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材,唤醒语文审美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上   作者:陈燕
[导读] 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全面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教材作为授课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也是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加和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重要试炼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善用教材、把握教材,发觉教材当中一切关于“美”的元素,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丰富教学元素。

平潭城关小学  陈燕

摘要: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全面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教材作为授课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也是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加和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重要试炼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善用教材、把握教材,发觉教材当中一切关于“美”的元素,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丰富教学元素。本文中,笔者就将以“依托教材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应用;审美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符合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重要选择和行为。其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小学生的审美认知和道德观念,也是能够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生活、认识世界,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审美习惯。
        一、优化教学设计,置入美的情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高质量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并且在体验过程中感受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直观导入,引发学生的审美注意
        这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其兴趣的关键环节,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有必要从“生活化”的视角出发,基于学生的所知所有来过渡到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当中。较之低年级的学生,尽管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程度方面有所提高,但是“有限”仍然是其特征之一,其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容易被美好的回忆所“唤醒”,教师要擅长把握和利用这个特征,借助各类充斥着“美”、表达着“美”的内容,来作为开启一堂课教学的“引子”。
        比如在教学《红楼春趣》时可以借助电视剧中的画面、配乐、人物剪辑来营造一堂课的教学氛围;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自相矛盾等成语、典故时,可以提前为学生们放一段综艺片段,吸引学生们的注意,进而引发思考,开启后续的教学内容。
        (二)多元方法,创设审美体验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为其提供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比如在学习到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的课文时,因为这篇课文本身属于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所以在课前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其它四大民间传说的故事和资料,课堂活动时可以“民间传说中最美的镜头”为主题,表演以四大传说故事模板为基础的舞台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想象力的同时,更培养和发掘其审美的因子。比如有同学认为《牛郎织女》故事中最美的部分,就是牛郎织女一家四口在人间过着幸福生活的时光,《白蛇传》最美的部分是百年子和许仙开药铺济世救人的时刻;《梁山伯与祝英台》最美的部分是“化蝶”;《孟姜女》最美的部分是孟姜女哭到长城——当然这属于一种悲壮的美。再比如五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专门介绍海外知名城市和历史文化景点,在完成这一章节的教学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部举行“模拟讲解员”活动,让每名学生担当一处知名旅游文化经典的讲解员,将课堂化作简易的“文化交流中心”。学生既要在前期各种收集资料,完成自己的讲解工作,还要用语言捕捉经典的亮点和美丽之处,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所知推荐给更多同学。
        (三)巩固提升,强化审美感受
        每一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必须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不仅在于让学生可以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更为深入的印象,也在于借助小学生本身存在的主观审美意识倾向,对所学内容进行表达,让师生之间产生更为和谐的互动。比如在学习《金字塔》一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几名学生说出在自己的心目中金字塔的美丽和神奇之处,在什么地方体现出古埃及人的智慧,比如金字塔的结构、形态,对于地理数字的折射和呈现,空间地理位置等;然后可以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引申到中国的传统建筑、历史遗迹,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历史遗迹之美的看法。倘若教师发现学生在表述时引经据典,使用了新的成语和词汇,应用了古诗文,那么必须对该学生进行表扬,促使其不断提高审美认知。
        (四)课后活动,促成审美愉悦
        现阶段,小学语文的课后活动以各种类型的作业为主。而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激发的审美因子得到贯彻和延续,课后活动的选择、作业的布置也要紧叩教学内容,同时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活动甚至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能获得一定的审美愉悦。比如在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认为可以表达水城之美的图片,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文美。学生在收集图片的过程中,会领略西方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的美丽,感受东方水城苏州的照片,更会在潜意识中比较这两种不同的美丽。后续的主题班会或者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更可以打造“东西方水城大PK”的辩论主题,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对“水城之美”的认知。


如此不可以在前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可以充分释放他们的审美个性。
        二、整合教材内容,提高审美认知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也是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一环,作为教师要懂得从有限的教材内容中挖掘能够释放美、展示美的元素,带领学生一起徜徉在“美”的海洋当中。
        (一)领略古诗文之美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古诗文占据着大量的比例。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说,古诗文的美可以概括为文法美、韵律美以及辞格美三个角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这样三种美。比如在学习到六年级上册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月夜这样一个关键词,来感受词中所透露出的景色,感受辛弃疾在创作这首词时所表现出的巧妙、精彩和严谨,以及文字当中所承载的感情。通常情况下出现在古诗文当中的辞格也可以被理解为修辞格,就是小学生所熟知的修辞方法,比如夸张、比喻、拟人和排比等,这些在现代文当中所经常出现的修辞方法被应用到古诗文当中,其所能产生的效果存在很大的不同,也带来了不俗的美感。至于韵律美是古诗词当中颇为常见的形态,绝句有五律、七律之分,宋词有基本的词牌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教学基本的押韵、韵脚的知识,让学生感受韵律的语音美。而且在中国古代,诗歌和音乐有着相辅相成的关联性,很多知名的诗篇诞生之际便意味着一首传世的歌谣,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聆听古典音乐的方式,提高对古诗文韵律的认知,进而更加有感情、有态度地去学习这些作品,感受先贤古人埋藏在汉字当中的“神奇”。
        (二)感受情感寄托之美
        在语文的世界里,“美”不仅来自于一个个具体的物象,也来自于丰富的情感,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爱情、亲情,都可以传递和释放美的元素,让阅读文字的人们产生由衷的感动。比如五年级下册的《梅花魂》一文,作者通过一幅跟“梅”有关的画,表现出那些长居于外华人华侨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也通过长辈对“梅”精神的理解,表达出国人的品格,对广大小学生会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再比如同册教材中的《红楼春趣》一文,其取自古典名著《红楼梦》,截取的片段是红楼少男少女们一起放风筝,在大观园里愉快生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一个简单的“放风筝”情节却勾勒出一群人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这也是一种美——情怀之美,在阅读这样文字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走进为读者所塑造的环境和氛围当中,体味各种的情感,并深刻地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最新部编版教材进行改革和内容的调整时,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也与当下国内的教育环境、教学主题有着极大的关联性。除却前文所提及的古诗文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直接表现,丰富的情感折射中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外,诸如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民俗习惯、礼仪道德等,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当代小学生作为承载祖国建设使命的重要存在,作为延续中华民族文明和血脉的重要见证人,理应从小学开始就深入学习、尝试理解这些文化元素,从小学语文的课本当中,尝试捕捉与之的关联性。
        比如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提及《将相和》这篇课文,其源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小故事,通过对廉颇、蔺相如两个重要人物的刻画,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一段曾经发生在赵国大地上的故事,也能感受到所谓的人性。这里的人性不是人们单纯意义上所谓的好坏,而是立场所趋、选择所趋,更可以从人物的身上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船是美德正直、刚毅、谦逊、自知以及友谊,这些都是小学生可以学习的关键点——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如何承认错误,如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友谊等;再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分别提及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也可引导他们思考和回忆,关于这些节日自己是否有难忘的记忆,是否遇到过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除了藏戏外,还知道哪些来自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那些文物,是否可以向其他同学进行介绍?等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引申,学生的思维会被进一步激发和活跃起来,他们愿意将自己所见过的美好事物,让自己心有感慨的回忆说出来给更多的人去聆听,也让大家一期徜徉在有关美的民族记忆当中,释放出对祖国、对家园、对民族更多的热爱之情。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材是充斥着“美”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利用教材,尝试在课堂上植入更多“美”的元素,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并且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唤醒自己潜藏在心底的审美诉求。
参考文献
[1]杨代年.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完善文学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教育[J].读天下(综合),2019,000(005):164.
[2]凡玉凤.艺术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审美情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0(002):43.
[3]戴文争.练就审美眼睛,增强小学生语文学科审美能力[J].华夏教师,2020,000(018):14-15.
[4]郑桂英.激发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读天下(综合),2020,000(03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