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三条路径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上   作者:葛琴英
[导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川省成都市华阳中学   葛琴英

        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入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形成阅读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为,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曾指出:“国文教学目标在养成阅读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由此可见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事实也说明,阅读的效果与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习惯,包括阅读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
        阅读的心理习惯,即读思结合的习惯。“读”而不思则罔,有的学生平时读了许多的名著,但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认真地思索人物形象及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没有认真地思考作品的主题及为体现主题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而是片面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与曲折。其结果是读后就忘,即没有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没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针对文体特征自行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诗歌,可指导学生从鉴赏诗歌“三美”的角度自拟一些问题。如《沁园春 长沙》,读起来使人如觉在画中,那么词人描绘了那几幅生动的画面?《再别康桥》宛如一首萧邦的小夜曲,(诗歌的语言富有怎样的特色,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散文,抓住形神;小说,紧扣环境、人物、情节;议论文,针对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围绕事物的特征及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等。久而久之,读思结合的习惯也就会形成。
        阅读的行为习惯,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读写结合的习惯。平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查找工具书,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读写结合的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可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把阅读中所获得瞬间思想火花或启示记载下来。《采桑子 重阳》中“战地黄花另外香”句,可让学生结合句子的含义写一写自己类似的人生体验。也可以在诗歌的画面中,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写一些片段。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衣服《中流激水图》。还可训练学生写读后感或对文章进行续写,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写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不衰的内在动机,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说明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


因而,教师务必要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通过检阅阅读带来的知识收获和身心愉悦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欲望。如在班上举办地故事会、朗诵会、辩论会,或开展读书心得比赛,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这样也可带动、激励其他同学产生阅读的强烈欲望。同时,教师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设立图书角,诱导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阅读动机。新课前,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可设计一些启发性、新颖性的问题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译文中,告别的对象没有选择繁华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建筑,促膝谈心的有人,而偏偏选取地处一隅的康桥?现实生活中,我们翻越过无数座山,每翻过一座山看到的依然是另一座山,为什么《在山那边》一文中说“山的那边就是海”?有了这些问题,学生也就有了阅读文章的兴趣。当然,更应该帮助学生确立长远的阅读计划和阅读目标,以培养学生深层次的自主阅读兴趣。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摆脱为阅读而阅读的被动阅读,而使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从而产生长远的效益。
        三、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止才能的发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自然占有重要地位。
        精读法。及逐字逐句细致阅读,深入揣摩,领会文旨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短小精悍、蕴含丰富、语言深奥的文章。如《沁园春 长沙》、《采桑子 重阳》、《荷塘月色》、《<呐喊>自序》及部分文言文等,这些文章必须细细咀嚼,深入体会。当然,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可针对问题的提出进行选择性的精读。如阅读《孔已己》就可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孔已己的几次悲惨遭遇;阅读《荔枝蜜》就抓住对蜜蜂态度的几次变化等。
        略读法,即浏览全文,观其大略,以把握文章要点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使用语篇幅较长的或课外自读文章。如《土地》、《我与地坛》等。这些文章无须逐句逐段地分析,只要求了解文章的脉络、主旨及写作艺术,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挖掘出文章中有效的信息,从中摄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种方法有利于节省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减轻学生自主阅读的负担,也有利于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
        揣读法。即在阅读中,自觉地运用“已知”部分去推测“未知”部分,从而理解文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文言文阅读,当然,我们不可能漫无边际地进行猜测,必须在理解文章大部分内容的前提下,联系前后语境进行猜测。这种方法可减轻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遇到疑难所产生的压力,有时也可有会给学生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
        阅读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但同时它又将其它方面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思想品质的教育交融于其中,将科学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和读书方法的指导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