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教育与儿童美育的延展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上   作者:施越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美术馆、博物馆在中国公众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高,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作用也愈发得到重视。美术馆的文化职能是什么?美术馆对于儿童美育的意义在哪里?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一些思考。

西南民族大学  施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美术馆、博物馆在中国公众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高,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作用也愈发得到重视。美术馆的文化职能是什么?美术馆对于儿童美育的意义在哪里?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美术馆;儿童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美育;实质差异;现状;延展作用
        一、美育与儿童美术教育的渗透
        1.美育与美术教育的概念包含
        许多人会误认为美育等同于美术教育。但其实两者是概念上的包含关系,同时有实质上的差异性。
        所谓美育,就是美感教育的简称。开展美育教学,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体验、感受和欣赏美,从而学会创造美。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对各种学科都有所包容,是一种融汇在各科里的素养教育,而不能单纯简单地理解为美术教育或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从概念是来看是美育的其中一种形态。核心是审美教育,用于进行人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在小学阶段,学校开设的美术课就是孩子们生活中最直接接触到的美术教育。
        2.美育与美术教育的实质差异
        从教学实际上来说,美育强调进行人的审美感受和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培养,美术教育则不仅需要强调这些内容,还要落实到实际的艺术知识、艺术技能的培养,也包含了很多美育无法涵盖的内容。
        二、美术馆公共教育现状
        1.美术馆的发展与转型
        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美术馆在中国起步较晚,被公众接受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21 世纪初,我们才开始迈入“美术馆时代”,全国各地美术馆如云涌现,并逐渐向公众免费开放。这说明了中国经济的繁荣,也说明国人开始有能力兼顾艺术审美的培养。发展至今,美术馆也逐渐实现功能的转变,将以往单一的收藏、研究等功能转型到为服务大众、普及艺术文化教育的功能,正在逐渐实现美术馆具有公共教育作用这一目标。
        2.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的缺失
        不过,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行为还是有很大的缺口和不足,特别是少儿美术教育板块的缺失。在过去的思维中,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无非就是一些特定主题的讲解、讲座等,针对人群主要是艺术爱好者和相关专业的学生群体。如何让儿童在美术馆观展中获得艺术体验,不仅是美术馆儿童类公共教育活动较为缺失的,又是应该得到重视和研究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美术馆与专业从事儿童教育的个人、学校或美术教育机构多沟通、多交流、多尝试,逐渐完善美术馆的儿童美育功能。



        三、美术馆承担儿童美育的延展作用
        学校的艺术课、美术课等课程,旨在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素养,艺术创造能力。但是,只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校合作与社会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
        1.“出走”——让美术馆成为课堂
        目前,国内的一些美术馆已经越来越重视儿童的美术教育,很多美术馆有了一些针对儿童的艺术课程作为常设项目。例如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设的“MS 童乐园”,中国美术馆举办过跨界体验夏令营等等。美术馆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轻松的美育环境,可以让孩子们直接接触艺术珍品,感受美欣赏美,相比坐在教室里,观看电脑图片,这种直观感受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敏感性。在美术馆上“美术课”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个很有必要的长期投资,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把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与小学美育进行互动渗透的第一步就是把美术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2.“回归”——美术馆走进校园
        美术馆在策展、活动策划等方面有很专业的团队,而学校在儿童教育方面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实践经验。馆校合作除了让学生走进美术馆以外,美术馆也可以将独特的艺术课堂带进校园,走出展厅。把展览办到学校,让学生可以足不出园就看到精彩的展览,课余时间他们也可以和家长一起自觉自发走进美术馆参观。
        除了实际的展览活动以外,数字美术馆进校园也是另一种途径。在学校设立数字美术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美术馆虚拟还原到学校,艺术作品可以实时在线欣赏、讲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美术馆的馆藏,丰富美术知识,拉近与美术馆的距离。
        3.降低“术”的要求,提升“美”的延展跨界
        美术馆参与到儿童美育教育中,让孩子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知识,是一种感受美、体悟美、令人愉悦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枯燥单调的学习过程。有的家长会建议,去美术馆学习,展览讲解应当做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我认为,现在的孩子平时已经有着较大的学业压力,不希望让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延续到美术馆。去美术馆“上课”我希望孩子们在那里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感受文化、分享知识、交流见解的乐趣,而不是形式化地完成一项课堂任务。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早在上世纪初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充分说明了美育的重要性。但学校只不过是小学生美育的启蒙场所,只在教科书里学习和探索艺术无异于井底之蛙。在美术馆零距离欣赏原作、体验创作的乐趣,才是最好的教材。因此,发挥好美术馆的美育作用,与小学教育产生良好的互动,将儿童美育延展跨界,是现阶段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爱德华·L·桑代克,人类的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丁祖萌,儿童心理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年12 月第1 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