据病情可在练习时取下石膏,其余时间仍需石膏固定。每天温水泡脚一次,轻柔地练习踝关节内、外翻和旋转活动,每次12分钟,每天2至3次,根据患者踝关节疼痛和肿胀程度逐步加大关节部位运动。

6至8周时进行踝关节负重训练和抗助力踝关节练习活动,如抗助力背伸、跖屈、内外翻。每组动作25个,每组间隔半分钟,连续进行3组,每日6组。进行踝关节和下肢肌力练习、半蹲练习、提踵练习和上下台阶练习。在保护下进行完全下蹲,充分恢复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跟腱柔韧度,每次4分钟,每日2次。自第12周开始可由慢到快练习行走。
        踝关节位移骨折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1至3天开始进行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足趾,每次5分钟,每天4次。术后1至3天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每组20次,休息1分钟后,开始第二组,持续2至4组,以感到疲劳为准停止。术后1周开始膝关节伸、屈活动,每次15分钟,每天2至3次。术后2至4周,内固定者去除石膏开始进行主、被动踝关节练习活动。术后4至8周进行踝关节负重练习和踏板练习。踝关节主动背伸方法是下肢保持伸直,踝关节主动背伸至最大幅度保持5秒钟不动,每日完成50次,可以增强颈胫前肌力量及强度。第二、踝关节主动跖屈训练,方法是下肢保持伸直,腕关节主动跖屈至最大幅度保持5秒钟不动,每日完成50次,可以训练小腿三头肌力量及强度。通过以上训练可以增强踝关节稳定性,促进踝关节康复。
2.4  并发症护理
          踝关节骨折术后易出现关节僵硬,背伸功能障碍若无法进行主动屈伸活动则应辅以物理治疗,可用外固定器进行渐进关节屈伸活动。为预防因手术创伤引起的感染应在术前半小时和术后给予抗生素,观察创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保持创口清洁干燥,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需保持平卧,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10至15°,麻醉清醒后即可督促患者开始早期股四头肌收缩和趾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辅以向心性按摩,消除静脉血淤滞。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重视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浅静脉充盈状况和肢体肿胀、肌肉疼痛及压痛情况,出现异常报告医生处理。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选择富含纤维素食物,禁食辛辣油腻,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患者患肢有无感觉持续性疼痛和进行性加重皮肤颜色,伤口包扎松紧适当,一旦确诊需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平放肢体,减少患肢活动。及时进行脱水减压治疗,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和脱水药,观察脱水剂治疗效果。为预防压疮,定时为患者翻身,必要时采取翻身垫等辅助措施。保持床铺干净整洁,及时更换潮湿床单,翻身时需在患肢制动前提下,将髋关节及整个患肢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部压迫,每隔2小时对骶尾部和受压部按摩。使用便盆时动作轻柔,不强行拖拉,每天进行两次会阴部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妥善管理留置尿管,引流管需要低于患者耻骨水平,早期可进行个体化开放导尿管,当患者膀胱涨满时放尿并叮嘱患者做排尿动作,防止膀胱萎缩,减少菌尿发生,每周更换尿袋一次。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保持呼吸道清洁,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的出现则可能和复位不良导致的病灶关节压力过高的关节软骨损害有关,有时出现前方骨赘引起疼痛限制背伸,切除骨赘则情况好转,更多情况表现为损害范围大,关节面挽救性不大则考虑行踝关节融合固定术。
3 结果
        通过对试验组50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常规护理效果,试验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切口感染患者出现了4例,2例踝关节僵硬现象,并发症发生率12%,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本次康复护理措施基于ERAS理念指导,综合干预有效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出现概率,使患者积极参与骨折治疗,改善后续生活质量,比常规护理措施更具全面性和针对性,可收到良好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杜苗, 韩利朵. 快速康复理念下护理干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16(20).
[2]赵丹, 赵静. 快速康复理念结合个性化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0).

作者简介:李春玲(1980-),女,藏族,青海省共和县,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骨科护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