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对结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8期   作者:李美芳
[导读] 针对化学分析中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分析,
        李美芳
        22010419770218****
        摘要:针对化学分析中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并简单介绍研究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对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影响的重要性,例如提升化学分析效率、强化化学分析创新水平等等,提出提升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控制措施,希望能够拾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化学分析;质量控制
        1研究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对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影响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第一,提升化学分析效率。伴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无任何工作意义的分析工作会浪费大量资源。做好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工作,能够节省大量资源,提高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经济效益。第二,强化化学分析创新。对于化学分析人员来讲,通过选择先进的化学分析方法。能够保证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化学分析创新能力。减少错误化学分析结果。确保化学分析工作的有序开为了更好的提升各项产品质量,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均需要开展化学分析,通过提升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能够降低分析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提升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控制措施
        2.1提高化学分析结果准确性的控制措施
        2.1.1加强化学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采样之前,化学分析人员要明确采样质量控制内容,主要包含采样、样品的处理、运输与存储等等。为了保证各项采样样品更具有代表性,与实际情况相符,在采样的过程当中,化学分析人员要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在满足化学分析时效性的同时,避免样品在化学分析前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满足采样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对于化学分析人员来讲。还要加大采样管理力度。认真遵守样品采集规定标准要求,按照采样流程进行采样,并根据采样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采样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要熟练掌握、运用先进的采样技术,加强样品保存,避免出现破损。通过制定化学样品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样品管理力度,能够避免样品出现变质、破损,进而提高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1.2明确化学样品采样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在化学样品采样过程当中,采样人员主要采取全程序空白、采样器具空白、运输空白、现场空白等多种方法,对化学样品采样实施跟踪与管控。通过加强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力度,能够确保实验室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提商化学分析结果的可信度。采样人员要依据样品采集的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确定采样数量及频次,一般情况下不应从样品测定结果中扣除全程序空白的测定结果。上述空白样品,主要指的是以纯水代替样品依次检验采样器具、运输过程等是否发生玷污。
        2.1.3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力度
        监测人员全面执行监测方法当中的质量保证规定,并采取以下内部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空白样品。空白样品的测定结果通常低于方法检出限。
        第二,校准曲线。采取校准曲线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仅限在线性范围之内使用。必要条件下,监测人员可以对校准曲线相关性与精密度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检验斜率与截距是否满足标准方法要求,如果无法满足,可以从分析方法、仪器设备、量器与试剂等方面找原因,改进之后,需要重新绘制校准曲线。校准曲线不得长时间使用,禁止相互借用,一般情况下,校准曲线应该和样品测定同时进行。
        2.1.4加强外部质量控制力度
        第一,密码平行样。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抽取样品作为密码平行样。然后交付给监测人员,进行有效测定。如果平行测定偏差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则需要在样品有效保存期之内进行补测,如果补测结果仍然超出了规定允许偏差。则表明此批次样品测定结果失控,要及时查找原因,纠正之后重新测定,必要时需要重新采样。
        第二。人员对比。不同的分析人员采取同一种分析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针对同一个样品进行有效测定,对比结果应达到质量控制要求。
        第三。盲样考核。

质量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购买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以盲样的形式发给监测人员,以是否超出证书给定的不确定度范围来进行评定。一般选择日常监测频次高的。稳定性重复性差的项目,依次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第四,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多加行业主管部门或外部能力验证提供者组织的能力验证或实验室比对,这类考核多数是,检测频次高。前处理复杂、步骤多的参数,充分考验结果准确性的能。
        第五,留样复测。针对稳定、测定后的样品保存相应时间之后,如果仍然处于测定有效期,可以重新测定,同时将两次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进而有效评价样品测定结果是否可靠。
        2.2提高化学分析结果可靠性的控制措施
        2.2.1提高灵敏度
        化学分析人员通过对物质化学性质进行全面分析,查询文献或者化工词典,进一步了解物料物性,确定物质内部是否含有无机物,了解其化学用途,如果化学分析人员不了解物质属性,则会降低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化学分析人员还要科学选择分析方法,在了解物质属性的网时,更加深入的了解化学分析方法特性在进行微量分析时,化学分析人员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信息,在对比常量成分时,若采用微量分析方法,容易出现较大误差x。比如,在滴定过程当中,化学人员会认为反应不充分,最终获得结果和预估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因此,化学分析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化学分析方法,同时加强样品质量控制。
        2.2.2提高化学分析人员的专业技能
        如果化学样品当中待测物质和空白值位于同一个数量级,空白值和波动性,对化学样品当中的待测物质分析结果影响较大,对测定下限可信度影响也比较大。例如。引入适量杂质,以此为空白值, 化学分析结果的大小和波动没有直接联系。但是,采用污染为主的空白值,化学分析结果的大小和波动存在密切联系。
        2.3化学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与待测物质浓度息息相关,可以采用2个或者2个以上不同浓度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同时能够反映出化学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通过采取不同浓度样品测试方法,经过有效对比后,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数据,进而更加全面的体现出材料特性。
        第二。化学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受检测条件影响较大。化学分析人员可以组成固定样品,将其分成不同检验批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化学分析检验工作,确保各项检验数据的可靠性。
        第三,确保一定的测定次数。通过进行多次测定,能够减少错误操作。将特例科学排除,例如,在某化学分析检测过程中,化学分析人员通过进行多次测定,可以显著减少操作误差,确保化学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第四,化学分析人员可以分析标准溶液。更加深入的了解各项检测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减少错误化学分析检测数据的出现。第五,要想提升化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要求化学分析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虽然部分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但是其准确度不一定高。化学分析人员采用不同的分析检测方法,针对同一种样品进行多次检测。若各项分析结果一致,则能够准确判断出产品质量是否达标。对于不同的实验室来讲,要根据同一种样品,对其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对比,进而更好的确定最终检测数据。同一个项目,在无特殊情况时。其历年同期数据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化学分析人员可以此为基础。加强标准物质量值传递,将各项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对比。
        3结语
        综上,通过全方位介绍了提升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控制措施,例如加强化学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点、明确化学样品采样过程中的控制要点、提高化学分析人员的专业技能等等。可以保证化学分析检验工作成功开展。减少错误结果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周强.化学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2):80-81.
        [2]任崇才.化学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J].化工管理,2020(24):37-38.
        [3]吕广鑫.化学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探析[J].冶金管理,2020(13):19-20.
        [4]刘永超.提升化学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5):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