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斯艳 韩贤忠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产品总装、测试过程中,各部分设备逐级装配成产品。而产品质量与装配过程质量息息相关。在成品状态下,各设备装配情况无法检测。出现问题进行追溯时,需要返工拆除产品,耗时耗力,且拆除过程中易出现其它质量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对产品装配过程进行图像拍摄、存档,作为过程质量的依据。不同项目、工艺过程对图像拍摄内容、位置、数量、人员都有不同要求,由人工管理易出错、图像不受控,且后续查询时耗时耗力,需要设计开发一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辅助管理。
关键词:装配;图像;人员识别;质量管控
1 引言
目前,在质量问题处理过程中,通过使用相机对质量问题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将相机内的图片存入电脑,并在电脑上重新命名保存。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图像管理过程繁琐,图像按产品、工序、位置命名时间远超过拍照时间。拍摄多个产品进行命名时,易造成混乱;
(2)没有工序、工步间参考图片与实际图片的比对效果,实际图片拍摄结果差异大;
(3)图像拍照无身份记录功能,不利于后续追溯;
(4)图像导入导出过程需人工记录、维护,易出现遗漏、错误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质量图片集成软件,通过计算机和摄像头,需将摄像头图片按照批次号、序列号自动生成及图片保存。
2 基本方案
将所有的质量图像按照型号、代号、所属工艺、工序、工步的顺序对图像进行关联存储。对图像拍摄人员、检验人员进行记录,对图像检验状态进行管控。提供系统管理员、工艺员、操作员、检验员4种角色,不同角色执行不同操作赋予不同权限。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系统管理:由系统管理员配置系统参数;
用户管理:提供系统登录,更改密码,添加、编辑、删除用户的功能(由系统管理员执行);
图像拍摄:调用摄像头驱动程序拍摄图像,提供标准图像(图像模板)与待拍摄图像的比较靠功能;
图形管理:提供拍摄图像的添加、删除、修改及图像检验(检验员执行)功能;
图像模板管理:提供添加产品型号、工艺文件编号、工序号、工步号的编辑功能,并指定标准图像作为图像模板(由工艺员执行);
导入导出:将图像导出到其他文件夹,或从其他文件夹导入图像的功能。
3 实现过程
3.1 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支撑层、业务层和界面层。支撑层由数据库、Java框架组成,提供基本的数据和软件架构支持。业务层对应软件功能。用户界面对应软件操作界面,界面以C/S架构实现,主要包括登录界面、拍摄界面、主界面等。
.png)
3.2 数据库建立
系统的数据库主要包括3个表:用户表、图像模板表、图像表。各表的定义见表1~表3。
3.3 摄像头的调用
质量图像管理软件使用Java开发框架进行开发,通过Java开发框架中的webcam-capture工具包实现摄像头调用、显示图像、参数设置等功能。拍摄界面设置“确定”按钮,点击“确定”按钮后,调用webcam-capture工具包,进行图像拍摄。拍摄后图像以PNG格式保存在数据库中,完成图像拍摄存储功能。
4 软件使用效果
系统登录界面如图2所示,登陆时需要输入用户账号和密码进行验证。软件预留了二次开发接口在后续扩展中,可设置为使用ID卡刷卡登录。
.png)
系统登录后,进入图3所示界面,初始界面包括主菜单、查询面板、拍摄参考面板、图像显示面板等内容,主菜单如图4所示。系统管理员账号登陆后可点击“用户”->“添加用户”子菜单,弹出图5所示添加用户界面,进行用户添加。
.png)
使用检验员登录系统,在图像选项卡中,右键选择图像,弹出 “合格”、“不合格”的界面,选择相应菜单项,即可修改图像状态。修改后的图像不允许操作员编辑。
软件使用时,由工艺员配置工艺、工序、工步及标准图像参数,操作员对照标准图像进行拍摄,可防止图像漏拍、错拍的情况。拍摄完成后,系统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存储,通过型号、代号、工序、工步等信息可查询到相应图像。由检验员检验后的图像不允许修改,可保证图像的内容不被篡改,符合使用要求。
5 结论
质量图像管理软件对生产过程中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了管理,并根据车间工艺、检验、操作人员等角色分别赋予了相应权限。使图像数据管理更为规范,保证了图像状态不被随意篡改。软件设置了图像模板,通过与图像模板对比保证了图像拍摄的角度、清晰度等的一致性。同时如后续产品出现故障需查阅图像时,通关软件进行搜索可大大缩减人力及时间的投入。方便了车间的使用,保证了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拍摄图像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