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智慧教育策略及案例分析 杨锋泼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上   作者:杨锋泼
[导读] 数学学科是初中教育中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灵活地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三中学    杨锋泼

摘要:数学学科是初中教育中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灵活地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提倡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智慧,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实现能力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智慧教育;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的建立为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启迪生活智慧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应用于数学课堂上。对于初中生来说,利用学生的智慧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课堂是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支持教师在课堂上以灵活的教学策略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而充分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智慧课堂也越来越重视以信息技术为重要的授课载体,微课的产生就是创建智慧课堂的重要体现。
        教师在教学重要生成智慧型课堂,需要抓住这两点:第一,以课堂为落脚点。智慧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形式,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需要利用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第二,智慧课堂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强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现智慧,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决策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方式为他们创设智慧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数学智慧教育策略及案例分析
        (一)启发引导,智慧教育
        智慧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便是以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而不是以传统的教师“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启发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创建智慧课堂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不等式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动学生对不等式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通过提出“在不能调换数字、只能移动一个数学,并且只能移动一次的情况下,使等式101-102=1成立”这一思考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面对这一问题,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思路的局限性,认为只能通过水平移动来调整数字,但这又是题目不允许的,在学生苦思冥想没有结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地为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他们:挪动并不会限制方向,同学们可以将思路放开阔一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再一次思考:如果左右水平移动不可以,那是不是可以垂直上下移动?由此,学生便会想到将“102”最后一个数字向上挪,使其变成“102”,这样等式中的101减100,就可以得到“1”这个结果。


这一启发的教学方式,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也让他们对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在智慧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智慧思维,需要不断通过展示课堂问题进行启发教学,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摆脱传统教学带来的局限性,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微课,引导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微课教学也成为教学中的常态,在对微课的引导和利用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对于初中生来说,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优势,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学习创新。
        例如,几何图形是初中教学的重难点,几何图形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知识,在几何图形的例题中,一到题可能会涉及到多个解法,尤其是解题时辅助线的绘制,可能会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利用微课便捷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打造微课的创新课堂。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可以为学生讲解一道综合型的例题,然后对这一例题的不同解答思路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根据教师录制的微课,就可以自己总结解题的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互助合作,综合探究
        在教学课堂上,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已经成为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式,当学生和同龄人在一起探究问题时,其收获的知识甚至比教师授课要获得多。因此,教师在构建智慧课堂时,可以选择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引导,然后让他们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余时间对问题的不断探究,很容易让他们出现“头脑风暴”,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概率”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为学生利用硬币演示概率的实验,通过将硬币抛向空中,让学生猜测硬币掉到地上后分别为正面向上和向下的概率。对于这一猜测,学生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到概率为二分之一,这时教师就启发学生“当硬币向空中抛一次的概率为二分之一,那如果我们抛10次、100次,甚至是 500次的时候,结果又是什么呢?这时我们还可以肯定概率是二分之一吗?”学生听到教师这一问题,就会陷入思考,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在课下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让一名同学负责抛析硬币,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硬币正反面的次数,然后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合作的方式,探寻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增进了班级同学之间的友谊,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的构建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法,在当前中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利用智慧教育的方法为学生打造智慧课堂,这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微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循循善诱以启发学生智慧、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正美.基于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