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王宇龙
[导读] 众所周知,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
        王宇龙
        南京高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众所周知,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提高警惕,多加关注。要知道,搞好施工管理有助于改善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进一步稳定发展,对增强我国社会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策略,旨在为相关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就目前的建设项目而言,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施工管理中,根据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准备中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施工管理的主要问题是材料采购和图纸设计过程。首先,对于物资采购,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成本意识。在采购阶段,他们没有根据相关成本预算制定采购计划。材料的数量和性能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实际情况,会对工程进度和质量产生影响,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工作人员对工程量及相关内容没有具体了解,对待工作不严谨,缺乏全面的调查研究。另外,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人员不了解相应的技术规范,图纸上的信息没有及时传递给施工方,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没有做好,造成质量隐患,在后期施工中可能造成返工。
        1.2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在中国多为高层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高层建筑不仅施工难度大、危险性大,而且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也更为严格。在现场管理中,许多工程会在施工阶段突发一些安全事故,造成企业利益的损失。纵观这些事故发生的背景,主要原因是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没有对现场的危险品和危险场所做好相应的标牌和警示工作,导致安全隐患。
        1.3监理工作不落实,随意性大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通过昼夜施工提高施工速度。在此期间,作为相应的质检部门,没有有效参与整个项目管理,无法对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导致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不符合工程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验收环节没有落实,监理人员也没有落实
基层责任在管理环节,建设工程质量不达标,安全得不到保障。
        2、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2.1完善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从施工计划、项目实施到项目结束都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

作为项目负责人,要根据项目市场发展现状和以往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在当前大数据发展的大背景下,运用技术网络技术,整合工程建设的内部结构,将各工程环节连接起来,构建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潜在风险,从源头入手,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和管理,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统一意见后及时纠正,确保工程建设科学进行。
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落实责任人和监理人的责任,确保整个管理环节有序进行。
        2.2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监督体系
        为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秩序,必须根据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质量监督体系,明确人员职责,督促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做好自己的监督工作。
        (1)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秩序
        而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则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施工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物资设备管理制度、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等。,避免施工现场不规范的施工管理和施工作业。
        (2) 建立集体监督机制
        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管理和监督水平,建立集体监督机制十分重要。因此,根据现有情况,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需要改变传统的监理模式,遵循“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的执法理念,建立集体监理机制,配备两名以上同一或类似专业的监督员,其专业资格应符合专业要求,禁止无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上岗。针对建筑工程不同的监理要求,经监理方负责人签发后,按不同要求实施相关工作,确保监理机制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3) 建立行为监督与身体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体系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质量监督中,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建立施工行为监督机制,避免日常监督、制度约束和巡视监督下的不规范施工行为。对于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要依法建立实物监管的运行机制
以达到相应的标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范。
        2.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类型大、工种多的特点,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要根据岗位情况进行选人,确保值班人员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同时,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素质、专业技术、设备操作、安全防护和质量意识,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根据工程运行的各个环节,将具体责任落实到相应的负责人身上,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各环节发生不良事故的概率,确保各施工环节的有效衔接。
        3.结论
        总之,在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战略进行优化和改进,以促进建筑业的新一轮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博赵孙强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地产(中汛桥),2018(10):103
[2] 饶磊。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学报,2019,27(09):97
[3] 叶丹。新建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巨社,2019(35):169+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