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上   作者:袁晓敏
[导读] 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体现,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及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提升习作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提出合理建议,旨在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第一小学  袁晓敏

摘要: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体现,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及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提升习作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提出合理建议,旨在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
        引言: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加上缺乏对于习作素材缺乏积累,教师习作教学的引导方式不够科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小学习作教学语文教学质量欠佳,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提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模式化,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
        虽然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推动了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但是小学语文教学并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命题作文为主,过分迎合考核需求,分数至上的思想根深蒂固。此种教育教学观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及创新性,导致学生语文习作大多以高分优秀作文为标杆,习作结构过于模式化,缺乏新意。此外,在制定作文命题时存在不合理性,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导致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使得习作文章空洞无物,难以实现习作教学效果。在此种习作教学观念下,使得学生难以享受习作的乐趣,对于习作课堂教学的兴趣度不足,影响语文习作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不合理,缺乏阅读及表达积累
        小学语文习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注重日常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但是现阶段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阅读与表达的积累与习作教学相分离,导致语文习作教学效果欠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缺乏阅读积累。阅读是学生培养语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并未针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缺乏积累意识,不能够将阅读转化为习作的有效工具,词汇量不足,在进行写作时无从下笔。第二,缺乏表达方式积累。书面表达能力是保证习作质量的基础,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日常的积累。教师在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对于学生习作结构把控能力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锻炼较为欠缺,导致学生所做文章缺乏亮点,甚至词不达意,结构混乱等问题频发。
        二、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多元化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对于学生习作的命题的限制,教师可以给予较为宽泛的范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创新,主动观察并记录身边事物,并将其转化为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提高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程度。


其次,在选择作文题材时,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及思想成长特点,依托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展现真情实感,提升习作内容的充实性及真实性。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或是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及体验生活等方式,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
        教师可以依托课本课文或是根据习作教学需求选择契合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在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精神内涵,积累优秀词汇语句以及修辞手法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设置习作模块,选择某个着眼点,让学生进行小片段习作练习,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理解,而且能够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兴趣点以及阅读能力等情况,为学生推荐契合的文章或是刊物,引导学生提升阅读量,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同时实现词汇量及鉴赏能力的提升,为语文习作积累更为丰富的素材。
        (二)注重个体差异,优化批方式
        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批改的引导价值,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习作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习作自信心。一方面教师要提升习作批改的针对性。语文习作不同于数学等科目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有明确的错误时及时的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此外,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习作批改形式的丰富性。可以采用小组相互批改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交流,通过相互之间批注好词好句或是错别字,赋予评语等,能够为学生建立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习作能力的提升。
        (三)开放习作空间,消除学生的恐惧感
        习作的本质是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将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教师要避免提出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能用高标准来要求学生习作,而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当看到习作要求时,能使他们快速地找到习作方向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中,从而消除他们对习作的排斥感。比如要指导五年级学生写一篇有关生活中记忆最深刻的事,学生可选择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有的学生选择了过年期间与家人一起看春节晚会、一同放鞭炮的场景,有的学生则选择了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情境,有的学生选取了自己做过的一件糗事来说明问题,他们的选材是非常丰富的,完善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确定详略部分,巧妙设计开头和结尾,避免学生使用固定的开头形式,引导学生努力走出僵化的思维模式,写出一篇新颖的作文。
        三、结论
        小学阶段语文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及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提升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减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的约束,尊重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科学的引导,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自如的表达真情实感,发挥习作教学的教育意义及价值。
参考文献:
[1]单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2]徐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与发展探析[J].青海教育,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