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1期   作者: 卢根茂
[导读] 建筑工程项目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一部分

        卢根茂
        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一部分,新时期人们对建筑物整体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对此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管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重点研究的内容。针对建筑项目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我们要深入分析成因,是管理不到位还是施工技术水平不够优化导致的,分析出相应的原因之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控制,提升房建项目施工质量。在项目的开展中要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工程管理工作对于促使项目实现管理目标的作用,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做好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的管理工作,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从我国工地的现状分析,加强管理工作要从工程的质量、现场进度、造价预算、项目安全性能等多方面进行。在管理上要注重科学实用性,避免盲目追赶工期或者效益而影响质量。目前的质量管控主要是根据在施工阶段发生的一系列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行为,可以细分为工程选材的监管、现场操作技术是否合规等。总之,项目的管理要紧紧围绕工程质量开展。在施工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加强现场管理,严把质量关,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使得产品符合最初的生产目标。因此,必须培养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可以通过项目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管二者相结合,共同促进建筑安全施工,将各种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做好现场施工中的工期和企业利益的双重保障。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把关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
        2.1施工材料监管不足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更为复杂,施工材料种类多元,数量繁杂,施工材料管理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受制于当前材料管理规则和流程的不完善,施工材料监管实效性差。表现为材料采购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浪费严重等。施工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及隐蔽性工程中的劣质材料使用监管不到位,为整个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2.2环境影响因素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中,环境因素对于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影响也较大。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的管理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指暴雨、泥石流、洪灾等,这些不可逆的因素会对建筑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人的管理环境因素是指项目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制度的不健全会使得管理内容不明确,管理职能划分不清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会影响管理效率,不利于施工质量控制。
        2.3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对建筑企业的整体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的来说,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约束建筑企业的各项行为,也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把控,整体建筑项目的施工水准也得到了稳固的保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就是提高企业整体水平的最佳方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建筑企业的“定时炸弹”,施工进展与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将进一步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对管理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才能为建筑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贯彻和落实管理制度,将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避免出现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各层员工出现工作交接混乱的问题。要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各司其职,企业才能高效运转。

因此,为了建筑企业的稳定,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地完善,对建筑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员进行高效管理。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
        3.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鉴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材料管理不理想的实际,建立完善的材料监管体系和检查制度,确保材料的购买使用及储存符合相应的规定,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严格把控采购及检查工作,在材料质量性能稳定的情况下,优选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要树立“以质量求胜”的发展目标。重点是建筑材料的采购及使用管理,严禁施工管施工中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徇私舞弊、材料浪费等问题。材料管理要立足实际,契合施工特点及施工顺序,提高材料管理工作开展的适用性,也指导做好材料的开入库管理。坚持贯彻落实材料管理的“三重防护”,采购前的质量检查,进场前的质量抽查、使用中的质量检验。反复检查,确保土建工程施工质量。
        3.2施工环境的管理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效益,必须重视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并确保其贯彻落实到位。而环境的管理也影响到施工质量,使得施工流程规范、材料绿色环保、施工操作标准、质量符合绿色标准等。在具体的管理中,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保宣传。特别是施工作业人员,让环保教育深入人心,环境管理得到所有人的重视,自觉防患于未然,提升建筑的环保性能。施工单位要制定环境管理制度,有章可循,完善环境监测与检查制度,环境监管纳入到施工日常管理。及时发现不符合环保的质量问题,调整施工方案。
        3.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为建筑施工奠定了基础,是建筑施工亲重要的准备工作。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更加顺利地实施建设工作。因为缺乏与施工现场的联系,需要加强企业对现场的把控,应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管理部门应该最大地实现自我价值,设定方案、实施方案、完善方案。要设定可实施的计划方案,对可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把控采购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尤其是在新型材料的采用过程中,应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测上报,尽全力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分配好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出现责任不明确的情况。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施工现场做出贡献,及时解决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保证水电供给、安全监管、施工进度等等。
        3.4完善施工技术,落实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方面,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展开高效率管控,以确保各项施工资源获得较高利用率以及人员配置的科学合理。对施工作业人员要展开素质培训,不断精进其业务能力,同时引进全新的设备、技术,重视资源调整力度,最大化降低人、物力的耗损。全面施行技术复核制度,不定期对各机构工作情况展开考察,如果发现不合格的要当即予以修正。主要的建设复核内容有以下几点:轴线定位、配合比、尺寸、标高、预留洞、预埋件的规格材质等等,不仅要根据标准规范进行查检,还要做好记录,确保工作的体系化。另外,鉴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低效化,引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传统现场管理模式的变革,深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企业必须在工程建设中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强化技术管理,从多方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24):148-149.
        [2]胡道敏.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9-150.
        [3]张建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20(08):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