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覃书生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上   作者:覃书生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数学思维的训练,教师既要分析和研究现阶段教学的实际情况,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的具体需求出发,优化整合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知晓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木双镇中心校   覃书生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数学思维的训练,教师既要分析和研究现阶段教学的实际情况,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的具体需求出发,优化整合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知晓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代表了学生对未知领域具备探索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这种能力重视起来,能够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问题的解决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因为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好奇心较重,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这种好奇心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这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力,因为这种思维能力具有映射作用,可以发散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教师应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
        小学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围绕某一个例题往往是从其知识的层次、知识的重点以及需要学生掌握某项经验出发,却常常忽视学生刚一接触这个例题的第一印象,也就是原始的思维动态。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原始思维,并顺从其原始轨迹,逐步引导他们认识新的轨迹。如果教师强硬地让学生去认知新的轨迹,那么即使学生懂得了知识,但是其也是属于“被动”的学会,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构建。这样的思考过程其实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保证能够正确地进行引导才能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对所学习数学的理解程度。
        二、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应注重多向思维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在这个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的是,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幼小以及认知能力有限,他们的思维轨迹模式大多是通过形象思维构成的,这种思维模式会非常容易致使思维定式的出现,给他们在进行学习以及解答的过程中造成困扰,同时这也不利于他们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指导中教师要为学生排除思维定式的干扰,并给他们的思维轨迹创造更多的条件,从而让学生明白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首先,是一题多问,针对同一道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比如说解法、分析、检验上去提问,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其次,是一题多解,在解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去尝试探究不同的解题途径,寻找最为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最后,一题多变,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目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解题动机的干扰,从而无法对题目的整体要求进行认识,所以教师应当注重题型多变的训练。



        (二)运用对比保障学生多向思维的发生
        为了防止学生思考问题的定向思维轨迹,并提高解答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教师还可以用适当的“对比”教学方法。
        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对比,在多向思维中,有关生活实际的轨迹路线是比较重要的。生活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规则性,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维想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数学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够稍微地联系一下生活实际,他们能够更好地去解答问题。
        2.结合正误对比,对与错往往是呈现对立形态的,有了不同的比较,学生才能够确认自己的思维轨迹路径的正确与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错题集,让学生将错题的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进行分析,尤其是针对解法与步骤的对比,这都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自身的辩证思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多向思维的发展。
        3.结合实际题型进行对比,在小学数学的相关习题训练中,大多都是概念题、计算题、应用题、图示题等。这些不同的题型,都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同一套题,进行“举一反三”的任务,针对同一道比较典型的题,自己利用主要条件去编排新的题型,并通过对比、分析习题的演变,继而提升自身的多向思维发展。
        三、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还要培养小学生超前思维
        现今,小学教育的模式大多是属于集体性质的,而这种性质又促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知识传播的统一性,尤其是针对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教师都会费尽心思帮助他们。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免会碰到那些学习比较“快”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轨迹发展高于其他的学生,这种“超前”的行为往往教师不会在备课之中顾及的。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不敢去向前跨越,担心个别学生的超前思维会影响到集体思维的走向。但是我们要知道,超前思维是学生思维轨迹中的比较有“亮点”的一项,这代表着这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同时这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我们教师不能够忽视学生的这种超前思维,更要在备课以及教学前做好心理的准备,将学生的“超前思维”变成集体性质的促进作用,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个别学生的有效发展,更能够让其他的学生得到提高,让他们自身的思维轨迹发展更有目标性。
        四、结语
        总之,数学的教学需要讲求的是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在正确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才能建立正确的教学体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整合周围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课堂,并且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以及发散性的思考。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也能够获得不断地提高,从而也能够有效地将这种能力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汪含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0):101-102.
[2]卢维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67+117.
[3]杨发珍.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