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良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在我过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私家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多,公路的承载负荷与日俱增。要想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使用寿命,必须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探析,确保整个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要求。沥青路面为沥青、纤维细集料共同凝结材料,具有抗高温、耐水、耐低温的特点,表面光滑、平整度高、噪音比较小,在公路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方便了社会大众的出行,也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简单来说,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较为便捷,在使用过程中维护的投入较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保有量逐步增高,进一步地对道路工程质量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通过对当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的检验与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与完善,最终达到提升沥青路面质量水平的目标。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机械为沥青摊铺机,在沥青路面实际实施的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供给属于间断性的,因而导致摊铺机自身所承载的负荷分布不均匀,造成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出现误差,严重的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最终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沥青路表面中,一些物质会渗透到沥青集料的混合面上,导致沥青膜的逐步掉落,严重的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加强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与检测,才能有效的地保证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以及持久性。
1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质量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得到显著提升,但沥青路面在公路施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沥青路面铺设过于松散。此现象在公路行业施工中普遍存在,而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水稳定性相对较差,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没有采用有效方式控制动水压力,造成沥青路面在铺设过后过于松散。(2)缺乏对温度的有效控制。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时由于进度等原因的影响,在沥青路面铺设后没有进行压实工作或压实工作不到位,导致路面质量降低。其次还有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质的原因,无法全面落实沥青路面压实工作,使其压实度无法达到规范标准。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对沥青进行混合时没有科学配制混合料,使沥青的耐高温特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影响沥青路面质量。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析
2.1混合料配比技术
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做好配比试验分析,确保最终的配合比符合要求。在混合料的配置过程中,应对各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在试验室中进行成分的分析以及判定处理。如果结果符合要求,则要根据技术参考进行标准化、规范性的操作处理。在搅拌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搅拌时间,做好材料温度控制,重点进行沥青路面混合料材料的配比质量控制,保障其符合施工技术的各项要求。
2.2边坡与路基质量控制
在边坡质量控制时,要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消除落石、滑坡等隐患。通过栽植适宜的植被,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边坡的可靠性,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也可以利用浆砌片石以及钢丝网等主被动拦截措施,避免落石的发生,对车辆通行及路面安全造成的影响。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重点在于稳定性,挖方区域要保证路堑的坡比,控制内容与边坡相类似,填方区域要保证路堤的安全,除与以上的类似参数外,还要保证压实度、密实度、排水等质量控制重点。
在道路养护的过程中要提高维护水平、加强日常监护工作,及时掌握边坡、路堑、路堤的基本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保证道路安全使用。加强对地质变化情况的监控,减少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对公路造成的影响。由于大量的动水会带走缝隙内部的填充物,造成道路整体失稳的情况,所以要及时做好山体等的排水,并且出现地质灾害之后通常会有大量的水汇集,如果没有及时排水,地表水会引起周围的二次滑坡,可通过设置截水沟、排水沟等设施,与附近河道、水渠相通,确保积水快速排出,减少道路的安全隐患。
2.3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整体性能的指标中,最关键的就是压实度。在对公路沥青压实度的检测中,常采用的方法是钻芯取样和核子密度仪进行检测。钻芯取样的检测方法,前提是沥青混合料碾压的完整性和温度的适度性,才能保证压实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钻芯取样的方法会对沥青路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取样的方法较为复杂。核子密度仪的检测方法,不需要等到沥青混合料温度冷却之后再进行取样,而是在混合料摊铺压实后进行取样、调查与检测,可以及时获取试验数据。如检测结果较设计参数存在偏差,可以立即进行修正与改进,保证沥青路面的成品质量。采用核子密度仪的检测方法,施工单位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路面施工质量,进而逐步提高施工的精确性,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测量结果准确度较高。
2.4接缝施工技术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时常需要进行接缝施工。接缝的处理,要清除接缝处的粉尘、杂质等,根据现场实际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接缝可分为横向接缝和纵向。横向接缝处理可采用垂直的平接缝,摊铺适量沥青混合料并进行横向碾压,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要错位>1m,摊铺碾压时,应加强混合料温度的控制,控制在50~100℃为宜。纵向接缝处理中,要保障2台摊铺机同时作业,预留10cm或20cm的宽度,通过热接缝的方式进行碾压处理,摊铺碾压时,应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每碾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0~20㎝,直至压路机整体在新铺层上碾压为止,而后进行纵向碾压,碾压时采用先静压再振动的方式。
2.5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因此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在施工中因为经济利益等影响,对施工工艺往往不能正确应用,使得在实际操作中无法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甚至会缩短公路的使用年限。通过不断更新与完善施工技术,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实际应用率,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中,应当加强对过程的管控,提高混合料的综合性能,充分发挥沥青料的优势。首先在搅拌前,应当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测检查,却卜原材料的质量。其次在沥青混合料拌合中,要采用间歇式的搅拌方法,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融合度,间歇式搅拌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较为简便,且能够提高拌合料的强度,进而充分发挥沥青混合料的利用价值,保障施工质量。同时在沥青混合料搅拌期间,应当采用适宜的温控措施,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沥青混合料搅拌效果造成不力的影响,在沥青混合料搅拌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搅拌时间,避免因搅拌时间过短或过长,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结语
总的来说,在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的管理中,除了加强施工工艺的管控外,采取试验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验证沥青路面质量,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在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重点是对沥青路面相关的原材料、配比、混合料、成品性能、压实度、强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与评估,以此来保证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水平,促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延伸,更好地为今后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提供依据和参考标价值。
参考文献
[1]努尔尼加提·艾力.分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J].吉林交通科,2017(01):17-19.
[2]武银君.压实度实时监测技术应用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0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