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智飞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经进入后续阶段,取得一定成果。极大改善贫困地区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易地扶贫搬迁的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社区的青少年社会融入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阶段,由贫困地区转移到城镇化集中社区,身边事物发生改变,面对巨大的环境落差,加大引导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社会融入
前言
“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合理确定住房建设标准,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政策是2015年国务院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从这一决定表明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决心,同时也表明再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不仅要让群众真正的“搬出来”,同时也要让群众真正的落户到安置地。但是由于搬迁地与安置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搬迁对象可能在安置地面临社会交往、生活方式、心理认同等一系类社会融入问题,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这种巨大的反差,在面对城镇青少年时产生自卑心理,难以融入到城镇生活环境中[1]。
一、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社区青少年社会融入中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交往难融入
异地搬迁之前,搬迁青少年大部分生活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社会交往较为简单、单一,身边都是熟悉的亲人与村民,生活在较为固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搬迁之后青少年群体从之前分散居住转变为集中居住,身边的邻居也不在是熟悉的人群。社会交往方式变为当前的陌生人关系网,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关系的转变,影响青少年更好的实现社会融入[2]。
(二)生活方式难改变
搬迁之前青少年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较为简单,由于大部分青少年搬迁之前处于农村或是边远贫困地区,所以大部分放学之后的时间都是帮助家里干农活或是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休闲活动,消费方式更是有限,大部分青少年没有更多的零花钱进行自主支配,也没有机会进行消费,大部分的消费都是每个月跟随家长固定到集市上去几趟,购买生活用品。搬迁之后人们的消费方式、休闲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由于家里不在务农,所以青少年也不在帮助家里干农活,有更多的时间自主活动,网吧、电影院等地都需要青少年逐渐适应[3]。同时社区中存在诸多的超市、便利店等,有更多的机会消费,青少年面对这些生活变化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感受。加之家庭条件、消费水平的限制造成青少年心理反差,出现社会融入问题。
(三)心理层面难接受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所以当他们离开原本熟悉的空间环境,到达一定新环境之后,在心里层面难免会出现难接受的状态的,需要一定时间上的调整。从身份认同方面来看,移民到安居地的青少年从农村搬迁到社区,这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同时也是自我角色的转变,是青少年重大的人生转折点。同时易地搬迁的群众社会融入过程也是与当地居民互动的过程,当地居民对搬迁群众的态度也影响着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状态。主要是易地搬迁工程实施之后,安置地的土地资源、就业资源、升学资源等都会划分部分给搬迁群众,从当地居民角度来看,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很容易会对搬迁群众产生歧视情绪与心理,发生不友好冲突与矛盾,影响易地搬迁的群众的社会融入进度,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尚未成熟,所以面对来自当地居民、青少年的歧视难以接受,进而在心理层面上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四)学业层面难适应
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状况,城镇教育较农村教育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教学技术上都较为先进。易地搬迁的青少年长期接受农村学校教育,已经适应农村教学的进度、方法。搬到城镇之后,城镇学校的教学进度要教农村学校快很多,所以青少年在短时间内学习成绩相对比当地青少年会处于落后的状态。学习压力的增大、学习任务的增多,会使易地搬迁的青少年产生难以适应的体会,提高了社会融入的难度。
二、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社区青少年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社会方面扶持,营造适合青少年融入的社会环境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问题,关系到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问题。要想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多部门联合实施,政府除在政策方面对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给予政策优惠之外,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一定的帮扶。在针对子女父母、监护人就业问题方面,政府可以与安置社区附近的企业进行沟通,尽可能地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工作安排好,以减轻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生活压力,减轻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的教育负担[4]。同时政府也要大力鼓励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开展创业,针对有意愿、有能力进行创业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给予福利待遇、政策支持。以期改善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家庭生活质量、就业负担等问题。政府要加强企业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大力发展经济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培训方面的扶持。政府除了与移民当地企业、移民群众之间配合之外,也可与其他非营利组织进行有效配合,形成一定的项目帮扶。不断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的家庭经济环境,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的物质基础。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加大宣传教育,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对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的影响,让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社区安置地也要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在对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的管理上加大引导、教育、关心。在社区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对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开展公共教育活动,组织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参加不同的社会公益活动。建立社区服务站,招募社区工作人员,既有效解决了社区无业人员就业的困难,也可以尽所能帮助社区弱势群体,增进社区贫困户之间的情感,使安置小区真正地服务于人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组织构建、社区精神构建是一个过程的三个方面,通过建构社区共同体,增强安置点的拉力,解决贫困户社会适应与融入困境,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招聘专业对口、具有一定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教育工作,以实现对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的学科辅导。除学科辅导方面也可以加大娱乐活动,满足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的休闲娱乐时间,有助于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更好的适应安置地的环境。
(二)加大学校教育,提高对易地搬迁青少年心理辅导
学校教育具有组织性、目的性、计划性的特点,易地搬迁青少年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农民,所以对于子女教育往往存在障碍,更期待学校能够教育好青少年,对学校教育给予更多的希望。所以安置地的学校要加大对易地搬迁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视,要平等对待当地青少年与易地搬迁青少年,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尤其加大教师心理学培训,加大对易地搬迁青少年心理疏导,班主任加大家访频率,了解易地搬迁青少年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等,进而更好的对易地搬迁青少年的实际状况开展教学,及时洞察易地搬迁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易地搬迁青少年的社会融入进程[5]。学校老师要加大与易地搬迁青少年家长的沟通,明确信息对称的重要性,只有双方进行信息的充分交流,才能够使老师对易地搬迁青少年学习生活情况有完全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沟通方式,学校每学期定时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老师的讲解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长学校教育中,老师着重培养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使易地搬迁青少年接受到更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老师可以不定期与易地搬迁青少年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电话交流,让双方能够完全地对易地搬迁青少年学习生活进行了解,进而更好的开展易地搬迁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三)强化家庭教育,为易地搬迁青少年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易地搬迁青少年家长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状态对青少年的影响,家长一定要努力来保障易地搬迁青少年处于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之中。由于易地搬迁群众大多是文化层次较低、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的,他们在教养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不足,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家庭教育,首先给予易地搬迁青少年物质生活保障,使易地搬迁青少年的物质、精神得到满足,不至于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其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家长要在社会环境中不断的学习知识,提升自我,转变以往的教养方式,培养科学的教养方式。营造好良好的家庭气氛[6]。家庭环境对易地搬迁青少年是潜移默化的,家长或监护人的人际关系情况、社会事物处理情况都会对易地搬迁青少年有不同的影响。所以移民家长或监护人要从自身、教养方式、家庭氛围进行有效改善来提升易地搬迁青少年适应能力;第三,家长要多加强与老师、青少年的沟通,可以向学校的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在于青少年建立沟通时,要保持平等的关系,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尊重,使易地搬迁青少年情感得到满足,继而更好的树立易地搬迁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更好的加速社会融入进程。
结束语
2011年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异地扶贫搬迁作为专项扶贫的重要举措,提出“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其他移民搬迁项目优先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加强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衔接,共同促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此项政策的推行加速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搬迁地与安置地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致使易地搬迁第群众社会融入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群体,由于青少年群体身心处于发展阶段,搬迁之后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影响青少年的社会融入。这就要求我国的政府要加大引导作用,健全就业保障体系。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由政府推进的扶贫工程,根本目标是移民在安置地可以落地生根,实现脱贫致富。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解决移民后续就业问题,引导移民尽快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的物质生活提供保障。同时加大社会力量的引入,提高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利用社区组织为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群体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满足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的精神需求,丰富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的休闲时间。学校也要加大对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老师要多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家庭、生活、学习状态,进而更好开展教学工作。家长也要为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保证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加速易地搬迁地的青少年社会融入进程。
参考文献
[1]姚烨琳,张海东.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入研究--以上海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8(06):33-41.
[2]白永秀,宁启.易地扶贫搬迁机制体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62-74.
[3]郑娜娜,许佳君.易地搬迁移民社区的空间再造与社会融入—基于陕西省西乡县的田野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63-73.
[4]吕建兴,曾小溪,汪三贵.扶持政策、社会融入与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返迁意愿———基于5省10县530户易地扶贫搬迁的证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34-45.
[5]李宇军,张继焦.易地扶贫搬迁必须受扶贫主体的能动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2):134-145.
[6]朱友红.山西深度贫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路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