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艺芳
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646000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超过安全标准,属于分娩期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突然且凶猛,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方法进行救治,可能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同时产后出血也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些年,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达到总分娩人数的2%,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之首,所以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加强产后康复,一定要做好健康宣教,提前预防,同时还要入院后的紧急抢救护理,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去了解有关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1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
(1)紧急处理
产妇一定出现出血症状,迅速指导产妇取平卧位,去掉枕头,抬高产妇腿部至30°,使下肢静脉血液正常回流,利于增加产妇的回心血量。如果失血量较多,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建立双静脉通道,找准抢救,留置针头,选择成功率较高的上肢部位进行穿刺,如果穿刺过程中非常困难,可以选择静脉切开的方式,做好快速输血和输液的一切准备工作;抢救时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各项生命指征,根据病情变化来合理调整输液速度,确保产妇供血功能正常,脏器供血量达标。如果产妇需要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输液,则需要仔细观察产妇自觉症状的表现情况,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例如:急性肺水肿、左心衰竭等,加重产妇病情,影响预后。
确保产妇呼吸通畅,及时给产妇面罩或者鼻导管进行吸氧,保障产妇目前每分钟的氧气供给流量在4-6L,产妇面色红润,呼吸平稳;如果发现产妇面积苍白,脉搏跳动速度加快,表情狰狞,这就说明产妇有休克的征兆,这就需要采用高流量的吸氧方式,提升产妇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氧气可以满足产妇脏器的需求,促进产妇脏器功能恢复,避免发生休克;一旦休克,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确保产妇在保暖、供氧和输液的时候,及时告知医生处理,为为产妇开展血型检验,采取合适配血,尽量在短时间补足产妇的失血量,同时密切检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准确几率产妇的出血量,确保急救工作有序进行,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2)迅速止血
在急救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产后出血原因找到,根据不同的出血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止血措施。如果经检查发现是因宫缩乏力所致,这是就需要护理人员为产妇进行采用按摩的方式来改善症状,等到胎儿娩出后,及时采用宫缩剂,以此来提高宫缩力,并以最快的速度给产妇滴注30U的催产素;如果因产道受损所致,需要急及时缝补伤口;如果因胎盘剥离不完全或者是粘连所致,医生需要及时用手进行清宫,或者是用手将其全部剥离;如果存有凝血功能障碍,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止血药物,静脉输注血小板或者血液,及时纠正产妇酸中毒现象,提前做好抗休克护理措施,及时抢救产妇的生命。产妇用药后依然无法缓解宫缩乏力症状,或者胎盘置入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则需要进行手术,采用子宫切除术进行处理。
(3)止血后护理
一般情况下,通过目测对产妇出血量进行评估,会与实际出血量存在50%的差值,误差相对比较大,所以胎儿在分娩后,需要在产妇臀下放置一个聚血器皿,收集产妇所有的出血量,可以精准测量产妇出血量的具体值,避免因目测产生误差错过最佳救治产妇的时间。对于产妇收缩能力较差的产妇,几乎很难触摸到子宫的体积,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左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位置进行按压,并慢慢向上推动子宫,将右手放在产妇的子宫底部,拇指放在前壁,剩下四指后壁运输按摩产妇的子宫宫底,在按摩的过程中不断将积压在宫腔中的积血积压出来,以此来更好地刺激产妇子宫收缩,加强子宫壁血窦闭合,能够起到显著的止血效果。休克症状纠正后,产妇出血现象停止,护理人员则需要告知产妇立即休息,正确进食,同时全面检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在,在产房内观察2h后,如果无任何异常就可以直接将产妇送回到母婴同室病房。护理人员督促产妇及时排尿,避免积尿导致膀胱胀大,影响产妇子宫正常收缩,在产褥期告知产妇要保持外阴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合理膳食,纠正产妇贫血症状。同时告知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愉悦,指导产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确保产妇身体快速恢复,婴儿健康成长。
降低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1加强分娩监测护理
(1)产前监测
孕妇在进行例行检查的时候,需要仔细询问分娩史、既往史,经检查发现产妇出现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或者胎位异常等症状,要仔细认真对产妇的病情再次检查,尽可能地提早发现产妇高危妊娠孕妇,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资料,对于病情不稳定产妇,则需要建议产妇提前住院接受相应的治疗。通常产后出血产妇一般都属于高危妊娠产妇。
(2)产时监测及护理
产妇进入产房后,护理人员需要先安抚产妇的心理,消除产妇内心焦虑和害怕的情绪,降低难产的发生几率;进入产程之前,需要告知产妇产力、产道与胎儿之间所存在的直接关系,能够提高产妇对异常产力的判断力,可以使产妇在医生的指导下顺利分娩。子宫收缩后,及时给产妇使用催产素,根据产妇子宫收缩的程度和来调节催产的浓度和滴注的速度,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并在其过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针对异常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3)产后监测
产后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是否存在异常,2h内收集并准确测量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如果产妇出现口渴、打哈欠、恶心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高度警惕,避免产妇发生继出现失血性休克。
2心理护理
(1)社会心理因素属于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孕妇会因为担心胎儿的健康、性别等产生较大的经济压力,甚至会应选择生产法方面而引起焦虑的情绪导致产妇产后出血。所以在分娩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缓解产妇恐惧、紧张,增强产妇的自信心,确保产妇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分娩。
(2)孕产妇自身的保健水平与产后出血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孕产妇具有较高的保健水平,对降低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孕产妇自我保健水平与自我保健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孕产妇在检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适当加强适当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风险管理,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避免孕产妇产后出血,确保母婴、产妇的生命安全,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