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实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上   作者:陈火红
[导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包含了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其中的汉字发展史和文学作品发展史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两大教学重点,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学生个人文化修养发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苍梧中学    陈火红

摘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包含了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其中的汉字发展史和文学作品发展史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两大教学重点,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学生个人文化修养发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浅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渗透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落实
        引言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素养,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也是高中人教版选编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高中生处于非常关键的学习阶段,要面临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高考,为了能够考入心仪院校,教师和家长在学生进入高一时,就开始不断优化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深入推广,教师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既要兼顾学科知识专业教学,也要重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取得长足发展。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之间尚未开展有效沟通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量重,学习压力较大,心理较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情绪变得更加敏感脆弱,常会陷入自我封闭的心理压力中无法走出,长时间下会造成厌学情绪的不断积压。学生也不太愿意主动寻求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自己承担着过重的负面情绪,会逐渐影响个人的学习状态,大脑思维不能持续输出饱满精神活力用于支撑学习与生活[1]。加之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任务繁杂,高中教师的考核评选制度非常严格,尤其是高三年级,学校都会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授课,以保证学校的升学率,教师为了自己的工作发展,也会努力奋斗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授课,深度钻研学术,就会出现不能及时关注到班级学生心理出现变化的特殊情况。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做到及时沟通,都会影响双方的学习、工作进度。
        (二)教师过分重视学科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高中阶段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为高考在准备,高考主要考察学生在各学科方面的笔试综合能力,也就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教师为落实应试考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会将每一节课堂的主要时间都用于书面教学,实践教学的课堂教学时长会减少[2]。但要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就必须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师要充分运用实际生活举例创设情境教学,重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过程,就是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实的研究途径
        (一)创设实践教学情境
        教师创设实践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粘性。例如在人教版《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曾经获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纪录片中有一位修宫廷钟表的师傅,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发挥到极致,“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通过观看有关工匠精神的视频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自由讨论,思考:什么是工匠精神?在现代化便利的社会发展中,青少年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在不断的奋进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并将讨论结果写成一篇具有思辨性特点的议论文,以清晰的条理阐述个人观点,配合社会热点举例,作为论证观点的现实依据。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分析文章中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敢于直面现实,提出观点证明。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那些平凡的工匠人物纪实”活动,学生自行组成分组,选定要寻找哪一个社会领域的人物,集中在哪一块地方等。再制定详细的活动执行方案,进行实地采访或者驻留观察,在拍摄允许的范围内保留影像记录、文字记录,形成规范性的新闻纪实报道文件,在活动总结大会上进行展示分享。学生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素材积累,并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可以获取最真实的感受,工匠精神的概念就会以更加具象化的方式呈现,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二)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语文学情调查评估,在不同版块针对性渗透核心素养教学。在每个学期开始前,教师组织一场语文摸底测验,将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以电访的形式咨询家长有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把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记录在学昂档案表中,录入数据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制定学员分层标准,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成绩进行A类、B类、C类学员的划分。A类学员的特性是学习能动性、自主性较强,语文基础扎实。教师可以在“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版块提高教学难度,挖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解构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事物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够全面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同时,教师主动询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开展合理化的前提下满足学生提出的要求。对B类学员,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薄弱版块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弥补自身不足之处,做到一对一辅助教学。对C类学员,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能力,在语言组织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基础知识教学,重要的是培养C类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带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进行更深层次地语文教学,比如提高情感审美能力、提高对具体事物的剖析拆解能力等。
        三、总结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浪潮中,教师应创设语文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悟语文,感受语文的人文内涵。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有充足的耐心进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生个人也要放平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在不同阶段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推进语文深度学习,进而完成文化积累。
参考文献:
[1]李敏,李东平.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路径探究[J].课外语文,2020(01):60-62.
[2]张旭.让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绚丽绽放——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简谈[J].新课程(中学),2018(05):222.
[3]吴兴艳.浅谈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实的几点体会[J].课外语文,2017(31):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