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趣味性的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上   作者:裘文海
[导读] 趣味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意义重大,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挑选教学内容,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将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环节,积极构建趣味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及技巧。

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中心小学   裘文海

摘要:趣味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意义重大,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挑选教学内容,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将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环节,积极构建趣味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及技巧。本文以小学语文为分析对象,了解趣味性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其自我控制力也不高,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随意性很强,对学习的渴望并不强烈,难以做到持续性和高效性的学习。究其原因,还在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老师在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容易走神、开小差或者交头接耳,这些问题极大程度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先对知识感兴趣,才会愿意主动的、积极的去接受它并且学习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家长和社会逐渐意识到了学生趣味性培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广大老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最大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并且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来吸引更多的学生,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1.灵活运用课堂激发教学的趣味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大多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因此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率,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上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这就给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可能性。相对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可以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抽象的、枯燥泛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而且富有生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何尝不高。另外,当老师发现有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可以及时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来合理调节教学节奏,比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老师就可以提前准备好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通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阐述。或者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相互探讨、踊跃发言,以此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课堂教学不再知识“满堂灌”,学生接受相关知识也较为容易。
        2.巧妙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让他们体会到情景教学的乐趣。但要如何才能把学生带入到不同的情景当中呢,笔者通过实际的教学发现,小学生对新鲜、未知的事物非常感兴趣,这些事物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探究心里,能给他们营造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心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老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可以故意给学生留下悬念,或者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课文中的内容。


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继而获得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另外,老师还可以设立一些奖品,让学生可以有展示自身特长和才艺的机会,利用好小学生具有的好胜心、自尊心强和爱表现自己的特点,让学生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掌握好知识和学习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3.富有趣味性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作为教材和所学知识的补充,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可以获得课堂之外的知识,进而开拓视野。可以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正确的引导学生们走进更加纯真的世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并且其所接触到的阅读材料非常有效,这就需要多多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范围。基于阅读的重要性,老师想要让学生专心阅读、喜欢阅读,就要让阅读变得有趣味性,毕竟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有兴趣时才会愿意更加深入的认识事物。针对小学生而言,给其提供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是童话故事、寓言、说明文等,但是阅读材料一定要是突出轻松和趣味性的特点,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感受到阅读的愉悦。学生的初步阅读,可以尽量提供浅显易懂的材料,便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经验,因此老师就可以给其推荐一些经典书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在富有乐趣的阅读中快乐学习。
        4.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兴趣发展
        因为校园生活较为单一,学生大多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间来回,其所见、所闻都非常有限。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可以在校园内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老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的要求和相关知识点来组织活动,比如游园会、讲故事、猜谜语、演讲比赛和成语接龙等,这些活动都可能会运用到语文相关的知识,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感,只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弥补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知识的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学的年龄较小,还不能发掘自己的优点,或者高估了自身的实力,而通过实践活动,往往可以给予学生重新认识自身能力的机会,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比较,可以更好发现自身身上的闪光点和劣势,为后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完善做好铺垫。
        结语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更是需要不断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所以老师掌握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其不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小学语文教学不断满足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虹.试析小学语文趣味教学[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000(018):P.96-96.
[2]王兴娟.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趣味教学[J].语文课内外,2018,000(015):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