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感染怎么治疗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   作者:王建
[导读] 骨折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骨折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原因在于骨折发病人群多集中在老年群体。
        王建
        四川省西充县义兴中心卫生院,637200
        骨折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骨折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原因在于骨折发病人群多集中在老年群体。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年龄不断增长,其身体机能不断下降,骨质逐渐出现疏松症状,因此相比于青年人来说更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进行治疗,保守治疗后患者的病症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比较适用于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手术治疗则可应用于病情危重患者,如粉碎性骨折等,但术后患者可能会有感染的风险,针对骨折手术后感染也要做好相应的治疗工作,避免病情恶化,对患者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一、全身治疗
        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来说,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严重,需要接受多次手术进行治疗,病程相对较长,对患者身体机能的消耗量也比较大,同时在手术后因创面引流会将大量蛋白质流失,导致患者的全身情况均比较差,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情况,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对手术创口感染有一定的影响。针对患者的全身治疗,应该要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如通过饮食干预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鼓励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热量的易消化食物,补充白蛋白、输血等。
二、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可分为局部应用与全身应用两种。
        首先是局部应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创伤部位通常是手术创口,一般会形成瘢痕增生等情况,被感染的局部区域通畅血供比较差,软组织条件也比较差,如果应用全身抗生素,则可能会导致全身药物浓度比较高,但局部浓度比较低的情况,因此需要予以局部抗生素应用。

局部抗生素应用治疗这一方法不但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使用量,还能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局部药物浓度高,血药浓度比较低,应用效果比较好。目前多数会采用灌洗引流或应用抗生素载体方式予以局部给药,应用效果比较好。在为患者选择抗生素时应该要选择相容性比较好、变态反应比较低的药物,同时药物的应用还不能影响到患者伤口愈合,保证其稳定性良好、水溶性较高,在应用抗生素时需要合理用药,把握好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其次是全身应用,全身应用不同于局部应用,全身应用能减少疾病活动性进展发生几率,最大限度抑制细菌入侵患者感染部位,避免患者病情复发。对于早期感染的患者来说,经细菌培养之后可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对于感染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则可适当应用联合用药方案。如果患者选择联合用药方案,则应该要把握好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与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原则,尽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三、病灶清除
        对于感染这一疾病来说,病灶清除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目的在于将病灶部位的环境转化为一个血液循环良好、有活力的环境。对于接受病灶清除的感染患者来说,清创是否彻底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对患者后续是否复发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对病灶进行彻底清除,如可通过切除窦道、清除感染、摘除死骨等方式进行清创,直到创口部位及其周围组织渗血良好为止。有人认为: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到正常组织与感染病灶之间的区别,术中应该要尽量避免使用止血带,并将有血运的碎骨片尽量保留下来。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在患者接受清创之后使用高压脉冲对病灶部位进行冲洗,能有效清除附着在正常组织当中的细菌,同时也能起到清除血凝块、积血以及止血的作用。但是高压脉冲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大,可能会将浅表的细菌带入到深部组织当中,对患者的骨组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正确把握冲洗时机。

结论:
    骨折术后感染是目前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治疗,始终都要坚持彻底清创,稳定骨折。由于骨折术后感染通常情况比较复杂,一般会在感染部位存在多种致病菌,同时还会伴随软组织缺损等情况,因此不但要针对感染进行治疗,还要充分考虑到局部血供、软组织等问题,选择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