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培育路径 刘海涛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上   作者:刘海涛
[导读] 数学核心素养,根据政策、文件以及相关资料的调查,其包含了数学思维能力、兴趣、意识乃至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二年级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立足于其教材的教学内容,需要依靠合理的数学课堂设计,需要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引导。笔者对当前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培养路径。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  刘海涛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根据政策、文件以及相关资料的调查,其包含了数学思维能力、兴趣、意识乃至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二年级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立足于其教材的教学内容,需要依靠合理的数学课堂设计,需要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引导。笔者对当前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基本培育路径
        在课程改革的当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不能再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围绕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来进行教学活动。但是,一些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一些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很重,往往在开展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环节。教育部门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以及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主要包括数据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抽象思考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路径
        (一)发挥自主探究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国正在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此前提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逐渐趋向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将创新思维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这就必然要求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作为指导者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在进行乘法口诀(二)的教学中,本节教学环节是基于2-5乘法口诀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基于2-5乘法口诀的学习,个人或者小组合作去探索6的乘法口诀。笔者在进行教学中,进行了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数蝌蚪”游戏,就是6只蝌蚪为一行,利用多媒体进行FLSH动画展示,即上下对齐的蝌蚪进行展示,然后进入必要的问题引导:要求不要数数,到底有多少小蝌蚪呢?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格记录,为下一步的数学教学奠定了思维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环境,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高解决日常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的学习在于指导实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环节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数字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这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知识的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详细说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与日常实际相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一分钟”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一分钟”的概念,笔者设计了“感受”一分钟的游戏,就是让学生平伸胳膊一分钟,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一分钟的概念。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笔者设计了一个生活实景,小明从学校出发,去离学校50米很近的商场,按照正常速度,需要一分钟还是小时?利用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教学环境,能够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在实际动手中不断锻炼学生的数字语言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严谨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数字语言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客观表现,在进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操作与表述同时进行的方式,在提高学生数字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字表述能力。比如,在进行除法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分物的游戏,在课件上笔者设计了5只小狗分五个狗头、三只小猫分15条小鱼、三只小白兔分12个红萝卜,要求学生进行分配,要求每一个小动物分配的食物必须相同,最后让学生上台进行连线游戏。如果学生自主无法完成,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并要求学生记录分组操作的过程,在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不同的分配方案,然后由小组成员进行回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除法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将数字与图形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逐渐成为考评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在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取好的成绩已经成为以后学生出国学习的重要依据。数学建模说到根本还是数字与图形的有机集合,这种数字与图形的集合在数学学习中非常的常见,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那么,对以后高等数学的学习会非常的吃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呢?从小学开始通过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维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重要内容,也是锻炼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平时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数形结合的锻炼,比如利用测量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难点,所以笔者在教学中通常将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初步确立数形集合的思想,笔者将日常实际与学生学习结合,要求学生在画线段中与实际事物的测量有机结合,巧妙地将建模思想融入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思维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才需求的多元,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应该成为小学教学活动的重点,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一种教学必然。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成为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是我辈同仁应积极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兆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28):25-26.
[2]禄蕾.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