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配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控的提质增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8期   作者:马云飞
[导读] 农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对提高农配网建设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
        马云飞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威远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省内江市  641000

        摘要:农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对提高农配网建设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提高农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工作人员应当秉承全过程管控的理念,了解农配网位置、管控细节、管控重点的要点下落实提质增效的方案,进而提高技术管控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就农配网建设全过程管控的提质增效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配网;全过程管控;提质增效
        引言:
        全过程管控技术是结合工程建设的需求、工程技术标准、配电网络的特点总结的综合性管控模式。通过运行该技术进行宏观监控,可方便技术人员及时了解农村配电网络建设的基本规模及工程标准,方便从多个角度进行现场管理,进而提高农村配电网络的建设水平,巩固整体工程的有效性。
        一、农配网工程建设及布局的问题
        1. 部分农配网布局不合理
        农村发展的日益迅速,增加了对稳定用电、供电方面的需求。但是,若部分农配网的布局、管理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局部线路所承受的压力过大,致使用电设备的使用方面问题的发生。另外,若部分线路的出现老化、损坏、断路的情况时,可能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用电质量。一旦配电网络的安全性达不到应用标准时,会导致局部线路的感应电流超标,造成变压器、用电设备烧毁的情况,致使农村用电过程出现严重损失。
        2. 变压器设计不科学
        变压器是稳定农配电网络供电电压的重要设备,它可确保配电线路录入、输出电压在额定指标内。但是,若变压器输电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能量损耗情况时,可能会导致变压器电容器损毁的情况发生。另外,变压器设计不合理因素还会造成变压器用电负荷过大的情况,一旦配电线路长期处于负荷状态时,可能会导致线路损毁、用电安全隐患的现象,威胁了整体电力系统的安全质量。
        3. 接线改造不系统
        农配网工程用电管理过程中,应当做好对关键工程的管理工作,探讨接线要点及接线改造要求,可协调工程规划与工程设计方面的影响因素。但是,若部分设计人员没有评估出与接线改造相关的三相负荷要点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电路的电压较低方面的问题。在长期线损运行的影响下,不仅会导致变压器过载,还会造成整体供电质量方面的安全隐患[1]。
        二、农配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控的提质增效的重点措施
        1. 配电网络的规划与立项管理式设计
        农配网项目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校验不同线网的规划、使用情况,结合农村地区的环境、生态因素选择出最优质的控制方案及管理顺序,有利于提高整体立项管理的科学性。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农配网线路的规划与前期调研工作,依据项目的佐证要点、基础材料、控制依据确定规划方案,有利于全面提升投资、立项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探查并决策出需要改进的立项方案,依据项目的潜在问题及供电设计因素进行探讨,进而提升立项管理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第二,投资方案完善期间,工作人员应当梳理好控制清单,要求供电部门、营销策划部门、管理部门参与至项目的改造,采用动态化的审核思路分析农配网的应用需求及排序要点,可在修改、更新、创新政策要点的过程中精准地审核处项目编制、项目排序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而提升立项管理科学性。同时,应当注意三相负荷的控制要求,在协调管理重点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标注。


        2. 重点工程的勘察设计
        农村配电线网的使用、规划、应用期间,工作人员应当探讨农配网的勘察及设计要点,采用动态化的评估方案分析配电线网的使用、投资、管理、运维方面的技术,再结合现场控制标准分析出地形生态、环境特点、线路负荷等方面的指标数据,可在了线路使用要点、设计要点的过程中解决设计不合理的安全隐患因素。第一,塔杆基础布置期间,工作人员应当探讨工程量及物资使用方面的关系,结合重点项目的改造、变更需求进行探讨,可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对农配网建设的影响。若需要对局部线路进行改造时,应当分析改造计划的合理性,评估改造模式是否会对整体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2]。第二,应确立改造标准及改造原则,评估出改造区域的地质生态,再结合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等方案了解项目变更和改造需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消除造价不合理的因素。第三,现场勘查监控中,应当设立完善的责任控制机制,采用绩效管理的控制思路明确项目监督、责任权属之间的关系,可方便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评估报告及分析单据。通过利用动态筛查的方式对特殊地形的特点进行监控,确立配电管理机制及专题报告,可消除工作人员前期设计、控制、管理方面的工作压力。
        3. 工程现场管理
         农配网工程的施工工期在4个月左右,故需要工作人员总结农村环境、地域生态的特点,了解工程现场管理的技术需求,再使用必要的技术管控方案进行进度控制,有利于消除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因素。具体而言,应当注意以下要点:第一,强化供电场所的现场管理监控,采用合理的规定核查与供电相关的质量需求,切记不可随意变更管道、配电线路、变压器等元件的位置。第二,供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期间,应当避免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通过了解不同电气元件的功能性、质量标准及工程建设需求,要求业务及施工管理部门组建关联性例会流程,以确保供电场所的衔接标准、施工方案及项目统筹寻求均在合理的技术标准内,进而提升工程的质量及运行效益。
        三、农配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控的提质增效的优化措施
        1. 农网配电线路规划的优化
        农网配电线路规划设计期间,工作人员应当依据农网配电线路的应用、设计、使用方面的需求进行总结,了解到农户用电的时间及线路的损耗状态。通过建立全过程控制流程,使用信息化技术探查农网的运行模式及使用要求,可确保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另外,农网线路设计期间,工作人员应当探查线路、电网的分布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控制模式探讨农村地区用电规划方案及使用方案,再结合科学的线路构架、线路入墙的等模式解决各支路线路供电不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农配网工程建设期间,应当注意避免电能的浪费现象,尤其是不科学的线路损耗及老化的分析工作,可在规避、测试、管理期间提高配电网络使用、协调、控制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加快农村的经济建设。
        2. 重视农网谐波的设计力度
        为全面提高供电、配电线路的稳定性,需要工作人员了解农网谐波的实际情况及影响,采用科学的控制标准强化谐波的治理质量,可促使各个电力设备均在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中进行。若农网谐波的数值发生一定波动现象时,应当注意谐波功率变化及其负荷指标对线路运行的影响。通过在多次测量、多次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冲击型谐波的频率及负荷,可测试出电网、电流的畸变情况。同时,为消除农村配电网络运行期间感应电流过大而导致的绝缘因子损坏的情况,需要工作人员建立动态化的补偿方案,采用科学的治理方案及管理模式评估出谐波的发生原因及发生情况,在必要的控制下控制谐波的产生概率,达到保护用电网络、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目的[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配网工程建设期间,工作人员应结合全过程管控的方式完善立项、勘察、管理、评估等环节,探讨不同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采用动态化的评估思路控制不同问题的发生概率,有利于在必要的安全校核分析、数据监控、电网系统运行评估的过程中,为管控方案提供技术支持,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礼. 新时期农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J]. 通讯世界,2019,26(12):189-190.
[2]李强,余茂娟,王春梅. 农配网改造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电工技术,2020(14):99-100.
[3]任建勇,栗军. 农配网工程管控流程改进措施的探讨[J]. 中外企业家,2019(14):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