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公绪玲
[导读] 做好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将有助于政府有效掌握社会状况和舆论
        公绪玲
        北京立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86

        【摘要】:做好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将有助于政府有效掌握社会状况和舆论,及时回应人们的关切,有效化解矛盾和风险,维护线上线下的安全稳定。本文分析了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的意义和目的,介绍了当前网络舆情监测的现状,并结合实际从队伍建设、联动协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提升网络舆情监测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监测对策
        引言
        网络舆论是指网民对互联网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形成的观点、态度和看法。在促进建设网络空间,共享未来的社区并促进互联网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社会治理、社会趋势的关键要素。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提高发现和预警能力,是有效管理和指导网络舆论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复杂的舆论生态,在线舆论监督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有必要把握关键,对案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广度、速度和准确性。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的意义
        1 有利于了解社情民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宣布,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接近10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0%。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近十亿,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99.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当平民百姓上网时,公众民意也将上网。网络深度融入并深刻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重塑媒体格局,还改变了舆论表达、沟通渠道及发行状况,微信、社区、微博、客户端、视频网站、发布栏、直播平台、抖音短视频作为舆论的重要载体,公开在线观看、评论、转发、留言、竖起大拇指和奖励已成为舆论表达的重要手段,形成了线上下线交织,收集和传播民意的舆论空间。可以进行定期,高效的在线舆情监测,及时、全面、准确地从群众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舆论,这将有助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准确地将人们的情感和舆论联系起来,深刻理解民生、民意和民愿,以方便的方式收集人们的智慧和力量,促进解决人们的苦难和忧虑。
    2 有利于处置舆情、纾解社会矛盾
        中国经济和社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复杂多样,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当公众舆论上线时,冲突和利益通常是从离线状态上线的。特别是随着诸如移动电话之类的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个人网民在真正形成离线舆论或在线舆论变得流行之前自发地暴露、讨论和批评。通过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并迅速收集这些“零星的声音”,我们可以将它们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发生重大的舆论事件。在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多元化观点的网络空间中,网民的群体诉求和监督意愿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力量可以迫使实体应对舆论,影响甚至改变舆论趋势。为了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及时掌握各种动态趋势,我们可以从服务人民、解决问题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做出更好的回应、解释和指导,并为离线处理提供必要的参考。
3 有利于引导舆论、净化网络空间
    当前,信息通信,自我媒体的全球化以及互联网主体的多元化和人口结构加剧了网络舆论领域的复杂性。少数有别有用心的人随意使用热门话题来惹麻烦,混淆舆论和扰乱公众情绪。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互联网谣言和不合理的声音会随意传播,可以很容易地在线上传播到离线,激起公众的情绪,甚至加剧社会冲突并造成次生问题。在传播当前一些政治问题时,不时出现“低红”和“高黑”现象,削弱了主流舆论和价值观的指导力和影响力。舆情监督工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安排和加强,以帮助及时发现网络舆论中的“虚假舆论”以及各种不良信息和现象,以明确的对象予以纠正和指导,加强积极的教育。台独立场鲜明并促进创建干净的网络空间。
二、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分析目的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的重要来源,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和舆论收集的重要平台。只有迅速,准确地捕捉有价值的在线舆论,并及时掌握新出现的趋势信息,才能不断提高舆论应对和处置的可预测性和主动性,准确把握舆论,妥善处理矛盾,科学应对危机,改善局面。提升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和治理能力。
         为了使公共管理能够对网络舆情进行良好的管理和约束,相关人员在进行公共检测之前需要对网络舆情进行检测的必要性进行全面分析,这不仅为后续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助于提高后续工作的针对性。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网络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广,再加上网络传输具有时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而使网络时代成为一种特征。舆论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一些负面信息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它不仅会在人们的认知上产生某些差异,而且会影响社会的主流观念,并在社会上产生消极的氛围。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如果某些人的自我约束力不强,不善于区分是非,往往会被某些人当作操纵社会文化的工具,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当前时代对网络舆情进行检测非常重要。
         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国内在线民意监测服务机构包括主流媒体,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的民意监测平台,以及由软件公司和市场研究公司联合建立的民意监测软件企业。这些民意监测机构不仅可以依靠其完整的监测系统和应用技术来监测传统媒体的在线版本,而且可以对贴吧、微博和博客等社交媒体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专业统计和分析。对舆论进行分析,形成动态的舆论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发展,中国的在线舆论服务业已逐步大规模发展。民意监测服务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监测和分析在线民意事件,并提供客观、中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和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政府理解民意,促进信息的顺畅流通,促进各方的良性互动,还可以借助危机预警和风险防范功能来建立社会共识。弥合舆论之间的鸿沟。
三、网络舆情监测的现状
  当前,网络舆情监督面临内外部压力和挑战。在内部,舆论的回应和指导对监控环节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否能够“迅速、准确、完整”地找到舆论,直接影响着舆论回应的整体效果和最终结果。在外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新形式已经更新和迭代,这给监视在线民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 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在线舆论监测作为回应舆论的基本纽带已被集成并应用到“大舆论”系统中。它缺乏独立性和正常运行机制,更加注重应急响应。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舆论监督人员仍然很难做到尽职尽责,相关人员经常“担任多个职务”,总体团队专业化程度不高,综合能力不强。同时,舆论监督者需要提高其政治敏感性和信息敏锐度,加深对新媒体传播规则的理解和掌握,更全面地跟踪和把握网络舆论的新现象和新发展。否则,可能会“遗漏”或“误判”重要信息。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的支持人员,网络舆情监测往往在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更加关注工作,容易出现监测的“空窗期”。加快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十分必要。
        2 检测技术有待加强
    随着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具有私人交流特征的社交平台的广泛普及,共同兴趣和价值取向的人们自发地建立了网络社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社交空间。从开放的“社交广场”到私有的“社交暗室”,一些不良信息“找到了方向”,这极大地增加了监控在线民意的难度。

循环层通信也容易导致各个群体“挤在一起保暖”,从而导致强大的动员和组织能力,并成为离线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讨论一些公共话题时,微信群和朋友圈“热议”,但在传统平台如门户网站,论坛或微博等“开放意见广场”上几乎看不到。另外,一些不良信息通过网络磁盘云存储释放,也可以轻松避免监视。由于专用网络磁盘属于私人帐户,网络磁盘内容共享具有层级限制和隐私性,从而使一些不良信息成为“逃脱检测”。
         3 难以辨别真实民意
         准确理解社会舆论是监视在线舆论的最重要目的之一。但是,在线舆论并不一定反映真实的舆论,因此需要仔细区分和分析,以将虚假与真实区分开。首先,由于网民年龄较小,网络表达粗俗而支离破碎,仅通过文字,音频,视频和图片获得的舆论往往充满情感和非理性的内容。其次,在一些舆论活动中,一些网络舆论领袖的强烈意见已经使“沉默的多数”黯然失色,在“回声室”效应下形成了“每个人都同意”的虚假的“升温”。第三,某些主题的兴趣小组不热衷于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很容易得到其他“键盘手”的认可。此时,网络中的舆论需求可能与真实的舆论有所不同。第四,在某些情况下,别有用心的人借此机会大肆宣传和混淆舆论,并干扰舆论的真实表达。
        4 视频传播的即时追踪之难
        移动短视频和网络实时广播是近年来网络通信领域中的现象学产品形式,使信息阅读进入了可视化时代。特别是网络广播,一种高度互动的视频娱乐媒体,由于其平台的开放性,实时通信和互动性以及不可变的真实性而受到用户和资金的青睐。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恶性竞争,内容同质化,“三俗”内容滋生等问题。尽管国家已经发布了相关管理规定,但是边缘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值得警告的是,网络广播由于其现场性,即时性和不可预测性,很容易成为滋生和传播舆论的新土壤和渠道。
         5 多元传播的语言障碍
    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实践中,信息文本的发现以及文本语义的解释和分析几乎是同步的。如今,Internet上的信息和文本是千变万化的。各个国家和种族的混合语言,字符的异化表达以及在线表情符号的应用,都可能成为准确监控在线民意的实际障碍。一方面,由于未能掌握网民的最新表达习惯以及各种新的网络符号的含义,监控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网络民意。另一方面,在国际舆论监督中,由于信息主体的多样性,媒体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工作团队中缺乏熟悉多种国家和语言的人才,是工作中的缺点。
四、提升网络舆情监测能力的策略          
         1 构建“机器+人工”相结合的舆情监测模式
         网络信息就像汪洋大海一样,如果单单靠有限的人力和精力无检索关键词、盯守平台等手段去开展工作,既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又缺乏可持续性和科学性。因此,一定要引进或者开发使用效率比较高、性能可靠的技术系统来作为最重要的支撑手段。尤其是在重大事件热和点话题中,网络监测系统所提供的综合数据分析以及网络舆情走势等这些信息对舆情的研判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环境会给技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带来一定的影响,监测能力也还没有完全达到智能化水平,多多少少还存在着一些像技术滞后、不能准确识别网络语义等问题。在通过机器设备来拉网式进行面上巡查监测的基础上,还离不开监测团队的人工力量去进行纵深挖掘和精准研判,只有这样获取的民意才是相对真实和完整的。目前,“机器与人工相结合”的模式对网络舆情监测能力的提升是很有效的。
2 建立联合联动的舆情监测机制
         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仅仅依靠一个部门的力量进行舆情监测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充分发挥多专业领域、多部门的监测优势,形成联动合作、资源共享的监测机制。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构建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及立体化、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划分监测对象和监测平台,促使网络舆情监测从“大海捞针”到“有的放矢”的转向,从“孤身奋战”转化为“协同行动”。另一方面,要善于吸引高校、媒体、社会的专兼职人员,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舆情监测团队,不断扩大阵线。
        3 建立常规专项相结合的舆情监测制度
        网络舆情监测是基于结果的。相关机制体制的建设要避免教条化、机械化,做到“随网动、随网变”,从而在标准化的前提下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一方面,在定期舆情监测方面,可以多使用舆情监测软件系统,以及网络信息检索的技术支持,适当减少人力配置。另一方面,加大专项舆情监测的投入,即针对某一领域内的某一行业在某一事件、某一热点话题中,可以集中优势力量,深入挖掘网络舆情;特别是各种苗头性诉求、理性的建设性建议等,可以为舆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4 打造懂技术有素养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
        网络舆情监测的基础工程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建设一支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专业化队伍,做到各司其位,各司其责。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为信息监测领域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业务骨干。不断改进、创新用工制度,积极将新闻传播、舆情信息、网络新媒体、大数据、计算机等领域具有一定特长的青年人才引入到网络舆情监测队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实现各尽所能、人尽其用。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是社会文化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各个相关部门一定要应重视网络民意,不断完善和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工作人员应依据公共管理职能和工作性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新媒体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引导机制以及应急响应机制,结合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方式,有效引导和监督一些负面舆论,使舆情监测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2-03)[2021-04-15].http://www.cnnic. 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2/t20210203_71361.htm.
[2]新华社.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4-26)[2021-01-22].http://news.xinhuanet.com/ newmedia/2016-04/26/c_135312437.htm.
[3] 郭子辉,谢安琪.信息“疫情”的扩散特点与网络治理研究[J].传媒观察,2020(08):30-34.
[4] 蒂姆·阿彭策勒.人工智能科学革命[EB/OL].美国人文与科学院,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 2017/07/ai-revolution-science,2017-07-07.
[5] 张茜.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新闻产业链重构[J].新闻文化建设,2020(13):179-180.
[6]臧翔宇,田芝健.网络文化安全伦理问题的疏导与管控[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2(2):151-156.
[7]刘海明.规范网络舆情预警活动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6(2):169-172.
作者简介:公绪玲(1974-01),女,汉族,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当前职务:项目经理,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统计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