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张洪瑞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建筑模拟》2021年第3期   作者:张洪瑞
[导读] 绿色建筑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形成体系。在我国也相继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起步较晚以及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系统地研究和开发绿色建筑。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身份证号:2201221981****4326
        摘要:绿色建筑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形成体系。在我国也相继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起步较晚以及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系统地研究和开发绿色建筑。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地域性
       
        前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对环保节能型住宅进行大力推广,并提出了绿色住宅的概念。然而,我国各地区在建筑节能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再这样的环境下,建筑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建筑之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绿色建筑的概述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体系
        绿色建筑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就是节能减排和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要求人们要有环保意识,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使用并减少浪费的行为方式方法手段;同时也要求人们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以及环境保护精神等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中应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更新设计思路及技术措施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为理论基础,其核心内容就是“科学”。在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所谓节能环保指的是通过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来实现能源节约;第二点则为绿色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去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能够减少污染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第三点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做到三者协调统一共同发挥作用。
        1.2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十分快,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也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对环境资源保护问题;同时政府相继出台相应法规制度以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力度加大;这些措施为绿色建筑营造良好条件提供了保障。我国已陆续颁布相关法律规范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近年来,中国绿色环保理念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一是节能减排技术;二是太阳能热水器系统设计与应用;三是可持续建筑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与运用,四是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由此可见,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是高效节能、环保舒适,建筑功能更加完善与优化,在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3 绿色建筑理论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就是要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和要求,同时以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和环保健康为基础,在满足上述基本要求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共同协调发展。首先,绿色建筑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其与传统的建筑设计、结构和材料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将环保作为基本原则,因为建筑是一个特殊产品,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对资源环境需求这一目的而存在;在其使用功能上要求简单化、生态性环保利用率高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等特点;同时还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能源消耗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从绿色建筑的概念及意义出发分析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节能、节地、减排和对环境影响等问题。


        2、与地域性的有效结合
        2.1 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关系
        绿色建筑的技术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同时由于资源能源消耗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了很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频发以及水土流失现象等等一系列的负面事件,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国家民生稳定。
        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设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首先,从整体上来说,绿色建筑设计是以生态化、环保化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等自然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其次是将生态化作为核心思想来进行具体落实,通过合理地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对建筑施工技术加以应用与分析研究,从而对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进行设计,促进我国各地方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2 建筑材料地域化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环境差异大,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例如,南方地区一般是以白灰为主要建筑材料,而北方则大多使用水泥混凝土作为主体材料;同时由于不同季节气候因素,以及冬暖夏热等自然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性能各异的建材品种和用途,如;青石、石膏板等等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与工程之中,这些都为地域化建筑在选材上提供了丰富多彩且具有明显特征的基础。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首先,由于建筑的类型、材料和结构均具有地域性特征。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到该地域当地气候条件以及自然景观状况;其次,因为不同地区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造成了绿色建筑施工中对原材料使用量过大而导致资源浪费现象发生;再者就是我国传统建筑材料多为黏土或者泥浆等废弃物居多,但由于环保意识不高使得这些材料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和回收处理,从而致使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甚至危害到人类健康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最后,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是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地域环境,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
        2.3 地域化的绿色建筑原则
        首先,建筑的设计应符合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以当地城市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为背景进行建筑设计;其次,其次是通过对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气候环境分析,来确定绿色建筑所处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周边自然环境情况;在施工中要遵循绿色环保理念。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因此不能照搬国外优秀国家绿色建筑设计经验,而不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来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地区建设;最后就是对各地区气候条件充分了解后,应根据当地地域特色的特点制定符合该地方居住特征和审美需求、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要求的方案,并在绿色建筑上体现本土化,以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同时要结合国家政策与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等综合考量后,再决定是否要选择该绿色建筑模式,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迈进。
        总结:在我国,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促进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并普及到大众生活中去;同时也出现大量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案例,以及一些研究成果等丰富多样地文献资料被开发出来,用以参考借鉴。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愈发重视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放在了建筑业与生态环境之间,并且在这一领域开始投入许多资源加以研究。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还能够给人以舒适、便捷以及环保等各种功能提供方便。绿色建筑作为我国发展新阶段中新兴产业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到公众视野之中之后,就受到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我国有用很大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赵雅玲.探析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初期的BIM的体现[J].建材与装饰,2019(36):134-135.
        [2]刘菁杰.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地域性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
        [3]黄初,周建军.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初期的BIM应用[J].居舍,2018(2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