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何明
[导读] 加强党内政治监督工作,使其具体化、常态化,是确保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何明
        广西贺州市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542899
        摘要:加强党内政治监督工作,使其具体化、常态化,是确保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深刻党内政治监督的内涵,真正落实落细,最终打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政治生态,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本文首先概述了党内政治监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推进国企党内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推进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策略
        前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引领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国企党建工作中,党内政治监督是强化党制和党建工作的基础与核心所在。要想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同时落实好党内政治监督的具体化和常态化,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党政工作的顺利展开。
        一、党内政治监督概述
        党内政治监督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方中央提出来的一个明确的概念,是统揽“四个伟大”和“两种革命”以及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提出来的概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党内政治监督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概括的说,党内政治监督的内涵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性指导,以坚持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目标和方向,以“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性要求,以党章、党规以及宪法法律,尤其是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政治生活准则等政治规范作为依据和标尺,促使全党同志紧紧围绕加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党的建设、坚持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时代重大政治任务而开展的监督活动。
        二、推动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重要意义分析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特殊的政治体制,在新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注重高效的党内政治监督具体化和常态化,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党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国有企业开展党内政治监督工作,需要国企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真正落实“两个维护”,即坚持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央核心全党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和集中统一的领导。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只有真正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真正树立“四个意识”,从而有效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违背党的原则、违反党建纪律以及国家法律等不良问题的出现。如果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偏差,就会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保证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工作的具体化、常态化,才能确保其保持高效发展的方向,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发展,从而引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推动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
        当前,要想推动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工作的具体化和常态化,首先必须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贯彻落实,真正在国内基层完善党组织建设,这样才能认真督促国内上自党政领导,下至一线职工都能够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严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实现国旗上下统一思想认识,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而有效强化国有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和部署。

众所周知,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作为共和国的长子,长期以来,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更应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从而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而只有加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将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落实到国企的纪检监察工作当中。
        (二)制定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管理政策
        当前,要想推动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工作的具体化和常态化,还必须制定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管理政策,从而保障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做好各项政治宣传工作,切实完善党内政治监督工作,进而保证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工作得以顺利展开。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不是简单地喊喊口号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结合国企实际的发展情况,逐步建设完善的党内政治监督管理政策。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应针对国企内部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态度,以及他们对于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考核,并将其纳入到党内政治监督工作管理的范畴之内,真正做到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政治要求来监督并执行,针对存在的有损企业形象、破坏制度环境的人员,应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和严厉的惩罚;其次,相关国企还应确保党内政治监督管理政策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覆盖,这样才能有效抓住国企内部党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从而推进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最后,国有企业要想推进党内政治监督的具体化和常态化,还必须符合国企实际的发展情况,在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充分融入党政工作,使党内政治监督与国有企业的各项业务工作相融合,从而真正推动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
        (三)打造高素质的党内政治监督团队
        当前,要想推动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工作的具体化和常态化,还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内政治监督团队,这关系到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管理政策能否有效落实。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步入到深水区,这对于国企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讲,肩负的责任更大。因此,国有企业党政领导人员必须提升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才能有效贯彻落实“两个维护”政策。在具体操作中,相关国有企业首先应加大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为此,国有企业的党政领导人员首映确保纪检监察部门能够独立于其他管理部门之外,并且选拔合适的工作人员,避免出现师承关系或裙带关系,从而确保党内政治监督管理人员能够公正、公平、公开的开展监管工作。同时,对于选拔的人才还要进行必要的培训教育,促使他们通过培训教育,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并且还要将监督管理权力真正落实到纪检监察部门,这样才能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放开手脚开展党内监督工作,坚持原则和底线,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在遇到政治问题时才能快速予以解决,从而利用党内政治监督工作推动国企的现代化发展建设;其次,国企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应深入生产一线,切实了解一线员工的工作,从而能够从企业的基层员工开始,逐步解决实际的政治问题,并引导基层员工参与到党内政治监督工作当中,从下而上逐步打造坚实、稳定的政治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监督的具体化常态化,是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现转升级、健康发展的重要推手。因此,相关国企必须严格遵循“两个维护”思想,通过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管理政策,并打造高素质的党内政治监督团队,从而真正将党内政治监督工作落实到企业的基层工作当中,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春玲,邵景均.新形势下政治监督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No.154,(04):82-88.
        [2]魏晓文,张玉超.论新时代强化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实践逻辑[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v.22;No.123,(05):110-116.
        [3]孙从从.突出目标、把准重点、注重方式——浅析如何做实国有企业政治监督[J].中外企业文化,2020,No.609,(08):137-138.
        [4]王希鹏.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基本经验与推进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No.150,(06):101-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