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精神与创新性发展弘扬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8期   作者:宁波 吴凡
[导读]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宁波  吴凡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创造力和创新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灿烂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和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结合当下时代条件和我国国情,积极发展面向世界和未来,科学化、民族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展现大国的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当前,高校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百花争艳、畅所欲言的方针,进一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保创新转型与发展,继续创造中国文化的新璀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爱国主义教育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新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党的十九大、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均涉及文明交流,这是放眼更为广阔的地域、坚持从人类整体性视域,来看待不同民族或族群所创造的各种独特文化,以强调民族文化间应有的平等性与包容性。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是对以往文化传播思想的继承性发展。相较而言,“文化”更具民族性,“文明”则有广阔的地域意味。文化传播更多强调地域文化主动地“走出去”,以提高与经济、政治实力相辅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影响力,而文明交流互鉴更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整体性,主张在相互交流中实现多种文化的融合及文明的创新与共同进步。但是,由于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国家形态,有时候文化与文明是重叠的,所以在无明显区别时文化与文明在词义上也可以互相替代。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语境探析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来源、辩证逻辑与实践路径。这对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华文明、看待世界文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国哲学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国哲学精神何为哲学?何为中国哲学?什么是中国哲学精神?这是认识中国哲学精神的三部曲。对于什么是哲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哲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对于哲学有两个被绝大多数哲学家所认同的看法,即“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和“哲学是爱智慧”。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不是用来观察世界的,它是一种观念的存在,人们只能观察世界的其中一部分,没有办法做到观全部,因为人们是世界的一部分,存在于世界之中。观察世界的人不会是一个人,而是多数,每一个人都可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方法观察世界,因此观世界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世界观,所以哲学不是唯一的。哲学是爱智慧,热爱追求哲学的人不是一个,热爱追求哲学的方法也是多个,意味着哲学是复数,爱智慧就是还没掌握智慧,哲学家是智慧的追求者,不是拥有者。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全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所以说哲学是没有终点的,正如海德格尔说的“哲学在途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场域和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并非来自传统文化的本身,而是如何将传统文化的历史语境以及特定时代魅力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大众,在传播的载体和形式上如何吸引大众的兴趣又不让文化失真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1世纪,作为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极大的拓展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随着VR技术和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历史文化立体化、场景化得以实现,人们通过进入虚拟空间,沉浸在每种文化所产生、发展的相应历史时代,最大程度帮助大众感受历史、感知传统文化,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如在博物馆中,将历史文物通过VR技术把参观者带入相应的历史时代,让静态的文物透过历史场景变得鲜活起来,再现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记忆。同时,以APP为载体的短视频、综艺节目、影视动漫、歌曲、智能游戏等传播形式都较通俗直白、视觉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给大众。不仅如此,现代科技在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促使传统文化数字化,根据大数据的反馈,能全面的分析出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偏好以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传播内容和形式的调整与创新,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准传承。
        (二)双重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支撑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转变
        早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之初,马克思就提出了“工人本身还是有民族的”这个强调民族性的理论,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根据马克思所说,任何民族都不能漠视和消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消失了,这也就象征着这个民族消亡了。因此,必须要科学地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和负面影响很难被克服;而完全摒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会使中华文化丧失其精神命脉,这也不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本土化进程。因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本土化之文化渊源还是其内在的理论基础,都蕴涵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弃之而空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会使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无法使来自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因而只能被称作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三)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中华文明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次丰富、内涵宽广、意义深远,既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碰撞中,各大高校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做好文化传承的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性转化与实践创新性发展,将其作为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能将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新时期文化人才队伍。同时,正确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客观科学对待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到扬长避短。
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征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怀揣梦想、坚定信仰的中华儿女,照耀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和赞赏,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不断推动历史的巨轮驶向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佟金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文化论衡,2019(02):210-217.
        [2]金彦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体现[J].现代职业教育,2019(36):210-211.
        [3]周巧英.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探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6(06):22-25.
        [4]王雄刚,魏清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展望[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9(06):8-11.
        [5]本刊编辑部.文化育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华夏文化,2019(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