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陶艺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下   作者:胡璐颖
[导读] 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做到传承与弘扬,可以通过课外收集、引发共鸣,课内评析、体验情感,实践运用、感悟精湛,课外拓展、启发创新四个方面的环节,结合陶艺实例实施教学,在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过程中把传统艺术的甘露渗透每个学生的心田。

温州市瓯海区郭溪第三小学  胡璐颖

摘要: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做到传承与弘扬,可以通过课外收集、引发共鸣,课内评析、体验情感,实践运用、感悟精湛,课外拓展、启发创新四个方面的环节,结合陶艺实例实施教学,在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过程中把传统艺术的甘露渗透每个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弘扬;陶艺;举措;代代相传
        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陶艺学习是一项既有趣,又丰富的过程体验,大到成人,小至儿童,都很喜爱接触这一传统技艺。为了学生在陶艺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能真正汲取其精华,教师可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如下举措:课前收集、课内讲解、实践运用、课外拓展,在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过程中把传统艺术的甘露渗透每个学生的心田。
        一、课前收集,先知先觉,引发共鸣
        教师对全套教材做纵向分析,并归纳整理其中关于中国传统陶艺的全部内容。如,浙美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陶艺课程从易到难分布在各年级共12课,平均每学期约2课,主要围绕造型、表现和欣赏,评述这两大方面开展课程学习。
        教师课前可以上网下载相关资料或至图书馆查找资料;可以借助旅游的机会到博物馆亲临实物现场感受一番,留下体验的图文资料;还可于课前发动学生寻找相关文字或图片,利用预习资料,更易引发课堂教学共鸣。例如,浙美版小学六年级下的《青花瓷》教学的导入部分,笔者就利用课前收集整理,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类型的青花图片,有时装、汽车、环境布置、花瓶,当学生见到这些淡雅脱俗的色彩图案时,均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惊叹。课后学生们纷纷回家收集参考图,画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青花纹样作业。从此青花瓷的韵味与风采被学生接受并喜爱,学习传统的热情也在课外延伸。
        此外,教师还要熟悉并结合当地传统艺术的资源,将传承名家请进课堂,与学生零距离的交流互动,直观地感受传统的魅力所在。例如,教学浙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做做陶艺》一课前,笔者就邀请了福州陶瓷艺术研究会会长、薄胎酱油器的非遗传承人卢佳伦老师,给师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预备课——《走进陶瓷艺术课堂》。讲述了陶瓷的起源、发展以及福建陶瓷文化的进程,有“中华第一灯”和“建盏”,还特别介绍了福州闽侯“昙石山文化”,福州仓山区淮安大桥附近的怀安窑所产的“青釉”“青白釉”均闻名于日本东亚地区,以及位于福建农林大学内的洪塘古窑出土的壁薄1毫米的“薄胎酱釉陶器”等知识,让在场的师生既倍感亲切,又倍觉赞叹,顷刻间有了身为福州人的自豪感。这堂课,卢老师为在场的师生揭开陶艺神秘面纱的同时,也播下了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二、美术教学中的陶艺教学可以融想象、合作、科学、情感为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情感得到拓展,培养学生品质。在陶艺教学中,学生不仅感受到美,更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


不停地动脑,不间断地动手,手脑并用全身心投入,这样的美感与情感的教育是直指人心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道德教育不应该只是口头的说教,而应让儿童更多的切身体验。”学生在陶艺创作过程中,从课堂上的构思、设计,到创作中的和泥、捏泥、塑形;从个人制作到小组合作;从个人喜好到集体欣赏与评价,每个环节和步骤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耐心和细心,提高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和德育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陶瓷文化的课外和课内渗透,环境的打造,营建出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学生感悟到:“知立德、情体德、美悟德、行践德。”并将陶瓷文化的德育理念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外化为学生的实践行动,弘扬了陶瓷文化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使学生更快成才。因此,就需要教师精心思考,如何将德育潜移默化地融入陶艺教学中。
        三、创作陶艺作品是实施德育的载体
        陶艺是一种生活化且富有鲜明个性的艺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陶艺课程也在教学中出现,它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认识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陶艺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好场所,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陶艺作品是丰富的,它所作用的范围是宽广的,作品的内容可以承载德育的内容,因此陶艺教育是实施德育的良好手段。
        从学生的陶艺作品中表现出的是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想法,或许有些稚嫩、天真,但德育的培养正是从这最初的一步树立起来的。学生的陶艺作品并不需要高深的技法、技巧,然而表现作品的创新性、可塑性、情感意义,才是更为重要的内容。而以主题形式进行陶艺活动是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以孩子的主动探索为核心,不断在陶艺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形式。主题性的陶艺训练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好契机,如在三原陶陶艺校本教材二年级下册《国王的肖像》一课中,学习泥塑中泥球、泥条、泥片的变化运用,制作出狮子肖像。同时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会狮子王身上勇敢的品质,并培养学生对陶艺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课外拓展,检验效果,启发创新
        任何的学习都要以致用为目标,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因此课外拓展也成了我们美育的重要阵地。其主要以各级展览和赛事评比形式来实现,通过作品的征集,对课内作业的再加工、或改进、或重组、或创新等,启发引导学生从材料、样式、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在实际操作中,除了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外,也鼓励学生们发挥各自浅能,体现出符合传统手工艺在当前背景下的改良和再生应用的新思路。例如,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陶艺知识和技法的系列教学后,在全校开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遣心陶艺”艺术展。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在精心搭配的陶艺格墙和印花桌布的映衬下,来自不同年级,代表各年龄层次水平,或稚拙或精致的陶艺作品:有泥塑恐龙等动物、有夸张的脸和泥娃娃等人物、有盘泥条等静物以及各种彩陶、青花瓷器等绘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国办发〔2015〕71号,2015-09-28.
[2][美]皮特森.陶瓷工艺与艺术[M].王霞,译.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