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鹏
三义镇生态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站三义镇水利站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对土地进行划分,划分为方田这样的形式,进行有效灌溉。在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是以工程兴修为主,其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例如灌溉、排水以及除涝等相关内容,全面改造劣质农田,提高农田实际利用效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思考
1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对农业发展十分重视,并十分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在农田建设中,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对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而言,主要是指旱能进行灌溉,涝能排,是十分便利的机械作业,具有高效性,是一种生态农田水利工程。另外,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当中,以农田灌溉需求为基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建设过程中,以环境友好模式为核心,加快农业发展,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本文针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发展。
2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在目前形势下,应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农业建设发展,并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因而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对于我国来讲,在农田水利方面是十分关注的。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农”问题对农业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农业发展建设,不仅对国民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影响着国民经济能否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只有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才能保证农业发展实现增收目标,同时这也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基础,确保国民经济有效发展。第二,农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是不能替代的,具备着有限性特征,却可以循环利用。如果利用不当,将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对生命安全会造成威胁。第三,农村在发展中,水利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是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核心。因此,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农业发展,应减少生产成本,进而提高效益,并促进农业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当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面临的问题
3.1 缺乏严格化工程建设标准
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是以农田边、生活区为主,能够满足人们生活以及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但在一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地方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实际建设中,经常会发生特殊化问题。当完成工程建设以后,应依靠农民力量,进行相关保养维护。但在这些保养维护工作中,没有以具体规范标准为基准,导致水利工程维护保养没有落到实处,进而对水利工程寿命造成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构成的。在这样的局面下,其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缺乏一定的认识。另外,在建设监督人员综合素养上也不尽如人意,导致水利工程面临一些问题。
3.2 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化发展,工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中,会作用较多的废水,进而对水源产生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对农民生产生活会造成困扰。如果地表水源遭受到污染,地表植物环境将十分令人担忧,会发生水土流失等情况,最终对土地资源造成重要影响,并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质量。
3.3 水利工程人员综合素养较低
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施工人员占有一定地位,并发挥着重要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当中,作为管理者、施工人员对其建设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从当前形势看,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没有有效管理施工人员,没有以岗位施工原则为基准,核查施工人员相关资格证书。另外,针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没有进行相关培训。针对管理人员,也没有给予一定的监督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造成施工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如果不能严格控制施工环节,将导致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造成水利工程质量令人担忧。
4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策
4.1 建立水利工程建设激励机制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讲,政府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政府,应依据农田水利工程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体制,并给予农民一定的鼓励,调动农民的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中,同时政府还应给予农民一定的奖金进行奖励。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但应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快建设效率。
4.2 定期培训工作人员
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想在真正意义上确保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的提升,就应提高技术水平,或者是增强综合素养,从这两方面作为主要出发点。因此,在农田水利实际建设中应定期培训工作人员,进而提升相关人员综合能力。针对员工培训应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知识,应积极组织农民进行虚心学习,这样才能对相关技术进行全方位掌握。第二,作为工作人员,应加大学习内容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在交流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不仅能确保团队意识的提升,还能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具有标准化特征,真正意义上促进农田水利和经济发展需求相吻合。第三,在设计农田水利项目过程中,应以具体情况为基准。这样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平稳运行,还能有效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4.3 加强水资源有效利用
我国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管理中,应遵循节约水资源这样的原则,和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才能确保水资源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得到有效利用。具体而言,在部分农民思想意识当中,认为喷灌是十分方便的,同时资金成本低,在水资源要求上十分低,能够降低一定的生产压力。因而应以农田灌溉需求为基准,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例如针对旱田,可以铺设喷灌管道,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另外,作为工作人员,应进行深入性分析,对浇灌形式方法进行深入性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浇灌渠道发展,并提升水资源利用。作为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关节水机制,坚持节约用水原则,制定相关的标准制度,这样才能提升农民节约用水意识,并在真正意义上有效安排资金成本。
4.4 有效落实水利工程维护工作
对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在水利项目中,运转功率十分大,在运行时期负荷也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种问题。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以后,也会发生老化现象。基于这样的情况,作为工作人员,应将养护等工作落到实处。在养护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结合项目运行具体情况,有效利用相关对策。还应加大投资维护资金,同时在维护人员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投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项目建设质量的提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发挥了重要性作用。在建设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应对农田水利工程具备合理性认识,针对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等,提出相关对策,这样才能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发挥拥有的作用,在真正意义上确保工程项目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春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221.
[2]戢鹤嵩.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7,36(4):61.
[3]于平,马华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