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 张华志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上   作者:张华志
[导读] 在新课标体制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根据实践教学经验,对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四川省平昌县澌岸小学    张华志

【摘要】在新课标体制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根据实践教学经验,对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前言
        创新作为人才身上的优良品质。已经是变成影响个人发展以及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灌输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的能力,这对于当今的教育而言显得尤其重要。现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了由应式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阶段,但仍有一部分的教师依然保留着过去应式教育的弊端,维持着过去纰漏良多的教育方法,以及来自社会、家庭、竞争等的压力,这一系列的现状导致学生依旧没法彻底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的能力。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呢?这将是一个长久的、不断摸索的命题。
        1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个道理。教师想要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知识传播适时到位,那就要做到让学生确实有在“听”课,并且大脑出现了运转。那么要做到这一点,避免学生的课堂开小差、以及忘记讲课内容机械听课,就要做到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大可以将全班朗读课文这项活动转化为每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理解,感受人物的情感并朗诵表达而出,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熟悉课文,揣摩朗读时的语气,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再比如,类似故事性的文章可以分小组阻止学生进行扮演,保证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色,或许一开始他们会很怯场,但久而久之就会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在语文教学时,如果有适合培养学创造力的机会,那些适合的文章,应该多多利用,就算类似诗句这种要求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学习内容,依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表演,甚至可以让学生试着自己作诗。不要存在这对小学生还是太难的想法,比起从初高中以后直接要求学生自主作诗,是不是从小就开始历练琢磨会更好一些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年龄还尚轻的这些孩子还需要教师一步步的精心引导,教师需要多花一些心思,多读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籍,观察细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动向和行为变化,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所谓“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是为了不教学”,比起一味的让学生跟着老师按部就班的走,让学生呆滞刻板的跟着学习,最后变成只知死学不知活学活用、灵活变通的书呆子,还不如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没有老师的指引下也能自主的学习。


譬如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列出学习大纲,根据自己的想法制定出最完善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些要求不太高的课文或者课后阅读文章,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再通过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或者老师解答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对于文章的不解之处。这种方法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好处在于可以最早的让学生熟悉这种教学模式。现初高中以及大学教师的教学中,常常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却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成果,是由于学生们从小被教授的就是应试教育的一套,习惯了由老师带领,再跟着进行任务。所以当学生的教育模式还没有被格式化进入到学生的脑海中,教师适时地采用这种自主性较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今后的教育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都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能什么都第一时间直接告诉学生,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是他们思维扩展的阶段,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获取阶段。
        3引导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求异思想是假设可以解决某一问题能够有多种方式,从各个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必然会涵盖推理想象、创新思维等内容。但小学生们年纪小,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弱,一般不会去深入分析问题,提出意见或看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求异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们不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大胆发表自身意见和看法,提倡一题多解,求异创新。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文时,我提出问题:大家能说出课文中讲了哪些植物播种方法吗?你最喜欢哪个植物妈妈的方法?当我提出问题后,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积极,有的同学们喜欢豌豆妈妈的方法,有的同学们喜欢蒲公英妈妈的方法,还有的喜欢苍耳妈妈的方法……。每个同学在谈到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妈妈播种方法时都非常兴奋,都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我引导学生们阅读课文时,有些同学还找出了自己喜欢的段落,将自己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向我提问。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活跃,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4结束语
        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智力开发一样,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占据这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好的教育方法能给孩子正确的思维模式引导,让孩子在无限的思维中不断进步向前。而好的引导的前提是正确的方法和最大的趣味性,保证学生能够被吸引,愿意被引领并且确实在进行自发性的思考。而这种能力的开发过程就是学生在好的方法的引领下学会自主学习,得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即使在二十多年的寒窗过后,依然是“学无止境”,那么只要掌握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知道如何来学习、获取知识,那么在学习过后、知识的不断充实过后,再加上现实生活中的不断实践,创新便“油然而生”。也就是说,创新的基础是思维,思维的前提是思维方式和方法,思维方式方法的来源在于教育。归根结底,这都离不开教育者的引导,所以,作为教师这个教育引导者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要自己拥有创新的能力,具有创新的重视感,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周翔宇.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新课程(小学),2017,10(22):125-138.
[2]郭明,丁文明.新课标下小学生语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2):321-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