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1期   作者: 范勇涛
[导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业提供了更多可能

        范勇涛
        云南城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业提供了更多可能,近年来,BIM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地大型建筑工程管理中,其可以对项目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建造三维立体模型,直观模拟建筑概况,方便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及时发现设计缺陷并及时调整设计施工方案,极大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也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了我国建筑业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全面引入BIM技术,从开始的实地勘探,绘制设计图纸,动工建造,完工交付到后期的运营维护,真正意义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和项目工程质量,使得工程建造有序的推行,降低误差、节省时间。本文将阐述BIM技术的重要性,通过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如何提升应用效率的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
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BIM技术是一种信息建模技术,其能够整合建筑性能要求、建筑建造要求、建筑施工要求及设计施工要求等各方面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其统一在建筑模型上,方便主管部门、施工、监理和业主等参与建筑项目的各界人士直观看到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甚至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使项目各方可以互相配合,提高建筑质量,节约项目成本。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建设引入了BIM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其在现代建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首先,引入BIM技术可以促进项目各方合作。BIM技术可以整合建筑所需全部项目信息,建筑工程项目十分复杂,牵涉大量机关单位和人员,只有各方合作,才能更好的推进项目进程,BIM技术中所包含的大量数据,可以在项目各方中共享,极大的促进了各家公司的互相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降低数据误差。项目建设涉及大量数据,传统人工收集处理极易产生遗漏和误差,而BIM技术将大量数据整合成数据库,不仅方便数据的保存,更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降低误差的发生,为项目建设提供精准的数据,提高工程效率。
        最后,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传统人工计算和整理数据中,因数据数量极大,需要更多的人来进行收集和分析,加大了人工成本且浪费很多时间。引入BIM技术后,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往往一个专业人员即可操作,且计算机运算速度极其迅速,也节省很多时间,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勘察阶段。所有建筑项目在动工建造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进行实地勘验,只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所设计的图纸,才能更好符合项目要求。在实地勘探中引入BIM技术,能够将测量数据直接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动态模型,方便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建筑方案,避免地质环境对工程建造产生影响,提高设计方案的实用性[2]。
(二)设计阶段。在得到勘察数据后,可利用BIM技术,将勘察数据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模拟项目整体情况,设计合理的方案,并根据模拟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发现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并降低设计误差。在复杂的建筑项目中,可利用BIM技术简化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直观反映建筑概况,提升设计效率。其在设计阶段也可减少设计方案的变更,BIM中包含不同公司不同专业人员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数据,这就促使项目各方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减少设计冲突,极大的降低了工程造价。

与传统平面设计图纸相比,BIM可提供建筑空间关系的参考,设计人员可通过碰撞检查来发现方案中的冲突点,也可通过漫游检查模拟建筑物的内部构造,全面设计建筑节能,安全和采光方案,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
(三)施工阶段。
        首先,BIM技术可提高广告效果。其构建的三维立体模型,可以使人们直观了解项目的整体概况,并保证后期建筑成果,代表了项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更为项目的宣传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其次,BIM技术可提高施工效率。其包含大量数据和信息,可以在模型中整合出来,创建出数据库,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库迅速计算工程量,提升运算速度的同时也降低运算误差,提升了施工的效率;施工人员更可利用数据库提取项目的全过程和其中的关键节点,提高管理效率。
        最后,BIM技术可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传统项目施工过程中,通常以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为准,没有全面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过程经常出现误差,拖延了施工进度。而BIM技术可在搭建建筑模型后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并作出调整,如增减建筑物或者内部构造等,使得施工方案更加合理。同时,可以使项目各方更好了解项目实际情况,加强合作,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提升项目效率。
(四)运维阶段。BIM技术的可视性,使得其可以进行隐蔽工程的管理。建筑物中往往有些不容易发现的位置,如墙内埋线,下水管道及承重墙位置等,这些部位不暴露在建筑物表面,给后期维护造成难度。而BIM技术在建模中,能将这些隐蔽位置反应在模型中,其数据库也可保存设施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库和模型,可直观发现隐蔽位置,方便后期维护管理[3]。
三、如何提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
(一)培养专业人才。BIM技术的更好利用离不开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对此,各个单位要重视人才的作用,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队伍,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可组织相关培训,提升相关人员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借鉴国内外优秀项目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设计符合本土化要求的培训方案,聘请专业人士对员工进行培训,综合提升员工理论知识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开动创新思维,结合项目实际状况,针对技术条件限制,积极调整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打造符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的专有BIM技术应用体系。
(二)创新监督管理体系。BIM技术因其全面化真实化可视化等特点,可以在项目日常施工管理中,提供极大的监督管理作用。各相关单位应注重监督管理体系的创新,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及时更新理念,将该技术应用到实际管理过程中。可组织相关人员,参与BIM技术运用的全过程,并在参与中发现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利用技术革新,完善其不足之处。并利用其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失误及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进,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三)落实管理理念。施工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到BIM技术在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将其充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可出台相关管理制度,详细规定项目建设中从实地勘察、规划设计、项目动工、项目交付及最后的日常运维中,应如何利用BIM技术指导工作,设立每一步骤中专门负责人员,监督工作的实施情况,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协调相关人员之间的合作。真正发挥BIM技术的巨大作用,全方位提升实际管理水平[4]。
结语:BIM技术可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把控和监督,降低设计施工误差,节省施工时间,减少风险,各建筑企业应认识到其优势并不断大力推行BIM技术的应用及创新,使其更好为建筑工程管理而服务,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修建.关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信息化,2020(12):82-83.
[2]刘文秀,贾晓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23.
[3]许凯,孙启龙.BIM技术的优化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5):106-107.
[4]荣启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203+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