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辽宁非遗传承传播的创变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8期   作者:李阳
[导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宁静,为遏制疫情蔓延
        李阳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  沈阳;110011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宁静,为遏制疫情蔓延,各行各业一度按下暂停键,辽宁省内各类常态化开展的公益性非遗活动也被迫中断。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辽宁的非遗保护机构积极创新,大胆求变,开通官方直播账号、推出非遗直播课堂、推出线上非遗专场展演、举办云购物云推介,通过线上直播、录制网课等方式,将活动阵地由线下转至线上,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后疫情时代到来,辽宁非遗的传承传播已经先人一步,不仅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人气,更集聚了开拓创新的能力和底气。
        非遗传承传播从技艺层面转向精神价值
        2005年,国家全面启动非遗保护工作,在十几年的探索实践中,非遗保护的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从最初的强调保护非遗的原真性、本真性,到倡导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再到现如今的“见人见物见生活”,不仅非遗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非遗更以符合现代人所需所求所盼的姿态回归生活,成为人们的文化享受甚至是精神食粮。
        这一点,在抗疫防疫过程中展现的尤为突出。全国战“疫”初期,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出《关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非遗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倡议书》,动员和号召各级非遗中心、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广大非遗传承人,发挥各自特长,创作主题突出、短小精悍、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各类非遗作品。倡议一经推出,得到广大非遗工作者和传承人的热切回应,创作了包括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各类作品300余件(条)。作为倡议的发起者,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依托微信公众号、内刊等自媒体平台,连续推出《抗击疫情 辽宁非遗在行动》系列宣传23期,选推优秀作品231件。这些来自于非遗各门类的抗疫作品中,有为祖国抗疫鼓舞士气的,也有歌颂白衣天使的,积极传递着打赢疫情阻击战、总体战的磅礴力量,成为特殊时期人们最好精神食粮。
        此后,辽宁的非遗传承传播逐渐从强调传统技艺传承的视角转向精神价值引导,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以及国庆节、雷锋纪念日等重要节点,非遗主题作品展均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对于正能量传播和引导的重要作用。
        网络平台逐渐成为非遗传承传播主阵地
        非遗保护工作自开展以来,传承与传播一直是重中之重,从辽宁乃至全国长达十余年的非遗保护实践来看,传播能够促进传承,传承亦可带动传播,两者相生相长,互相成就。当前,辽宁的非遗传承传播可以概括为原生态、校园、活动、社会和媒介五种传承传播形态。其中,原生态传承传播以非遗项目传承人为主体的自发行为;校园、活动和社会传承传播是指有组织、有目的的非遗推广行为;媒介传承传播是以报纸、电视、电台、期刊杂志等公共媒介为载体的宣传行为。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但是效果远达不到预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自媒体蓬勃发展,“人人都是传播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直播、录播活动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首选。以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的诸多保护实践为例,他们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对工作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有益探索。一方面,改版升级官方微信公众号,申请开通了抖音、快手、微博官方账号,积极打通立体化的自媒体传播渠道,通过定期推出节俗知识介绍、工作资讯、遗产赏析、活动预约在内的多元非遗信息,提高粉丝量,巩固非遗受众群;另一方面,积极与腾讯、网易等网络领军企业合作,对重要的精品非遗专场展演进行网络直播,充分发挥专业平台的推广效用,实现非遗传承传播效果的几何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累计推出各类直播、录播活动133场,累计浏览量471.5万人次。
        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也是融合发展的时代,身处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非遗的传承传播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与新技术、新平台融合,主动进行“创新性发展”,才能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持续多元的文化供给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动力源
        在十余年间自上而下的非遗保护过程中,带有普及性目的的传承传播实践,不仅让非遗的概念、非遗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甚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识里形成了保护自觉。也因此,人们对于普及性的知识内容已不再满足,继而衍生出持续性的、多元化的需求。
        从辽宁近三年的保护工作来看,以传承为目的的数字化收录、调查调研、研究培训、成果转化等基础性的保护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以传播为目的的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以及各类展示、展演、体验、互动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常态的疫情防控要求下,以线下体验为主的传承传播活动频率日渐减少、空间严重受限,文化供给被迫中断。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辽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一方面,积极打造非遗传承传播“云模式”,即如前文所述的逐步将线下阵地转移至线上,保证文化供给的持续性;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推出定向服务内容,比如在已经开设的云课堂中,既有针对兴趣培养的入门式的剪纸、刺绣、面塑教学内容,也有针对传统文化爱好者、初学者设置的古琴、象棋、书法、绘画等系统化教学课程,同时还有针对学术研究人群的传承人大师课、专家大讲堂等内容。这种细分受众、多元供给、连续不断的实践模式,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加了受众粘性,也为非遗传承传播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动力和参考。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辽宁非遗的传承传播也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走上了一条通变之路,或许这条路还处处荆棘,但方向已明,相信只要迈开步伐,一定会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文脉的赓续绵延。
        
        作者简介:李阳(1983.01—),女,满族,辽宁沈阳人,文学硕士,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群众馆员,研究方向:非遗保护与传承传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