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身份证号:3709021981060742**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 资源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如何更高效、合理、经济地利用水资源已成为现代社会追求的首要目标,节能环保意识已被普遍接受并付诸实践,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运用新技术、新观念来创新建筑给排水设计,从而更好地利用资源,避免浪费,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环保工艺技术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节水节能意识日益增强。然而,中国的能源利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目前,能源资源短缺,浪费严重,还存在环境污染、能源价格快速上涨等问题。因此,要注重节能和高效利用,以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应不断提高。此时,建筑企业可以利用节能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建筑能源的供需矛盾,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1、建筑给排水环保节能设计要点
1.1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使用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太阳能热水器的优势很明显。他们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操作,设备自动化程度特别高,结构简单。然而,太阳能热水器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在寒冷的冬天,热水器相对较低的耐寒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
1.2二次供水设备
在以往的建设项目中,采用的供水方式相对简单,水泵和水箱可以有效结合。这种供水方式会浪费大量的水源,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常规的二次供水设备将逐步淘汰。目前,变频调速供水设施的应用效果越来越显著。该设备属于新型二次供水设施,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利用变频设施,可有效控制和调节水量,实现循环软启动。
随着变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变频调速供水设备的功能不断增加,设备升级速度不断加快,有效提高了建筑给排水系统二次供水设备的运行效率,具有较好的环保节能效果。对于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人员来说,有必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合理选择二次供水设备,真正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1.3绿色自然能源的使用
目前,绿色自然能源主要利用太阳能和雨水来节水。太阳能可以利用加热设备,通过吸收太阳光来加热冷水。这种冷水加热技术具有节能、环保、集热效果好、保温性能好等优点,应用广泛。雨水作为另一种自然资源,从屋顶、地板等地方收集,经过一定的设施和化学物质处理,使雨水达到中水标准后进入回用过程。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对其他地方可利用的水也有很好的适用性。从建筑物收集雨水时,需要将屋顶的雨水通过管道收集到地下雨水沉沙池中。雨水在沉砂池沉淀后,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通过水泵引入水库。经氯化、消毒等多道工序处理后,达到中水指标标准后,可送入中水管道系统。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雨水的研究和利用,这对节约水资源和降低污水排放压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2.建筑给排水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大力倡导绿色建筑,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环境保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环保观念落后、建设资金短缺等原因,一些建设项目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环保性较差,投入使用后能耗较高。
具体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表现在建筑给排水环保的设计理念落后: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没有经过科学细致的分析研究,“一招鲜,吃遍天下”,一套系统跑遍天下,导致部分工程的给排水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增加,服务周期内检修维护费用大幅增加;不重视环保节能措施和设备设施,不重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环保性,不优化系统设计和管网设计,造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浪费。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检测检漏和强度检测不严格,给排水管道和设备的采购不严格,导致建筑投入使用后给排水可靠性下降,导致管道泄漏和设备故障,浪费水资源,甚至造成建筑装饰损失。
3.环保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3.1负压变频技术供水技术的应用
实践中,二次加压供水处理的建筑结构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各种二次加压供水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能耗。施工中应用环保度高、能耗少的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进行处理,不需要储水罐和水箱,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有效降低了二次水污染的几率。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无负压变频供水系统连接二次供水泵和市政管网,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供水,节水效果显著。
3.2中水回用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废水、污水等。通过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等进行处理。满足建筑施工的水质要求。但是这水达不到饮用水标准,这叫中水。中水回用技术是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中水可用于清洗车辆和道路、建筑施工、城市绿化等领域,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自来水的消耗。这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减少区域水环境的污染,有效保护水资源和环境。然而,中水回用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前期费用,但中水回用系统可以有效节水。因此,应重视中水回用技术,不断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节能设备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合理布置各种系统设备,认真计算,选择具有节能性能的二次供水设备和热水供应系统。二次供水采用气压罐供水和变频调速设备,根据用水量大小实现水泵无级调速和循环软启动,并根据系统运行特点和设备的节能特点合理选择设备,以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对于热水供应系统,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降低热水的使用温度和消耗,使用高效保温材料可以减少热量损失,从而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3.4能源的利用
一方面,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如选择空气源热泵满足夏季供水需求,或安装太阳能集热器,选择楼梯公共区域设置管井等。并利用清洁能源满足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能耗需求,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在屋顶、屋顶和地板上增加雨水收集装置,并根据径流水质的差异设计用水,使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作灌溉、绿化和清洁用水。
3.5建筑排水管的选择
建筑排水管的作用主要是收集和处理一些来自屋顶阳台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如厨房、卫生间、雨水、空调排水等。目前,一些新建建筑,尤其是多层建筑,使用的排水管多为硬质PVC(简称UPCV或硬质PVC)。排水管内表面光滑,整体排水效果好
结论: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我们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尽快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此外,要坚持环保理念,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体的环保设备,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杰,石禄成.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技术[J].节能,2010(6)43-45.
[2]张谦.高层建筑给排水工艺及设计体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21~125.
[3]蒋文胜.浅析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在建筑给排水环保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52):89-90.