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   作者:汪瑶
[导读] 目的:分析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
        汪瑶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414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研究开展于2018年11月到2020年12月,将此阶段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共62例,以抽签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情况。结果:对比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的下降幅度均更大,均有很大差异(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不良情绪;心理护理干预
        艾滋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着极大不良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预后改善,在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可行性,为分析具体应用效果而开展研究,现总结详情并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于2018年11月到2020年12月,将此阶段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共62例,以抽签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女性:男性为15:16;年龄最小值为22岁,最大值为59岁,均值是(38.23±4.36)岁。实验组:女性:男性13:18;年龄最小值为23岁,最大值为60岁,均值(39.41±4.09)岁。资料数据比照,结果表明均没有很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
        实验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是:(1)结合患者的理解能力及文化水平对其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播放视频、PPT、手册、讲座等措施为患者讲解艾滋病的机制、危害、注意事项、性质等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其依从性增强。(2)做好病房护理,结合患者的感受与喜好调整病房的温湿度,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清洁病房并消毒,同时更换床单被褥,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其睡眠充足。(3)加大和患者沟通交流的频率,每周进行两到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引导患者将自己的想法及感受表达出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其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并进行疏导。(4)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其多陪伴在患者身边,对患者进行鼓励与安慰,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5)定期开展交流会等团体活动,鼓励患者与其他病友进行沟通交流,彼此分享治疗经验及想法,消除病耻感、孤独感。(6)对患者开展松弛疗法,利用听歌、看电影、下棋等措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其躯体与精神症状。
        1.3评价标准
        使用不良情绪(抑郁/焦虑)自评量表[1]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不良情绪情况,评分范围均为0到100分,评分越低则表示患者的该项不良情绪越轻,计算平均分并互相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比照数据,选用版本是24.0。计数资料采取的检验方法是检验,描述形式是。计量资料采取的检验方法是t检验,描述形式是()。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定依据是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估结果见表1中内容,相比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下降,且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下降幅度均更大,均有很大差异(P﹤0.05)。

3.讨论
        艾滋病是指因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引发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皮疹、发热、腹泻、盗汗等多种临床症状,同时可引发恶性肿瘤、病毒及细菌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极大,且死亡率极高。近些年受到性观念开放、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受到临床广泛关注。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社会偏见、病程长及治疗效果不理想等因素影响,在治疗期间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不安、抑郁、绝望等,这些不良情绪长期积累会引发心理问题,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或导致其放弃治疗,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一些患者甚至会存在自杀倾向或报复社会[2]。基于上述情况,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十分重要,而以往临床所采取的常规护理主要关注患者生理及疾病治疗情况,而对心理方面的干预则比较薄弱,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笔者认为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通过该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能够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使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同时能够使其不良情绪缓解,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可保证治疗效果并使其预后改善[3]。为分析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而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显示:相比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下降,且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下降幅度均更大,均有很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价值,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有利于提高其治疗积极性,可保证治疗效果及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季玮.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 03(182):126-127.
[2]唐桂清.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016(004):282-282.
[3]黄莉.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0):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