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   作者:李姝施
[导读] 目的:分析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干预效果。
        李姝施
        什邡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6184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一2020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进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46.10士4.67)分和SDS评分(50.15士3.0)分均低于对照组(57.77士6.97)分、(56.87士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667%)高于对照组(8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0%)低于对照组(1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施以认知行为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式。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胃和十二指肠无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的表现,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具有病情反复和持续发病的特点,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病情反复和持续发病的特点,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式多以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为主,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很难实现治愈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目的,患者的病情反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施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纠正患者的疾病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了进一步明确认知行为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特选取消化内科2019年1月一2020年1月接诊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期望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做如下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一2020年1月消化内利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中,年龄36一65岁,平均(45.3士5.9)岁;类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对照组中,年龄35一66岁,平均(44.7士6.8)岁;类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58,规格:5mg/片),服用1片/次,3次/d。雷贝拉唑,服用1片/次。1次//d,1个疗程为7d,连续治疗1个疗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有(1)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服药期间相关的注意事项。(2)对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3)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制定营养的膳食计划,服药期间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食物。(4)定期向患者口头宣教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疾病认识,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研究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具体的内容有(1)患者人院治疗后,消化内科的相关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和记录,首次接诊和复诊时,医护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的病情主诉,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评估,为后期治疗护理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其中的评估内容需要有患者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等。(2)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向患者发放疾病治疗的相关手册,重点向患者讲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以及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家属明确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定时向患者推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知识,及时对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于治疗过程中有紧张、焦虑以及烦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重点对待,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开导患者,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3)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营养的膳食计划,适量食用水果、蔬菜,避免食用生、冷、硬的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引导患者戒烟戒酒。(4)进行放松训练指导:每天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思考,可以采用播放音乐的方式舒缓患者的情绪状态,实现心理放松的目的。鼓励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以及五禽戏等,增强患者的疾病抵抗能力,以积极客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和生活。
        1.3观察指标
        (1)满意度比较中:满意为80一100分,一般满意为60一79分,不满意为<60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x100%o(2)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中:SDS标准分的分界值是53分,53一62分:轻度抑郁;63一72分:中度抑郁;73分:重度抑郁。SAS评分:<50分:正常,50一59分:轻度焦虑,60一69分:中度抑郁,>69分:重度抑郁。评分和心理状态呈负相关;3)并发症比较指标:维生素缺乏、低蛋白血症、消化性溃疡。
2结果
        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667%)高于对照组(8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因为肠胃功能障碍所导致的,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但是并没有具体到哪个器官或者组织发生了病变,发病机制多样,其中主要有内脏感觉过敏、胃肠功能紊乱以及精神因素等。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在正常饭量下会有饱胀感觉、中上腹会有疼痛感以及食欲低下等。更为严重的是,部分的患者会出现失眠、焦虑、抑郁、头痛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起病较为缓慢,会持续或者反复发作,这给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中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胃酸、促进胃动力和调节内脏感觉的药物的运用,进而实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多数患者的治疗结局良好,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消化性溃疡,长期不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帮助患者对自身疾病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日常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而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施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治疗护理期间的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7,21(10):1764-1767.
[2]汪茜雅,钮美娥,陈奕,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7,24(19):67-71.
[3]韩玉荣.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及情绪障碍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278-2280.
[4]吴晓芸,白莹,李迎婕,等.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6):1023-1025.
[5]张秀兰.认知行为护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6):174-175.
[6]李艳茹.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1):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