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国
黑龙江黑河市工程质量监测站 黑河市164300
一、建筑工程质量提升现状。
我市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工作,贯彻落实质量强市建设各项措施,不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推动工程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相继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工程质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动以及提升建筑工程品质行动,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工程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工程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渗漏、裂缝等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还时有发生,影响建筑工程品质的整体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总体水平不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房屋工程品质的新期盼。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抓好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工作,制定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二、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根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经验和社会调研,通过多年来持续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控,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得到很多程度的改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目前由于在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等各环节存在技术和管理弱点,至今尚存在某些难以治理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比如,砌块填充墙裂缝、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屋面渗漏等工程质量缺陷,严重影响建筑工程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有些甚至成为用户投诉的热点、解决问题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有必要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现状和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从设计、施工、材料使用、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防治对策和具体控制措施,并有效实施,不断推动建筑工程品质的整体提升。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专业繁多,材料众多、工艺复杂等,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成因较为复杂,主要有设计、施工、材料、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从设计方面分析,主要是设计市场管理不规范,部分设计人员素质不高,加之部分开发商要求提前出具设计施工图,设计周期不合理,设计时间短,造成设计深度不足,考虑不周全,还有的开发商片面压低设计费用等,导致设计质量不高,致使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缺陷,如现浇混凝土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的部位,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结构配筋不够合理等易引发楼板裂缝问题。从施工方面分析,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队伍素质普遍不高,建造方式粗放、工序环节多,主要依靠建筑工人手工操作完成,建筑工人职业化、专业化、技能化水平不高,工人技能素质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机械化、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不高。加之部分施工企业为了生存低价中标,不讲合理的施工工期,没有科学设定结构施工技术间歇期,不尊重施工工艺要求的客观规律,盲目赶工期,三天一层楼,往往下层结构强度未稳定,上层结构就开始安排后续工序施工,甚至吊装重物冲击楼板,造成很多弊端,易引发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等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缺陷。以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为例,混凝土浇筑工艺升级换代,黑河市建筑施工从现场搅拌混凝土升级为使用预拌混凝土泵送技术进行施工,浇筑工艺的演变,造成现场机械设备、人员操作工艺规程以及技术参数的重大变化,混凝土的坍落度从原来的(40~90±20㎜)提高到大流动性混凝土的(180±30㎜)的要求,混凝土容易离析,加之混凝土养护不到位等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没有跟上,极易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不规则裂缝。从材料方面分析,部分建设开发单位创品牌工程的意识不强,不愿意加大投入使用品牌建材,只考虑使用品牌建筑材料一次性投入大,而未考虑品牌建材耐久性比一般建材产品经久耐用(虽然都有合格质量证明文件,复检也都合格),后期维修成本低,而房价相对发达地区较低也是开发商不愿使用品牌建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目前建材市场不规范,建筑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建材市场提供的建材质量证明文件也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等。检测市场不健全,真假质量检测报告难辨,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均给工程质量监管带来极大挑战,也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三、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对策和解决措施。
针对影响建筑工程品质进一步提升的常见质量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并有效实施。
(一)加强设计管理,提升设计品质。
工程设计施工图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品质。要求设计单位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内部三级审核制度,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保证设计深度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的有关规定,对关键节点和细部构造应绘制节点构造详图,同时,设计单位应加强各专业之间配套衔接,保证工程设计文件的完整统一,并应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规范设计变更管理。加强设计专业人员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素质,落实设计质量终身责任制度,不断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同时,严格落实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未经审查合格的不得用于工程。
(二)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水平。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主体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强化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实主体质量责任和质量终身责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合同规定的有关要求,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要求落实到每个项目和员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2、培养建筑工匠,提高施工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施工人员的素质、技能水平和责任心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采取“传帮带”、“师带徒”等方式,培养一批建筑工匠。二是通过技能鉴定,确定技能工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快建筑技能工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企业使用符合岗位要求的技能工人,未持证的不得干技术工种的活。三是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技能比武等方式督促施工人员提升技能水平。四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存于匠心,做精做细做专每道工序、每个工艺和每个环节,提高精细化施工水平,将每道工序做成精品,成就建筑工程作品。
3、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
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积极推广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样板引路,创建示范工程。按照《黑龙江省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细则》要求,编制《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专项方案》,结合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要求,在施工现场制作实物样板件、样板图板等形式直观展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做法和质量标准要求,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隐蔽工程举牌验收,加强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管理,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召开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持续全面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推广工程质量标准化好经验好做法,起到样板引路引领作用,不断推动企业和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升工程质量品质。
4、加强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严格隐蔽工程验收关。
工序施工质量是整栋工程的基础,决定整个工程的内在质量和品质,严格每道工序验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工序的控制需通过现场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来实现。严把每道工序隐蔽工程验收对保证建筑工程品质尤为重要。工序是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因素综合起作用的过程,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必须以工序作业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严格控制工序质量,确保施工项目的实体质量。
5、推广“四新”技术应用,提升先进技术设备应用水平。
大力推进“四新”技术的运用,以质量来促效益来引导施工人员自觉掌握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针对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工程,要编制施工新工艺、施工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指南,不断加大高科技对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材料管理,严把建材质量关。
1、选用耐用品牌建材产品,减少后期维修费用。
优质的建筑工程品质离不开优质的建材产品,加上臻于完美的施工工艺和精细化的质量管理,因此,提高开发商的品牌意识,引导使用品牌建材产品,对于提升工程质量和建筑工程品质至关重要。对于防水、给水、排水、供暖、供气、电气等功能性建材产品,鼓励开发商选用经久耐用的品牌建材产品,减少后期维修费用,防止跑冒滴漏等质量常见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减少住户质量投诉的痛点、难点问题。
2、加强建材检验,保证建材质量。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器具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进场检验和见证检验(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材料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或用于工程,并建立真实有效的台账记录。对混凝土、砂浆试件按照标准规定进行留取、标识、养护和检验,不得弄虚作假,防止因材料不合格问题出现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发生。
3、加强检测管理,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常说“检测是监督的眼睛”,比喻形象且逼真,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管理,保证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真实有效,能真实反映建材的质量,对监管工作至关重要,对防控质量常见问题,提升工程质量品质发挥重要作用。
4、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
强化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使用的质量管理,建立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的质量追溯制度,落实建材生产单位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和工程结构安全。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寿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实现“建设理念、管理、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等多方面的创新和提升,建成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满意的建筑品质工程为目标。以新时代、新目标、新作为、新担当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抓好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工作,建设高品质建筑工程,铸就百姓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