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保障体系构建的设想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8期   作者:段永库
[导读] 2018年,消防救援队伍迎来了最大一次的大变革,习
        段永库
        秦皇岛市消防救援支队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
        摘要: 2018年,消防救援队伍迎来了最大一次的大变革,习主席在训词中给消防救援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防救援队伍在改制后也承担了更加繁重的救援任务。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制约消防队伍战勤保障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围绕为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消防队伍历史和社会使命提供坚强的战勤保障的总要求,就着力探索创新改革战勤保障体制、保障方式,保障手段的新思路、新手段、新举措,进一步构建大战勤保障体系提出一些探讨性浅见。
        关键词:消防队伍  战勤保障  体系建设
        近年来地震、海啸和冰雪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极端自然灾害也明显增多,应急抢险救援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跨区域增援调动频繁。 2008年“ 5.12 ”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一盘棋”的大救援格局雏形初现, 消防队伍战勤保障能力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立足于打大仗、 打硬仗、打恶仗,改变以往被动保障、分散保障和低效保障的保障方式,从体制、机制上真正建立起靠前保障、主动保障、集中保障、精确保障、持续保障的大战勤保障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顶层设计,确定建设目标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长时间、大规模、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中,战勤保障是否及时到位、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灭火救援战斗工作的成败。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决不能按部就班、稳步前进,必须要开阔思路、开拓思维、开创发展,同样要按照“顶层设计”的原则和思路去超前谋划。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有力”为总目标,打破目前战勤保障中存在的自我封闭、自我保障、条块分割的“各自为战”的小范围保障格局,采取“自上而下”的工作原则,以提高灭火救援战斗力为出发点,以“打得赢”为目标,坚持队伍自我保障与社会联勤保障相结合,与国家应急救援物资战略储备系统相衔接, 按照现代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规律和保障需求,整合消防资源配置方式,合理配备人力、物资、装备,逐步形成指挥统一、平战结合、联勤保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消防队伍战勤保障体系,促进消防队伍战斗水平的明显提升。
二、适应形势任务构建“大战勤”保障体系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由于工作、娱乐等需要,常常使用互联网。互联网的快捷、高效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大家也都熟知互联网具备全球性、海量性、交互性、扁平性、即时性的特征。因此充分发挥网络的“无疆界、零距离、即时性”特性,通过 数据的广泛融合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把各类保障资源实时有效地汇集起来,把地理上分散的战勤保障力量连成一体,实施一体化指挥和控制,形成具有倍增效应的整体保障能力。
三、发挥政府职能,统筹形成合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规模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如何有效地把各种作战保障力量协调统一起来,使保障体制与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 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当前社会救援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没有公共权力作保证,没有完善的制度为保障,构建大战勤保障体系的目标将寸步难行。只有将大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上升为政府和社会的行为,工作才会有着落和支撑。根据《消防法》的规 定,消防队伍除担负日常火灾扑救任务外,还担负应急救援的法定职责。但现行的各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党中央、国务院和部门文件, 对突发重大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特别是作为主力军的消防队伍,如何调派、联动,战勤保障都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甚至出现了了政策撞车、规章打架、各自为战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极大地削弱了执行力。


        因此, 政府必须要在有关应急救援的立法工作中,重点考虑在国家应急救援物资战略储备系统的整体架构下,建立健全消防战勤保障体系问题。 可通过立法或出台政府性规章等手段和方式,明确战勤保障的组织领导、指挥体系、主体关系、结构关系、职责分工、制约措  施等内容。 各地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对战勤保障建设加以细化,制定相应的考评办法和激励机制。
四、信息技术支撑,提高保障效益
        信息化建设为消防队伍实现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要构建大战勤保障体系,我个人认为,必须建立先进高效的战勤保障一体化信息体系。 依据消防队伍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抓好战勤保障体系数据中心建设。在战勤保障信息化的平台基础上,研发战勤保障体系一体化指挥平台、战勤保障体系通用办公平台、    战勤保障体系信息服务平台。构建部局、总队、支队、大队、基层消防救援站五级战勤保障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联得上”    、“动中通”,促进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解决存在问题,完善系统设计,提高建设效益。通过战勤保障体系数据中心与火场、灾害处置现场指挥体系的互联互通, 将科技的优势与人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在将各种要素量化的基础上, 通过建构数学模型, 对各种情况进行模拟,得出量化的结果,再对各种结果比较,确定最  优保障方案。 还可对所选方案进行模拟推演,检验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将灭火抢险救援实战战斗与战勤保障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掌握一线作战队伍和官兵的保障需求, 还可以对保障物资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确立科学合理的流向,使战勤保障由以往的“粗放型” 向“集约型” 的一体化保障转变。实现战勤保障信息化,一方面能够通过压缩规模、减少管理层次,优化整合资源,提高反应的灵敏性,并借助一体化的信息网络系统,以图形、图像等可视化形式显示保障要求,准确计划和实时协调动态保障力量,对作战队伍进行及时的精确化保障。另一方面,可以打破以往的自成体系的保障模式,按照标准化、通用化的要求,从生活物资到给养补充,从灭火药剂到防护装具,从器材油料到卫生勤务,一律实施综合保障,确保保障的整体效能得以大幅提高。真正实现对战勤保障资源动态可视、 战勤保障需求即时掌握、战勤保障状态实时可控的目标。
五、警民融合一体,拓展保障体系
        消防队伍在执行大规模跨区域灭火抢险救灾任务时,通常由多省区、多单位、多部门参与,点多、线长、面广,保障环境、条件和情况极为复杂,单靠哪一级、哪一个单位都难以完成保障任务,必须借助地方力量的支持,实施社会化保障需要,形成整体保障优势。应强化“自主”与“借力”相补充的思想,坚持以自身战勤保障力量  为骨干,以地方雄厚的资源为后盾,弥补消防队伍战勤保障的不足。坚持平时保障与战时保障、自我保障与社会联勤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各保障重点区域建立一定规模的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 并与城市应急救援物资战略储备系统相衔,实行物资保障多点化、生活保障区域化、技术保障专业化、联勤保障社会化的模式,做到运行高效、责任清晰、管控有序。在平时,要着眼完善配套战勤保障体系保障社会化的政策措施,以矩阵式的协调联动为基础,与民航、交通、供水、供电、煤气、城建、卫生、安监等职能部门建立联动协作关系,建立联动、联储、联供、联修、联运的社会化保障  机制,充分做好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设施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特殊资源等保障工作;在战时,积极对现有的各种社会保障力量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要增强国家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对消防队伍遂行重大抢险救灾任务的支撑保障功能,建立协作机制,确保一旦接到出动命令能立即开辟“绿色救援通道”以最短时间、 最短距离将跨区域救援队投送到救援现场。实现统一指挥、平战结合、联勤保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充分满足应对抢险 救灾、维护社会稳定等突发事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苑文治.探析新时期消防战勤保障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技博览,2011(09);156.
[2]? JB152-2011.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S]
[3]?张峰.浅谈如何加强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
作者简介:段永库(1980.12),男,汉,辽宁辽中,本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