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上   作者:王健平
[导读] 党的十八大后,党和国家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总教育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怎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有内涵的、有根、有魂的教育现代化是当今教育改革中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话题。

广东省韶关市广东北江中学   王健平

摘要:党的十八大后,党和国家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总教育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怎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有内涵的、有根、有魂的教育现代化是当今教育改革中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科学本质、核心素养、培养方向、教学指导
        一、基础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凸显学科本质、具有独特重要育人价值的素养。通俗地理解物理核心素养就是把所学的物理知识都忘掉后,所剩下的给人终身受用的东西;或者说学过的物理能给学生打下什么烙印,他跟没学过物理的人相比会有怎样的差异。
        一个人一生中应该具有的素养有共同素养也就是基础素养(日常生活所需要)如基本的读写算;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等。还有非共同素养也就是职业素养(技工、教师、医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定位在一下几个方面:
        目标上核心素养指向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使“立德树人”目标得以实现。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指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和必备的共同素养。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很态度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具有综合性。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仅是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教师需要关注不同学段和不同年级的学生该达到的水平。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是可教、可学的。评价上核心素养可以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评价。
        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
        (一)物理观念
        引导学生会将所学习大量具体知识整合内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物质世界的整体认识,即形成了物理观念念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成为某一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是解决问题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视角和思维指南.是其它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科学思维
        教育学生能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  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如: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   
        (三)注重推理与论证
        推理分为科学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科学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未知结论的思维过程。归纳推理是有个别判断推出一般性判断的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性判断推出个别判断的推理。
       (四)鼓励质疑与创新
        发现所观察的现象与已有认知不吻合,或者发现已有认知之间不能自恰,从而对现有认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的怀疑,甚至萌发出新的猜想,属于较高层次的质疑。历史上的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是由高层次的质疑行为引发的。发现、质疑、猜想、分析、设计,都是创新的基本要素。
        三、特别注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一个过程,是提出问题、寻找论据、收集证据、科学解释、讨论交流的过程。


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科学研究方式;是一个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的手段和途径。也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问题提出、问题解决、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合作能力等,不仅是一种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形成其它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而且对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四、正确树立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科学态度宇宙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 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包含: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方面。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乐于观察;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 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感。
        迎合物理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物理观念的形成过程是学生经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伴随着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发展过程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期中,物理观念代表知识的内化,是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础, 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是关键能力,科学态度和责任是必备品格。
        五、基本教学设计建议
        从学生已有认识入手展开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创设能给学生提供支撑性的事实经验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建构或探索规律的完整过程,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解决真实的物理问题,从中认识物理学的价值和与生活、社会、科技的联系;还原稀释: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延迟判断:让学生探寻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渗透思想: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实践创新:让学生经历物理仪器的发明过程。注重过程:让学生亲历     物理习题的解决过程。
        六、教学方法建议
        (一)建立物理概念
        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过去多把侧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强调的是讲清概念的内涵、外延。对它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则轻描淡写,这种“ 斩头去尾烧中间”的做法,强化了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其结果不仅减弱了概念教学本身,而且也有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因此可以说,概念是浓缩了的知识点。
        (二)总结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教学的着眼点应是以人们的认知过程为主线,将科学家的原发现过程,从教育与教学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剪辑和编制,让学生追根溯源,把他们带至问题开始的地方,使教学过程  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再发现”过程、“准研究”过程。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延迟判断”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对物理结论的判断,产生于经历必要的认知过程之后。因为对真理的探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三)注重物理实验教学
        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要“动手”培养操作技能,要“动脑”渗透思想方法,要“动情”关注情感态度。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参与实验设计突出实验原理渗透物理思想,重视实验操作创设探究情景拓展实验过程,落实实验分析观察思维同步理解物理本质。
        (四)运用仪器构造法
        在物理实验仪器教学中,依据仪器的核心原理和技术,把仪器的结构部件逐步“构造”出来,进行融合教学的一套程序方法。例如在仪器原理教学中重视传递接受,也重视探究发现;仪器结构教学中重视知识识记,也重视视创造能力;仪器教学中各部分彼此联系,融合联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