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 张燕天 王学建
江苏省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 222001
摘要: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美丽中国建设,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用地类型多样,涉及各种化学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污染源类型复杂,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积累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点监测,对于了解实际污染状况,有效管控其环境、健康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下对土壤环境基础点位布设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监测;点位布设;应用研究
引言
土壤的破坏和污染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国耕种面积更少。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耕地面积比较的少,是世界平均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土壤环境的污染,导致我国土壤资源环境愈加的紧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首先必须采用先进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全面掌握土壤污染状况,为土壤治理和修复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撑,将土壤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全面打赢“净土”污染保卫战。
1土壤污染的特点
1.1滞后性
土壤污染形成所需时间较长,从介入污染元素到结果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主要来自于人们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污染发生的初期,其结果容易被掩盖,所以一旦问题呈现出来,就已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影响。
1.2土壤污染的积累性
因为大气和土壤的污染性质不一样,大气污染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整理,但我们对于土壤污染的处理根本就无法开展其工作,这是因为土壤污染具有积累性。当土壤物质受到一些有害元素接触,土壤的本质结构就会发生一些变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这些污染物质会变得更加的多,从而造成土壤污染其解决工作难以开展,严重加强了人们对于土壤与物质监测的难度。
1.3隐秘性
如果大气与水收到污染,我们很容易通过肉眼判断其结果和程度,这就更加便于监测。但是,土壤污染不容易被发现,需要通过比较专业的手段去测试,呈现出一定的隐蔽性。这也是土壤污染监测难度大的原因之一。工作人员在对土壤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其中包含所在地区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健康状况。
2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布设方法
2.1土壤类型的叠加
在对初始点位进行调整之后,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土壤类型的叠加来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使得土壤类型确定的点位能够全面覆盖土壤环境监测区域,从而实现主要土壤类型的科学监测。若叠加的土壤类型无法覆盖全部的监测区域,就要结合基础点位与监控点位布设要求,针对未监测到的土壤类型增加相应的点位,以此完成数据采集与监测分析。因此,土壤类型的叠加部件能够为技术人员提供当前的监测情况,还可为后续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提高土壤数据资料全面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土壤类型覆盖上,我国基础点位覆盖率达到98%,涵盖56种土壤类型,覆盖了148个土壤亚类,覆盖率达64%,耕地面积比例为1%以上的土壤亚类基本实现了覆盖。
2.2“3S”技术应用
“3S”技术为“RS”、“GIS”以及“GPS”技术的简称,其中,“RS”指的是遥感技术,“GPS”指的是全球定位技术,“GIS”指的是地理信息全球化技术,此三类技术共同构成了“3S”技术应用系统。从应用范围角度分析,“3S”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信息获取和分析工作、全球环境变化趋势预测工作、环境污染情况调查与监测、生态环境问题修复与研究等工作中。在开展土壤检测工作时应用“3S”技术,技术人员可借助此类技术更全面、更具体地调查我国土壤环境的真实状况,并促使技术人员可依据我国土壤环境的现实情况,合理选择环境状况监测点,从而高效完成相应的样品采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可借助“3S”技术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壤监测信息系统,进而促使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可更科学、更全面,也更具系统性的管理与开展。
2.3网格尺度的设定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布设正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科学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为土壤的进一步科学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在布设基础点位时,布设人员需要提前了解设定的网格尺度,为保证土壤环境监测相关工作的科学性,网格密度越小越好,以便及时发现土壤环境空间与取值的变化。布设人员在利用基础点位分析林草地、耕地等土壤污染程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网格布设法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的布设工作,然后利用信息化手段重新筛选网格,使得筛选后的网格能够与划定好的网格数据区域相符,进而反映出区域土地的利用状况,为准确计算出土地利用面积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技术管理规定与规范标准调整网格状态,耕地结构的网格规格参数应为8km×8km,从而保障后续土壤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2.4水平定向采样技术的应用
借助施工水平井对土壤环境进行取样和调查是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期间,技术人员可依据工作的具体需要,利用水平井开展土壤环境的调查取样工作。由于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应用过程较为方便简单,技术人员可针对土壤环境随时进行钻井检测,此类检测工作也可为土壤环境净化治理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促使土壤环境检测工作更具实效性。从技术实现角度分析并综合过程外土壤环境检测工作对此类技术的应用现状,可知此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可分为生物通气法、土壤气相抽取检测法以及空气注射隔离置换法,此类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具体的检测较高,相应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成本也较低。
2.5生物技术在土壤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处理发挥巨大作用。土壤中含有多种物质,在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有利于对土壤中微生物进行生物检测和基因组分析,为治理土壤污染提供便利。目前,生物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
结束语
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增强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布设工作中,布设人员应明确整体工作计划,在执行策略中合理利用GIS技术、有效叠加土壤类型、全面整合历史监测资料、科学调整基控点位置,从而开展有效的土壤环境监督工作,实现效益的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1]邓湘湘.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的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24):80-83.
[2]杨海蓉,赵晶,王俭.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研究[J].绿色科技,2020(14):156-157.
[3]周志彬,王志杰,熊向陨.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布设方法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4):154-155.
[4]谢永龙.新时代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应用的研究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2):160-161.
[5]董莹,王伟平,杜源凯.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布设思路与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